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鼓应著作集 易传与道家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鼓应著作集 易传与道家思想
  • 陈鼓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0987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周易》-研究;道家-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陈鼓应著作集 易传与道家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北京商务印书馆修订重排版序1

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序3

第一部分 《彖传》的主体思想:道家的宇宙观3

《彖传》与老庄3

一、《彖传》天道观以道家思想为主体6

二、《彖传》中的主要学说及其与老子思想的关系9

三、《彖传》宇宙观与庄子相通处17

四、《彖传》出于南人或稷下学者19

《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21

一、《彖传》由天道推衍人事乃道家独特的思维方式23

二、《彖传》的“万物生成论”观点28

三、天行——天体运行的规律33

四、《彖传》中的“时”义36

五、《彖传》“尚刚”与稷下道家之尚阳40

六、结语43

第二部分 《象传》、《文言》解《易》的道家倾向49

《象传》中的道家思维方式49

一、《象传》的学派性质50

三、《小象》以老子思想解“乾”、“坤”57

四、论《大象》中合于老子而与庄子、黄老思想相通者59

五、小结66

《文言》解《易》的道家倾向67

一、《文言》与老、庄68

二、《文言》与黄老思想70

三、《文言》成于道家盛行的战国后期72

第三部分 《系辞》与稷下道家77

《易传·系辞》所受老子思想的影响77

一、《易经》—老庄—《易传》:先秦天道观发展的线索77

二、《系辞》自然观所受道家的影响81

三、《易传》非儒家典籍,乃道家系统的著作93

《易传·系辞》所受庄子思想的影响96

一、阴阳说96

二、变化观100

三、“神”之义103

四、言意论105

五、“太极”等重要概念的影响107

六、结语110

论《系辞》是稷下道家之作112

一、《系辞》重占筮与田齐尚卜之风113

二、《系辞》义理与稷下道家117

三、《系辞》与齐之文化精神120

四、《系辞》乃以道家观点解《易》之作124

《易传》与楚学、齐学126

一、易学在楚齐两地的传承127

二、《易传》与楚学130

三、《易传》与齐学137

四、《易传》与稷下139

第四部分 帛书《系辞》与道家传本145

马王堆出土帛书《系辞》为现存最早的道家传本145

一、帛书《系辞》与今本之异同147

二、帛书《系辞》的字数问题150

四、“伏羲作卦”说乃属道家古史传说系统153

五、道家《易学》的兴盛与帛书传本的流传156

六、结语159

帛书《系传》与今本《系辞》——再论帛书《系传》为道家之传本161

一、帛书《系传》的尾题及其含义162

二、帛书《系传》与今本《系辞》所反映的卦序、卦位165

三、不同的成卦法和占筮系统170

四、关于《周易》创兴说173

五、道家重“始”、重“初”说178

帛书《系辞》和帛书《黄帝四经》186

一、“天尊地卑,贵贱位矣”这一由天道推衍人事的思维模式本于道家188

二、黄老道家与《系辞》之动静观190

三、《系辞》“刚柔相摩”与《黄帝四经》“柔刚相成”193

四、帛书《黄帝四经》到《系辞》阴阳观的发展195

五、《系辞》“三极之道”与先秦道家天地人一体观196

六、《系辞》尚功思想与稷下道家的关系199

《系辞》的道论及太极、大恒说201

一、道论202

二、太极说的道家性质205

三、大恒概念源于老子210

第五部分 《说卦》、《序卦》的道家理路213

《说卦》“穷理尽性”的道家理路213

一、前言213

二、宇宙论意义的“道”、“德”、“理”范畴215

三、“理”、“性”概念之关联218

四、主客关系架构下“穷理尽性”之义涵221

《序卦》相反相因的道家思维方式224

一、万物生成及其社会秩序说224

二、相反相因及物极则反的思维法则226

第六部分 帛书《易》说与黄老思想231

《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的撰作年代以及其中的黄老思想231

上篇《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的撰作年代231

下篇《二三子问》、《易之义》、《要》中的黄老思想241

帛书《缪和》、《昭力》中的老学与黄老思想之关系251

附 录261

附录一 《彖传》、《系辞》重要哲学概念与道家关系简表261

附录二 《系辞》学派性质的讨论272

对两篇商榷文章的答复273

再谈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278

《易传·系辞》思想与道家黄老之学相通284

从马王堆帛书本看《系辞》与老子学派的关系305

附录三 书评321

易入儒道简论321

关于《易传》的学派属性问题3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