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临床心电图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纪承寅,丛凤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9243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心电图-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明临床心电图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电图检查的心电向量学基础1
第一节 心电向量的原理与实际运用3
一、瞬间综合向量4
二、爱索文三角与导联轴4
三、心电向量图6
四、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11
第二节 心脏除极、复极顺序与心电图图形形成12
一、心电图心房波形成12
二、心电图心室波形成12
三、P-R间期形成14
四、ST段的形成14
第三节 心电图导联连接与基本原理15
一、标准导联15
二、单极或加压单极肢体导联16
三、胸部导联17
四、其他的附加导联18
五、常规之外的特殊导联19
第四节 正常心电图一般项目的知识19
一、QRS波心电轴的评测方法20
二、心电轴产生偏转的程度和临床意义22
三、心脏钟向转位检查23
第二章 正常心电图的阅读与测量26
第一节 心电图的检查方法26
一、心电图描记和走纸的设置26
二、正常心电图波段命名和测量27
第二节 心率的计算方法30
一、一般计算法30
二、查表法30
三、快速阅读法31
第三节 心电图各项波段的正确阅读和判别32
一、P波组成与特征32
二、P-R(P-Q)间期33
三、QRS综合波34
四、ST段36
五、T波38
六、Q-T间期39
七、u波39
第四节 心电图检查的质控和报告41
一、心电图检查主要指征41
二、完善心电图检查的一般要求42
三、及早明确受检者心律的性质和起搏点43
四、检查和报告的注意事项44
五、心电图报告的具体事宜44
六、心电图诊断的正确写法45
第三章 房室增大的心电图检查47
第一节 心房增大48
一、右心房增大心电图特点48
二、左心房增大心电图特点49
三、双心房增大心电图特点50
第二节 心室增大51
一、左心室增大心电图特点51
二、右心室增大心电图特点54
三、双侧心室增大心电图特点57
第四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9
第一节 心脏冠状血管病的基础解剖59
一、心脏的外形和位置59
二、心脏的内部结构59
三、心脏冠状血管的血液供应61
第二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其分型62
一、ST段持续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63
第三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63
二、无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64
第五章 急性心肌梗死65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变和图形65
一、缺血型T波改变66
二、损伤型ST段改变66
三、坏死型Q波出现67
第二节 心肌梗死的一般心电图表现68
一、病理性Q波或QS波68
二、ST段抬高69
三、T波倒置69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70
二、有Q波性心肌梗死的传统分期70
第三节 有Q波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分期70
第四节 有Q波性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73
一、前间壁心肌梗死73
二、前壁心肌梗死75
三、下壁心肌梗死75
四、侧壁心肌梗死75
五、后壁心肌梗死76
第五节 心肌梗死图形出现的基本机制77
一、病理性Q波或QS波的出现77
二、ST段抬高的发生77
三、T波倒置的形成79
第六节 无Q波性心肌梗死的诊断79
第七节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80
第八节 心肌梗死并发的束支传导阻滞80
二、心肌梗死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81
一、心肌梗死周围阻滞81
三、心肌梗死并发左束支传导阻滞82
第九节 心肌梗死并发的心律失常83
第十节 心肌梗死与其他疾病的心电图鉴别84
一、QⅢ征84
二、Q aVL征84
三、Ⅱ、Ⅲ、aVF导联QS波形态85
四、慢性肺心病V1~V2导联QS波形态85
五、主动脉瓣狭窄的Q波85
六、其他常见疾病85
第十一节 心房梗死心电图86
第十二节 右心室梗死心电图86
第十三节 介入操作干预过程的心电图改变87
一、冠状动脉造影的心电图改变88
二、冠脉气囊成形术(PTCA)的心电图改变89
第六章 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负荷试验92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92
一、典型心绞痛94
二、变异型心绞痛95
第二节 心电图检查负荷试验97
一、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98
二、心电图药物负荷试验105
第七章 心肌跨膜电位和窦性心律的概念112
第一节 心脏传导系统及其生理学基础112
一、窦房结112
二、结间束112
三、房室交界区113
四、房室束(His束)114
五、左右束支与浦肯野纤维网114
六、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115
七、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117
第二节 正常心肌跨膜电位电生理学机制118
一、心肌细胞静息膜电位118
二、心肌细胞动作电位118
第三节 心脏意外传导对心电图分析的影响121
一、超常传导121
二、空隙现象121
三、蝉联现象122
四、拖带现象122
五、隐匿传导123
六、超常抑制123
七、递减传导123
第四节 心电图检查校正的常用干预试验124
一、普萘洛尔试验124
九、魏登斯基现象124
八、不均一传导124
二、阿托品试验127
三、固有心率测定127
第五节 窦性心律及其变化的心电图检查129
、正常的窦性心律129
二、窦性心动过速130
三、窦性心动过缓131
四、窦性心律不齐133
五、冠状窦性心律134
六、游走性心律135
第八章 心律失常分类及其诊断精要136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一般分类136
一、窦房结产生激动的异常136
二、异位激动和异位心律138
三、心脏传导障碍140
第二节 常见心脏干扰与脱节的心电图检查141
一、干扰性房室脱节142
二、窦房干扰142
三、房内干扰143
四、房室干扰144
五、室内干扰145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要点146
一、运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要求与条件146
二、诊断心律失常的正确分析步骤和方法147
第四节 心律失常病因与其心电图诊断价值149
一、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150
二、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价值151
