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冶金过程自动化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冶金过程自动化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563314.jpg)
- 刘玠主编;孙一康,王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4118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冶金-过程-自动化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冶金过程自动化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冶金自动化系统的分级1
第1章 概述1
1.2 企业资源计划ERP2
1.3 制造执行系统MES3
1.4 生产过程控制系统PCS4
1.4.1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过程4
1.4.2 两类冶金过程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区别4
1.4.3 冶金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5
第2章 企业管理级(L4级)6
2.1 冶金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6
2.2 企业管理级(L4)计算机系统的发展8
2.2.1 生产管理一体化8
2.2.3 战略管理一体化9
2.2.2 经营管理一体化9
2.3 企业资源计划(ERP)10
2.4 冶金企业管理级(L4)计算机系统的功能15
2.4.1 销售管理子系统15
2.4.2 生产管理子系统16
2.4.3 质量管理子系统17
2.4.4 产品运输管理子系统18
2.4.5 财务管理子系统18
2.4.6 信息管理子系统19
2.5 冶金企业级管理系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9
2.6 企业管理级计算机系统(L4)和生产控制级(L3)计算机系统的联系21
3.1.1 生产控制级系统(L3)的发展23
第3章 生产控制级(L3级)23
3.1 生产控制级系统的发展概述23
3.1.2 制造执行系统(MES)24
3.1.3 生产控制级的特点24
3.2 冶金生产控制级(L3)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5
3.2.1 合同管理25
3.2.2 生产计划管理25
3.2.3 原料库管理25
3.2.4 半成品库管理25
3.2.5 成品库管理25
3.2.9 通信管理26
3.2.11 报表管理26
3.2.10 生产实绩管理26
3.2.8 质量管理26
3.2.7 设备管理26
3.2.6 过程跟踪与动态调整管理26
3.2.12 信息管理27
3.3 生产控制的原理和方法27
3.3.1 最优生产技术(OPT)27
3.3.2 准时制生产(JIT)29
3.3.3 一体化生产控制策略32
3.4 生产控制级(L3)系统的实现33
3.4.1 生产控制级系统模型33
3.4.2 L3系统体系结构及软硬件平台选择34
3.4.3 L3系统应用软件设计37
3.5.1 项目背景41
3.5 生产控制级系统应用开发实例41
3.5.2 需求分析42
3.5.3 系统分析48
3.5.4 软件设计51
3.5.5 系统测试52
3.5.6 上线及维护52
3.5.7 系统特点52
第4章 过程控制级(L2级)53
4.1 过程控制级系统的主要功能53
4.1.1 设定计算和设定53
4.1.2 物料跟踪53
4.1.6 HMI画面54
4.2 过程控制级系统的硬件组成54
4.1.4 数据通讯54
4.1.5 生产报表54
4.1.3 初始数据管理54
4.2.1 服务器55
4.2.2 HMI设备56
4.2.3 通信网络56
4.3 过程控制级系统的软件组成56
4.3.1 系统软件57
4.3.2 中间件58
4.3.3 应用软件59
4.4 过程自动化系统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实例60
4.4.1 炼铁实例60
4.4.2 炼钢实例61
4.4.3 轧钢实例64
第5章 生产过程数学模型67
5.1 数学模型的定义和分类67
5.1.1 数学模型的定义和特点67
5.1.2 数学模型的分类68
5.2 数学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69
5.2.1 数学模型在冶金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69
5.2.2 常用的几种数学模型及冶金过程典型数学模型69
5.2.3 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74
5.2.4 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79
5.3 建模示例80
5.3.1 预测焦炭灰分的线性模型80
5.3.2 25t转炉全过程温度控制模型81
5.3.3 压扁接触弧长模型83
5.3.4 变形抗力模型85
第6章 基础自动化级(L1级)88
6.1 可编程控制器(PLC)88
6.1.1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88
6.1.2 几种常用的可编程控制器89
6.2 多CPU高性能控制器97
6.2.1 多CPU控制器的编程98
6.2.2 几种多CPU高性能控制器的介绍98
6.3 基础自动化级通讯101
6.3.1 基础自动化级通讯的主要特点101
6.3.2 基于串行接口的通讯102
6.3.3 基于以太网的通讯102
6.3.5 新的超高速网络103
6.3.4 基于现场总线的通讯103
6.3.6 远程I/O技术104
6.4 人机界面技术(HMI)105
6.4.1 人机界面的基本功能105
6.4.2 人机界面的软件实现105
6.5 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106
6.5.1 概述106
6.5.2 SIMATIC PCS7过程控制系统107
6.5.3 Experion PKS过程控制系统109
6.5.4 自主开发的热连轧多级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112
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17
7.1.1 网络体系结构模型117
