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药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554092.jpg)
- 梁光义主编;匡海学,包国荣,罗永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174329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中药化学-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学习中药化学的目的意义2
一、研制新药、为人类健康服务2
二、阐明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理6
第三节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一般方法8
一、中药化学研究课题的选择8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9
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10
四、中药化学成分的检识10
五、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研究10
第四节 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简介及分类14
一、按照组成元素分类14
二、按照特殊生物活性分类14
三、按照生物合成途径分类14
六、按照生源途径结合基本母核类型分类15
五、按照基本母核分类15
四、按照特殊物理性质或用途分类15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方法16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16
一、溶剂提取法16
二、水蒸气蒸馏法19
三、超临界流体提取法19
四、微波提取法21
五、其他提取方法23
一、系统溶剂分离法24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24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25
三、沉淀法26
四、盐析法27
五、透析法与超滤法28
六、蒸馏法28
七、结晶法30
一、吸附色谱法33
八、分子识别分离有效成分33
第三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色谱分离法33
二、分配色谱法35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37
四、大孔树脂色谱法39
五、凝胶色谱法40
六、其他色谱法42
第四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检识方法45
一、理化检识45
二、色谱检识47
第三章 糖和苷类49
第一节 糖49
一、概述49
二、糖的结构与分类49
三、糖的理化性质53
四、糖的提取分离54
五、糖的检识55
一、概述56
第二节 苷类56
二、苷类的结构与分类57
三、苷类的理化性质61
四、苷类的提取分离63
五、苷类的检识66
第三节 糖和苷类的结构研究67
一、化学方法67
二、光谱方法68
第四章 醌类72
第一节 概述72
第二节 醌类的结构与分类72
一、苯醌类72
二、萘醌类73
三、菲醌类73
四、蒽醌类74
二、醌类的化学性质76
一、醌类的物理性质76
第三节 醌类的理化性质76
第四节 醌类的提取分离80
一、醌类的提取80
二、醌类的分离82
第五节 醌类的检识83
一、醌类的理化检识83
二、醌类的色谱检识84
第六节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85
一、UV光谱85
二、IR光谱85
三、NMR谱86
四、MS谱87
五、结构研究实例87
第七节 醌类的研究实例88
一、大黄88
二、丹参91
第五章 香豆素和木脂素94
第一节 概述94
第二节 香豆素类95
一、香豆素类的结构与分类95
二、香豆素类的理化性质97
三、香豆素类的提取分离100
四、香豆素类的检识101
第三节 木脂素类101
一、木脂素类的结构与分类102
二、木脂素类的理化性质106
三、木脂素类的提取分离109
四、木脂素类的检识110
第四节 香豆素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10
一、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10
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11
三、结构研究实例112
一、秦皮113
第五节 香豆素和木脂素的研究实例113
二、五味子115
三、补骨脂117
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119
第一节 概述119
第二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20
一、黄酮类和黄酮醇类120
二、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类121
三、异黄酮类122
四、查耳酮类122
五、噢哢类122
六、双黄酮类123
七、其他黄酮类123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24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性状124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125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126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酸碱性126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129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29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129
第五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133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检识133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色谱检识134
一、UV光谱135
第六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35
二、IR光谱139
三、NMR谱140
四、MS谱142
五、结构研究实例144
第七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实例145
一、槐米145
二、葛根146
三、黄芩148
第一节 萜类151
一、概述151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151
二、萜类的结构与分类152
三、萜类的理化性质159
四、萜类的提取分离161
五、萜类的检识162
六、萜类的研究实例163
第二节 挥发油166
一、概述166
三、挥发油的理化性质167
二、挥发油的化学组成167
四、挥发油的提取分离169
五、挥发油的检识172
六、挥发油的研究实例173
第八章 皂苷176
第一节 概述176
第二节 皂苷的结构与分类176
一、甾体皂苷176
二、三萜皂苷180
一、皂苷的性状182
二、皂苷的旋光性182
三、皂苷的溶解性182
第三节 皂苷的理化性质182
六、皂苷与胆甾醇生成分子复合物183
七、皂苷与金属盐类的反应183
八、皂苷的水解183
五、皂苷的溶血性183
四、皂苷的发泡性183
九、皂苷的显色反应184
第四节 皂苷及皂苷元的提取分离184
一、皂苷及皂苷元的提取184
二、皂苷及皂苷元的分离185
第五节 皂苷的检识186
一、皂苷的理化检识187
二、皂苷的色谱检识187
三、NMR谱188
二、IR光谱188
第六节 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88
一、UV光谱188
四、MS谱189
五、结构研究实例191
第七节 皂苷的研究实例193
一、人参193
二、甘草196
三、薤白199
第九章 强心苷201
第一节 概述201
第二节 强心苷的结构与分类201
一、强心苷的结构201
二、强心苷的分类205
二、强心苷的溶解性206
四、强心苷的水解反应206
三、强心苷的脱水反应206
一、强心苷的性状206
第三节 强心苷的理化性质206
五、强心苷的显色反应208
第四节 强心苷的提取分离209
一、强心苷的提取209
二、强心苷的分离210
第五节 强心苷的检识211
一、强心苷的理化检识211
二、强心苷的色谱检识212
第六节 强心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213
一、UV光谱213
二、IR光谱213
三、NMR谱213
四、MS谱214
五、结构研究实例214
第七节 强心苷的研究实例217
一、毛花洋地黄217
二、黄花夹竹桃219
第十章 生物碱221
第一节 概述221
一、生物碱的含义、分布、存在形式及生物活性221
二、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简介222
第二节 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223
一、鸟氨酸(脯氨酸)系生物碱223
二、赖氨酸系生物碱224
三、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系生物碱225
四、色氨酸系生物碱230
五、邻氨基苯甲酸系生物碱与乌氨酸或赖氨酸衍生的生物碱231
六、组氨酸系生物碱232
七、萜类生物碱232
八、甾体类生物碱234
九、其他类型的生物碱234
第三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235
一、生物碱的性状235
二、生物碱的旋光性236
三、生物碱的碱性237
四、生物碱的溶解性243
五、生物碱的沉淀反应244
六、生物碱的显色反应245
第四节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245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245
二、生物碱的分离247
一、生物碱的理化检识250
第五节 生物碱的检识250
二、生物碱的色谱检识251
第六节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252
一、化学方法252
二、光谱方法253
三、结构研究实例255
第七节 生物碱的研究实例256
一、防己256
二、洋金花258
三、川乌、附子、草乌263
四、麻黄266
五、黄连271
第十一章 其他成分276
第一节 鞣质276
一、概述276
二、鞣质的结构与分类276
三、鞣质的理化性质279
四、鞣质的提取分离和除去鞣质的方法280
五、鞣质的检识282
第二节 多糖283
一、概述283
二、多糖的分类283
三、多糖的理化性质286
四、多糖的提取分离288
五、多糖的检识290
六、多糖的提取分离实例290
一、氨基酸291
第三节 氨基酸、环肽、蛋白质和酶291
二、环肽295
三、蛋白质和酶297
第四节 有机酸299
一、概述299
二、有机酸的结构与分类299
三、有机酸的理化性质300
四、有机酸的提取分离300
五、有机酸的检识301
第五节 甾类302
一、植物甾醇类302
二、脱皮素类303
三、胆汁酸类305
四、蟾酥307
附录309
中药化学汉英对照索引309
中药化学英汉对照索引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