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历史科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类历史科学原理
  • 赖泽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780211324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史学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类历史科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人类历史对科学的呼唤2

二.关于耗散结构理论5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9

四.人类历史科学与现代社会15

五.本书的结构与说明25

上篇 人类历史静力学原理——马克思人类历史科学的基本结构引子:历史学从哲学到科学的革命30

第一章 研究方法及对系统的科学描述32

1.1 人类历史科学的方法论32

1.2 对人类历史系统的科学描述48

第二章 马克思人类历史科学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假设55

2.1 人类历史科学前提条件55

2.2 马克思人类历史科学的基本假设61

第三章 马克思人类历史科学的基本范畴67

3.1 定义科学范畴的基本原则67

3.2 生产力70

3.3 社会结构81

3.4 社会意识88

第四章 人类历史运动的机理分析和基本定律93

4.1 人类历史运动的机理分析93

4.2 人类历史运动的基本定律97

4.2.1 概述98

4.2.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原理101

4.2.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作用原理104

第五章 共产主义108

5.1 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108

5.2 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113

第六章 人类历史运动的运动形态118

6.1 人类历史运动的阶段性119

6.2 人类历史的突变运动126

第七章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综述131

7.1 对马克思历史科学评价的标准132

7.2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133

7.3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评价145

7.3.1 马克思人类历史观的意义145

7.3.2 马克思的人类历史科学思想151

7.3.3 马克思的人类历史实证体系161

7.3.4 人类历史科学的丰碑165

中篇 科学的进化论——耗散结构理论基础170

第八章 耗散结构理论:对经典物理学的超越和统一170

第九章 经典热力学175

9.1 经典热力学的基本构架175

9.2 经典热力学对热力系统的描述176

9.3 经典热力学的基本定律181

9.3.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是什么?181

9.3.2 热力学的其它定律182

9.4 热力学第二定律186

9.4.1 熵及熵增原理186

9.4.2 热寂说的科学与哲学辨析192

9.4.2.1 热寂说的意义193

9.4.2.2 中国哲学中的宇宙模型195

9.4.2.3 霍金的宇宙大爆炸模型199

9.4.2.4 耗散结构理论的宇宙模型207

第十章 非平衡热力学的基本原理212

10.1 自组织:对经典物理学和经典热力学的挑战212

10.1.1 物理、化学系统中的自组织213

10.1.2 宇宙中的自组织216

10.1.3 生命中的自组织219

10.1.4 生物中的自组织221

10.1.5 人类社会中的自组织223

10.1.6 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229

10.2 非平衡热力学与经典热力学之间的关系230

10.3 非平衡线性热力学基础235

10.4 非平衡非线性热力学基础239

10.4.1 非平衡非线性问题的解决思路240

10.4.2.1 稳定性判据242

10.4.2 非平衡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42

10.4.2.2 系统不稳定的形态245

10.4.3 系统的分支——复杂性的诞生249

10.4.4 涨落的行为——从混沌到有序253

10.4.5 系统的高级分支——进化系统的无限演化261

10.4.6 对经典科学的挑战——时间的箭头264

10.4.7 进化系统的科学统一275

下篇 人类历史动力学原理288

第十一章 人类历史的起源288

11.1 人类肉体组织的起源289

11.2 社会意识与社会关系的起源294

第十二章 人类历史动力学的结构:环境及与系统之间的关系299

12.1 人类历史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299

12.2 对人类历史系统的环境描述302

12.3 人类历史系统中开放的定义、地位与作用306

13.1 经济科学与历史科学之间的关系319

第十三章 经济系统的进化319

13.2 开放在经济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325

13.3 开放系统中的政治经济学329

13.3.1 开放系统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地位与基本构架329

13.3.2 开放系统中经济结构的性质332

13.3.2.1 计划经济的经济结构333

13.3.2.2 市场经济的起源336

13.3.2.3 开放体系中经济结构的基本构造340

13.3.2.4 开放系统中经济结构的运动性质345

13.3.3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353

13.3.4 开放系统中的商品价值364

13.3.4.1 开放系统中商品价值的一般性质364

13.3.4.2 科学技术的价值368

13.3.4.3 信息的价值373

13.3.4.4 管理的价值377

13.3.4.5 劳动力的价值381

13.3.4.6 商品的总价值383

13.4 市场经济的稳定性384

13.4.1 市场经济的功能386

13.4.2 经济波动的一般性质388

13.4.3 经济衰退的原因分析392

13.4.4 经济生态学——经济系统整体进化的性质409

第十四章 社会意识的性质、功能与运动415

14.1 意识在人类历史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415

14.2 个人意识的性质与基本特征417

14.2.1 意识的形成过程与机制418

14.2.2 个人意识的特征以及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427

14.2.3 意识的功能特性432

14.3 社会意识的静态特征436

14.4 社会意识的运动性质443

第十五章 国家的本质、结构、功能与运动449

15.1 概述:现代国家的科学之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450

15.2 国家的本质与定义455

15.3 国家理念的伟大变革458

15.4 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466

15.5 上层建筑的结构与性质472

15.6 上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理念477

15.6.1 上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基础和目标:国家效益最大化478

人类历史系统的整体设计480

15.6.3 国家发展的具体目标:自由、平等、民主与科学482

15.7 上层建筑的设计原则486

15.7.1 设计原则之一:有效原则——以发展经济和文化为中心487

15.7.2 设计原则之二: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历史经济学的基本构架489

15.7.3 设计原则之三:坚持自由、平等与民主的政治思想494

15.7.4 设计原则之四:以人为本、解放思想与政治创新机制499

15.8 国家的科学管理:政府的运行规范511

15.8.1 建立规范的国家管理体系512

15.8.2 建立现代的国家意识517

15.8.3 建造市场经济肌体,完善政府为经济基础的服务体系520

15.8.4 以人为本,建立国家激励机制525

第十六章 和谐社会的曙光5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