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博采众美 书法文化与成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博采众美 书法文化与成语
  • 朱瑞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4919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汉字-书法-文化-中国-通俗读物;汉语-成语-故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博采众美 书法文化与成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鸟迹之始,乃书法之宗——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1

博采众美 4

龟文鸟迹 5

鸾飘凤泊 7

横平竖直 8

代人捉刀 9

捉刀人 9

铭肌镂骨 10

铭心刻骨 10

俯仰向背 11

若合符节 11

日销月铄 12

口如悬河 12

鸾翔凤翥 12

操觚染翰 15

率尔操觚 15

罄竹难书 15

永垂竹帛15

二 李斯号为工篆——秦篆,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个里程碑19

自我作古 21

非昔是今 21

树碑立传 22

游鱼得水 25

雕虫小技 25

三 千古书家一大关键——汉隶,各种书体的基础27

雕虫篆刻 30

壮夫不为 30

蚕头燕尾 31

八字打开 31

参差不齐 33

飘飘欲仙 33

惊心动魄 34

骐骥一毛 34

一家眷属 35

若有神助 36

可望不可即 36

四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酣畅淋漓而法度严谨的汉代草书39

急就章 41

急就成章 41

精金美玉 42

超前绝后 43

中规中矩 43

劲骨丰肌 44

春虹饮涧 44

临池学书 45

挥翰临池 45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45

超俗绝世 46

钻坚仰高 46

妙绝时人 47

五 遗音余韵,得之于笔墨外也——追求神韵的三国书法49

雄逸绝伦 52

龙威虎振 53

剑拔弩张 53

歌声绕梁 54

沉着痛快 54

连城之价 55

希世之宝 55

各不相类 57

一波三折 58

惊蛇入草 58

六 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时期59

(一)王谢家族的书法艺术62

咄咄逼人 62

造微入妙 63

不传之妙 63

烟霏露结 63

凤翥龙蟠 63

入木三分 64

龙跳虎卧 64

登峰造极 65

古今之冠 65

矫若惊龙 65

游云惊龙 65

神采奕奕 65

一概而论 66

写经换鹅 67

精妙入神 67

初写黄庭,恰到好处 67

竹扇求书 68

鸾飞凤舞 68

动心骇目 70

汗洽股栗 70

威风凛凛 70

一字一珠 71

显而易见 71

尽善尽美 71

心慕手追 71

誉过其实 71

一时之冠 72

千古一人 73

百态横生 73

爱不释手 73

龙蛇飞动 74

人琴俱亡 75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75

青毡旧物 75

王谢子弟 76

王谢风流 76

拳拳之心 77

龙盘虎踞 77

林下风致 78

天壤王郎 78

大笔如椽 79

大手笔 79

宛然在目 79

首尾如一 80

(二)王谢家族之外的晋代书法家80

一台二妙 80

插花美人 81

细不容发 81

冰壶秋月 82

铜驼荆棘 83

坦腹东床 83

家鸡野鹜 85

陵谷变迁 85

王佐之才 86

单枪匹马 86

殷浩书空 87

咄咄怪事 87

咄咄书空 87

七 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绝妙——碑、帖分流的南北朝书法89

骨丰肉润 91

鸡不及凤 92

羊真孔草 93

萧行范篆 93

挥毫振纸 93

入室弟子 94

婢作夫人 94

弱柳长松 95

龙飞凤舞 95

适眼合心 95

残璋断玦 95

心手相应 96

心手不应 96

春蚓秋蛇 97

芙蓉出水 97

屋下架屋 98

金题玉躞 98

强弓劲弩 99

筚路蓝缕 99

游鱼戏水 101

外柔内刚 101

八 荟萃六朝之美……大开唐风——承上启下的隋代书法103

应心合手 106

户限为穿 106

铁门限 106

永字八法 107

删繁补缺 108

九 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人才辈出的唐代书法109

仙露明珠 112

(一)初唐时代的书法艺术112

循规蹈矩 113

唐临晋帖 113

千金难买亡人笔 114

巧夺天工 115

收视反听 115

心平气和 115

金刚怒目 115

铁画银钩 117

不择纸笔 117

意在笔先 118

四面八方 119

头重脚轻 119

美女簪花 119

字里行间 120

千里之志 121

凤翥鸾回 122

大家风范 122

为之三叹 124

掉臂独124

行124

美璧微瑕125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126

得意忘言126

交相辉映127

毫发无遗127

墨妙纸精127

(二)中唐时代的书法艺术127

孤蓬自振128

天真烂漫129

不可端倪129

落纸云烟130

千奇百怪130

天下独步131

笔走龙蛇131

无与伦比131

笔精墨妙131

骤雨狂风131

得其三昧132

游戏三昧132

遗编绝简133

颠张狂素134

漫不经心134

