图书介绍
教师观察力的培养 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师观察力的培养 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566314.jpg)
- (美)Gary D. Borich著;么加利,张新立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5159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课堂教学-教学法-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师观察力的培养 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师为什么需要观察1
目标一:体现移情7
目标二:实现合作7
目标三:立足现实8
目标四:明确方向10
目标五:获得自信10
目标六:表达热情11
目标七:灵活机智12
目标八:培养自立13
初步的思考13
补充信息14
第二章 课堂观察的领域15
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性18
现实课堂具备的特征18
课堂教学过程的即时性19
课堂教学进程的非连续性20
课堂教学过程的社会性21
明确课堂上的行为:自我提高的角度23
反思性教学25
拓展教学方式,解决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26
显示自身的教学素养27
关注体现高效率教学的八个领域27
进行课堂观察的八个领域28
领域1:感受课堂氛围28
领域3:探寻教学过程的清晰度29
领域4:查证教学指导方式的多样性29
领域2:聚焦课堂管理29
领域5:明确教学目标定位30
领域6:检验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30
领域7:评估学习的成功30
领域8:培养高品质的思维能力31
课堂观察过程中面临的挑战31
影响教师观察的外部因素34
学生的能力和成绩34
教室环境35
学生的合作与参与36
教师的经验与接受的教育37
学校、年级、课程因素37
个体及文化背景差异38
自身学生时代的受教经历40
影响观察的自身因素40
近期接受的学习与培训41
监督性观察与提高性观察42
选择合适观察视角的必要性42
补充信息43
第三章 进入课堂45
一则课堂对话47
对科克教师课堂教学的综合认识54
感受学习氛围55
聚焦课堂管理57
探寻教学过程的清晰度58
查证教学指导方式的多样性59
明确教学目标定位61
检验课堂上的学生参与62
评估学习成功63
培养高品质的思维能力65
进入课堂进行教学观察之准备66
观察前的准备67
选择观察对象68
自我介绍69
确定观察目标69
明确课程目标70
了解学生70
怎样被引见71
选择观察位置71
观察活动的实施72
观察结束后的收尾事宜73
实践活动75
第四章 超越偏见:进行系统观察83
为什么需要系统地观察84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87
方法之一:叙事性报告87
方法之二:课堂行为频度记录99
方法之三:课堂行为量度记录106
实践活动116
第五章 感受课堂氛围119
课堂氛围的几个方面123
教师的顾虑126
教师顾虑心态与水平测量工具131
课堂观察教师顾虑心态与程度的现实实践135
宽容与控制142
宽容与控制程度的计算与标示147
宽容与控制的具体行为表现150
社会环境154
社会环境的领域155
观察课堂上的社会环境161
文化差异与学习氛围165
补充信息168
实践活动168
第六章 聚焦课堂管理175
课堂管理因素180
练习观察课堂管理:一则对话181
布置教室以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186
课堂对话之反思186
观察教室布置方式190
事先制定与传达课堂规章制度192
审视课堂规章制度196
建立和公布教学日常性规定198
观察日常性规定的实施201
建立激励型系统203
观察课堂的激励与惩罚208
运用柔性课堂管理210
观察柔性课堂管理的实践214
文化多样性与课堂管理217
补充信息219
实践活动219
第七章 探寻教学过程的清晰度223
教学清晰度的领域225
向学生讲明课程目标227
课程目标观测229
提供先行组织者方面的知识230
对提供先行组织者方面的知识技能及教学行为的观察233
复习旧课234
对复习旧课教学行为的观测236
指令清楚237
指令清晰性观测239
了解学生以往的学习水平与受教育情况243
教学水平观测245
运用案例、图表和演示248
观测案例、图表和演示等教学行为249
总结和回顾250
总结和回顾行为观察251
文化差异与课程内容的清晰度252
实地观察某一堂课内容的清晰度:一则对话253
课堂对话之反思260
实践活动264
第八章 查证教学指导方式的多样性267
教学指导方式多样性的领域269
教学指导多样性观测:一则对话270
课堂对话之反思275
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275
吸引注意力行为的观测277
生动而富有激情的课堂279
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的多样性281
观察生动而富有激情的课堂行为281
观察教学活动和媒介的多样性283
课堂上奖励与强化291
观察课堂上的奖励与强化行为293
提问方式的多样性295
观察多样化的课堂提问299
运用学生的智慧305
观察学生智慧的运用307
文化差异与指导方式的多样性310
补充信息312
实践活动312
提高教学指导方式多样性的网络资源与ERIC分类315
第九章 明确教学目标定位317
教学目标定位的几大领域319
实际观察教学目标定位:一则对话320
课堂对话之反思325
制定课程的单元计划与章节计划325
观察单元与课程计划与本课程的切适性329
课堂上高效地处理事务性工作330
对课堂上处理事务性工作进行的观察333
克服学生的失范行为336
处理课堂上学生失范行为的观察339
选择最适当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343
对实现教学目标最好教学策略的观察350
构建复习-反馈-评价的良性循环353
对课堂上构建复习-反馈-评价良性循环的观察355
文化差异与教学目标定位357
实践活动362
第十章 检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参与367
学生参与学习的几个领域370
观察学生参与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一则对话371
课堂对话之反思378
引导预期的学习行为378
引导学生预期的学习行为的观察381
在轻松的环境中给予学生反馈381
观察教师的反馈386
组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活动387
对个性化的自主调节学习活动的观察388
进行有意义的口头表扬390
对有意义口头表扬行为的观察393
监督与检查396
观察监控和检查活动400
文化差异与学生的学习参与406
实践活动408
第十一章 评估学习成功411
学习成功的领域414
学生学习成功的实践案例:一则对话416
课堂对话之反思421
立足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学习单元设计422
观察如上设计行为429
提供适时反馈,提高学习效率432
对教师适当反馈行为的观察437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单元课程442
观察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进行的单元课程设计446
课程内容之间的过渡与衔接448
对课程内容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的实际观察45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453
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学行为的观察455
文化差异与学习成功459
实践活动462
第十二章 培养高品质的思维能力467
培养学生高品质思维能力的几种行为469
高品质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一则对话470
课堂对话之反思475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475
观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481
确立思维的模式和学习方略481
观察思维模式和学习方略的确立486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488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活动的观察490
安排学生口头表达活动492
观察学生的口头表达494
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495
观察后果性学习活动498
建立档案,利用行为测验评价学生的学习499
观察档案及表现性评价503
文化差异与行为表现507
补充信息508
实践活动509
附录 如何确定不同观察人员运用记数式测量所得观察结果的一致性511
术语表513
参考资料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