第7章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网络技术117
7.1.2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互联121
7.1.3 工业企业网的体系结构122
7.2 工业企业网的实现与应用123
7.2.1 局域网络技术123
7.2.2 高速以太网技术127
7.2.3 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132
7.2.4 Intranet技术137
7.3 现场总线技术139
7.3.1 现场总线技术的定义139
7.3.2 现场总线的特点140
7.3.3 现场总线的通讯模型140
7.3.4 现场总线的标准142
7.3.5 几种常用标准现场总线介绍143
7.4 工业以太网的应用151
7.4.1 工业以太网在传动电控系统中的应用152
7.4.2 工业以太网在热连轧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156
第8章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159
8.1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159
8.1.1 直流数字传动系统的一般组成160
8.1.2 西门子公司SIMOREG 6RA70直流数字传动控制系统162
8.1.3 32位全数字化直流调速系统ADD32169
8.2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174
8.2.1 二极管(Diode)175
8.2.2 晶闸管(Thyristor)175
8.2.3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Gate Turn-off Thyristor)176
8.2.5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Transistor)177
8.2.4 电力晶体管GTR(Giant Transistor)177
8.2.6 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178
8.2.7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器件(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180
8.2.8 电子注入式增强门极晶体管IEGT(Injection Enhanced Gate Transistor)181
8.3 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182
8.3.1 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分类182
8.3.2 异步电动机转差回馈型调速系统183
8.3.3 变频调速装置及其电源特性184
8.3.4 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190
8.3.5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207
8.4 谐波控制和无功功率补偿209
8.4.1 谐波性质和分类209
8.4.2 无功补偿215
8.4.3 有源滤波221
第9章 液压传动控制系统229
9.1 概述229
9.2 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230
9.3 液压控制阀232
9.3.1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232
9.3.2 圆柱滑阀的特性233
9.3.3 锥阀和球阀的特性238
9.3.4 方向控制阀239
9.3.5 压力控制阀243
9.3.6 流量控制阀246
9.3.7 电液伺服阀247
9.4 液压系统基本回路264
9.4.1 压力控制回路265
9.4.2 速度控制回路267
9.4.3 方向控制回路272
9.4.4 同步控制回路272
9.5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272
9.5.1 电液位置控制系统273
9.5.2 力(压力)控制系统279
9.6 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在板带轧机压下装置上的应用283
9.6.1 某中宽带轧机液压AGC系统组成及功能285
9.6.2 某中宽带厂液压压下APC系统的特性分析290
9.6.3 某中宽带轧机液压压下位置闭环(APC)控制的特点292
9.6.4 某中宽带轧机液压压下装置的厚度自动控制(AGC)方式294
10.1.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297
10.1 模糊控制297
第10章 先进控制策略及其在冶金过程控制中的应用297
10.1.2 模糊PID控制器302
10.1.3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304
10.1.4 模糊控制器的应用307
10.2 神经网络控制315
10.2.1 神经网络概述315
10.2.2 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316
10.2.3 神经网络在优化计算中的应用318
10.2.4 神经网络在非线性控制中的应用319
10.2.5 神经网络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323
10.2.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板形缺陷识别324
10.3.1 预测控制的发展327
10.3 预测控制327
10.3.2 预测控制基本原理329
10.3.3 预测控制的应用与发展前景329
10.3.4 动态矩阵控制330
10.3.5 预测控制在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36
10.4 软测量技术340
10.4.1 软测量技术概论340
10.4.2 基于软测量建立模型342
10.5 专家智能系统350
10.5.1 概述350
10.5.2 专家系统一般结构352
10.5.3 专家系统的设计与评价354
10.5.4 专家系统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357
参考文献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