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建筑装饰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日)伊东忠太原著;刘云俊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8388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古建筑-建筑装饰-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建筑装饰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建筑工艺概况1
第二节 中国建筑装饰的重要性2
第三节 中国建筑装饰的研究3
第二章 中国建筑的发源5
第一节 国土5
一、地理5
二、气候6
三、建筑材料8
第二节 国民10
一、生活方式10
二、思想和信仰11
三、趣味嗜好12
四、政治13
五、外国的影响14
第三章 中国建筑的特点18
第一节 宫室本位18
第二节 平面20
第三节 外观23
第四节 材料和结构28
第五节 细部、纹样、色彩31
第四章 中国建筑史概论32
第一节 分期的方式32
第一分期 原始时期36
第二节 前期36
第二分期 汉文化发展时期37
第三分期 汉文化成熟时期41
一、秦41
二、汉43
第三节 后期49
第一分期 吸收西域文化时期(六朝)49
第二分期 鼎盛时期(唐)57
第三分期 低潮时期65
一、五代十国67
二、辽、金68
三、宋71
第四分期 转型时期(元)74
第五分期 衰落时期76
一、明76
二、清79
第五章 中国建筑的种类82
第一节 宗教建筑82
一、坛庙82
二、儒教建筑83
三、道教建筑84
四、佛教建筑85
五、伊斯兰教建筑87
六、陵墓建筑88
二、宫殿 楼阁89
第二节 非宗教建筑89
一、城堡89
三、民居 店铺93
四、公共建筑95
五、牌楼 关门97
六、桥梁98
七、庭园建筑100
第三节 建筑仪饰100
阙100
华表100
照壁101
碑101
标识101
旗杆101
指路碑102
石敢当102
系马石102
上马石102
石台102
角石102
宝鼎103
石狮103
灯笼103
石人及石兽103
五器及桌103
香炉103
焚帛炉103
日晷及嘉量105
铜龟及铜鹤105
金缸105
第六章 中国建筑装饰概论106
第一节 中国建筑装饰的产生和发展106
一、产生的动机106
二、各种工艺的应用107
三、外国的影响109
一、结构性装饰110
第二节 建筑装饰的分类110
二、立体装饰111
三、平面装饰111
四、阳刻及阴刻112
第七章 中国建筑装饰图案的原理113
第一节 创作理念的思想背景113
一、道教思想113
二、敬天思想(天圆地方和叁天两地)113
三、阴阳五行116
四、数的单位117
第二节 构图118
一、单式和复式118
三、破格的手法119
二、对称和均衡119
一、写实法120
第三节 形状120
二、省略法121
三、变形法121
四、修饰法122
五、创造法122
第四节 线条123
一、线条的性质和错觉123
二、直线系统125
三、曲线系统127
四、直线曲线混合系统130
第一节 装饰细部的发展132
第八章 中国建筑装饰细部的种类132
第二节 从文字上看到的装饰细部133
第三节 装饰细部的种类136
一、台基部136
二、框架部136
三、开口部137
四、檐部138
五、屋顶部138
六、内部139
七、门窗及装配件140
八、墙壁140
九、雕刻141
十、家具、什物和杂项142
第九章 装饰纹144
第一节 装饰纹的性质144
第二节 装饰纹的分类145
一、动物纹145
二、植物纹147
三、自然物纹148
四、几何纹149
五、社会纹150
六、文字纹153
第一节 色彩的起源156
第十章 色彩156
第二节 对颜色的信仰157
第三节 颜色的运用159
第一类 原始建筑164
第二类 各种建筑196
一 坛庙196
二 儒教建筑203
三 道教建筑205
四 佛教建筑213
五 伊斯兰教建筑279
六 陵墓294
七 城堡308
八 宫殿322
九 楼阁328
十 住宅及店铺332
十一 官衙340
十二 公共建筑342
十三 亭榭及碑亭354
十四 牌楼362
十五 关卡及驿馆374
十六 桥梁377
十七 庭园390
第三类 仪仗饰品407
一 阙407
二 石柱及华表413
三 旗杆421
四 仪仗石座427
五 招牌与幌子429
六 照壁440
七 碑碣446
八 指路碑470
九 泰山石敢当472
十 拴马石及上马石476
十一 石座482
十二 焚帛楼及惜字塔486
十三 石灯笼、香炉及石五供489
十四 石人、石兽498
十五 狮子509
十六 宫殿仪饰类514
第四类 装饰519
第一节 基座519
一 基座主干部519
二 踏跺556
三 石鼓及抱鼓石564
四 栏杆584
第二节 主体626
一 柱和柱础626
二 斗栱698
三 梁、檩、枋793
四 构架822
五 墙体834
六 砖880
第三节 开口921
一 门921
二 窗979
第四节 檐周997
一 屋檐构造及屋檐装饰997
二 角椽与椽1013
第五节 屋顶1023
一 屋顶及屋顶装饰1023
二 瓦当1137
三 相轮及宝顶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