研精覃思135

颠沛流离135

飞鸟出林136

入石三分137

飘然自得137

人物两忘138

手不停挥139

睥睨物表140

眼高四海140

江山不老140

一字千金140

笔扫千军140

文身跣足140

赞叹不已141

痴人说梦143

梦中说梦143

渴骥奔泉144

自郐不讥144

怒猊抉石144

寄人篱下145

如锥画沙146

力透纸背147

抑扬顿挫147

千变万化148

心手两忘148

自成一家149

银杯羽化150

颜筋柳骨150

一字百金150

太阿龙泉151

寝处其中152

泾渭同流153

高瞻远瞩154

断幅残纸155

龟龙片甲155

麟凤一毛155

一毛片甲155

一日之长156

(三)晚唐时代的书法艺术157

惊魂动魄157

玄黄牝牡158

尺二冤家159

纵心所欲160

寒酸书生160

十 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尚意”的宋代书法163

(一)北宋时代的书法艺术166

屈指可数 166

出群拔萃 167

君临天下 168

击节叹赏 168

玉石杂糅 168

凤毛麟甲 168

希世之珍 168

琴棋书画 169

不食而饱 170

梅妻鹤子 170

不药而愈 170

跌荡不羁 171

一挥而就 171

不可一世 172

冲口而出 172

逆风行舟 173

得意忘形 174

断编残简 174

冰清玉润 175

明窗净几 175

残编断简 176

片纸只字 176

锐不可当 176

无佛处称尊 177

深藏不露 178

笔冢墨池 178

西子捧心 179

西子之颦 179

不差毫发 180

郁郁葱葱 180

燕瘦环肥 181

鼎中一脔 181

人所莫及 182

残圭断璧 182

不计工拙 183

四停八当 183

不择笔墨 183

不古不今 184

别出新意 184

违世异俗 184

高视阔步 185

气宇轩昂 185

两把刷子 186

风樯阵马 187

天马行空 187

脱缰之马 187

追风逐电 187

巧取豪夺 188

惟妙惟肖 188

左右逢源 188

独步当世 189

非人不传 190

神会心契 190

得心应手 190

光彩照人 190

断纸余墨 190

脱颖而出 192

如获至宝 192

冠绝古今 193

超逸绝尘 194

(二)南宋时代的书法艺术195

进退裕如 195

庸庸碌碌 196

笔力扛鼎 197

出神入化 198

醉墨淋漓 199

挥洒自如 199

楚楚可观 200

嘿然无语 201

云烂霞舒 201

斩钉截铁 202

不足介意 203

归过笔墨 204

片简只字 204

十一 未尝一日废书——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辽金书法205

(一)辽代的书法艺术209

功德无量209

慷慨大方210

(二)金代的书法艺术210

零珠片玉211

鬼画符212

十二 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以复古为宗旨的元代书法213

人书俱老216

千古不易217

波澜老成217

波澜欠老217

一语不合218

飘飘然218

飘然而去218

神龙出海219

名重一时220

不吝纸笔221

裸袖揎衣221

书如其人222

刻薄寡恩222

十三 我朝善书者不可胜数——名家卓立的明代书法223

(一)明代前期的书法家226

绵里裹铁226

风度翩翩227

不拘一格227

旗鼓相当227

一日千里228

玉册金简229

难之又难230

有意无意230

(二)明代中期的书法家230

随人脚踵232

风流才子233

得意之作234

平平无奇234

吉光片羽235

堂堂正正235

(三)明代晚期的书法家236

小巫见大巫236

断楮残煤237

声价百倍237

断墨残楮239

兔起鹘落239

同年而语240

龙翔凤翥240

十四 以赵、董意而参以平原气魄——“帖学”与“碑学”交相辉映的清代书法艺术243

(一)清代初期的书法艺术247

沉雄古逸247

超然物外248

仰天大笑249

(二)清代中期的书法艺术251

双目失明251

明月入怀252

墨迹毫端253

兼收并蓄254

千字一律254

珠圆玉润256

衣钵传人256

学书三要257

密不透风258

一笔一画259

判若江河262

循序渐进263

若无其事263

直来直去263

跌宕遒丽264

(三)清代晚期的书法艺术265

天仙化人265

穿衣吃饭265

柴米油盐266

洗尽凡庸266

鲜得要领268

不堪入目268

不衫不履268

河伯海若268

十五 笔砚纸墨为四友——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271

文房四宝273

中山毛颖274

管城毛颖274

管城子274

中书君274

娓娓不倦275

新陈代谢275

奋笔疾书276

下笔不休276

下笔千言276

笔补造化276

大笔一挥276

一笔不苟276

怀铅提椠276

下笔成章277

援笔立成277

笔翰如流277

挥翰成风277

飞文染翰277

江郎才尽278

五色笔278

投笔从戎278

蛮笺象管278

后会难期278

东涂西抹279

字若涂鸦279

信笔涂鸦279

搠笔巡街280

惜墨如金280

用墨如泼280

泼墨如雨280

墨迹未干281

胸无点墨281

骚人墨客281

金壶墨汁281

金壶道人281

挥毫泼墨282

纸短情长282

吮毫舐墨282

调墨弄笔282

笔酣墨饱282

斗方名士283

秀才人情283

染翰操纸284

白纸黑字284

千里鹅毛284

磨穿铁砚284

不即不离285

咳唾珠玑286

久假不归286

久假当归286

焚其笔砚287

索引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