一、按压颈动脉窦产生的一般影响152
第五节 刺激迷走神经对心律失常诊疗的作用152
二、按压颈动脉窦的具体操作方法153
三、按压颈动脉窦的注意事项154
四、心律失常按压颈动脉窦的重要价值155
第六节 心律失常如何正确运用心电图梯形图分析158
一、梯形图的设制158
二、梯形图标注求解常见心律失常分析范例159
第七节 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对重要器官的影响162
一、心律失常产生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因素162
二、心律失常对重要器官的损害164
第九章 与窦房结相关的病态心律失常167
第一节 窦性停搏167
一、心电图表现特征167
二、重要的鉴别诊断167
一、重要心电图特点168
第二节 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168
二、重要的鉴别诊断169
第三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69
一、重要心电图改变169
二、诊断要点170
第四节 冠状窦性心律171
一、重要心电图表现171
二、重要的鉴别诊断171
第十章 逸搏与逸搏心律的形成与检查173
第一节 房性逸搏173
一、重要心电图特征173
二、产生心电图改变的机制174
第二节 交界性逸搏175
一、形成的主要病理机制175
二、交界性逸搏重要心电图特征176
三、发生心电图改变的基本原因和机制178
四、交界性逸搏的鉴别诊断178
第三节 房室交界性心律179
一、房室交界性心律的发生机制179
二、主要的心电图特征179
三、心电图形态的分析要点179
四、双重交界性逸搏心律180
五、交界性心律的鉴别诊断180
六、交界性逸搏与逸搏心律的紧急处理181
第四节 室性逸搏182
一、室性逸搏的产生机制182
二、室性逸搏的心电图特征183
第五节 室性自搏心律184
一、室性自搏心律的产生机制184
二、室性自搏心律的心电图特征185
三、室性自搏心律的紧急处理186
第十一章 房室分离与融合波187
第一节 房室分离的诊断187
一、完全性房室分离187
二、不完全性房室分离187
第二节 融合波的诊断188
一、房性融合波188
二、室性融合波189
第三节 室内差异性或隐匿性传导190
一、室内差异性传导190
二、隐匿性传导191
第十二章 心脏的期前收缩193
第一节 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与分类193
一、期前收缩发生机制193
二、期前收缩的分类196
第二节 房性期前收缩197
一、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197
二、房性期前收缩图形的正确分析199
三、房性期前收缩的鉴别要点199
四、房性期前收缩的定位诊断200
第三节 交界性期前收缩201
一、交界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202
二、交界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的正确分析204
第四节 室性期前收缩204
一、临床常见的室性期前收缩205
二、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206
三、室性并行心律209
四、室性期前收缩的形态与联律名称210
五、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位诊断212
六、室性期前收缩危险层次的分级214
七、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诊断与意义215
第十三章 阵发性心动过速218
第一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18
一、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218
二、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20
第二节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23
一、主要发生机制223
二、持续性室速心电图诊断要点224
三、短阵性室速心电图诊断要点224
四、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26
五、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分析228
第三节 非阵发性与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诊断精要228
一、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29
二、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30
二、及时准确辨认P波231
一、准确测算心室率与节律231
第四节 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步骤与鉴别231
三、辨别QRS波形态与时间232
四、结合刺激迷走神经操作试验助诊233
第五节 反复搏动与心律234
一、反复搏动的条件和产生机制234
二、交界性反复搏动的心电图特征235
三、室性反复搏动的心电图特征236
第十四章 心脏的扑动与颤动237
第一节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237
一、心房扑动与颤动的产生机制237
二、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征238
三、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239
四、P波离散度检查242
一、心室扑动与颤动的发生机制243
五、心房颤动形成的病因243
第二节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243
二、心室扑动的心电图特征244
三、心室颤动的心电图基本图形244
四、临终前心电图表现245
第十五章 常见心脏传导阻滞247
第一节 窦房传导阻滞248
一、重要心电图特征248
二、心电图检查鉴别诊断249
第二节 房内传导阻滞250
第三节 房室传导阻滞251
一、一般分类251
二、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251
四、二度房室传导阻滞252
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252
五、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鉴别255
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57
七、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临床意义257
第四节 室内传导阻滞258
一、左束支传导阻滞259
二、右束支传导阻滞261
三、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264
四、心室多束支传导阻滞265
五、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267
第十六章 预激综合征及其定位诊断269
第一节 基本的发病机制与表现269
第二节 预激综合征诊断与鉴别诊断270
一、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270
三、预激综合征与下壁心肌梗死鉴别271
二、预激综合征与束支传导阻滞鉴别271
四、预激综合征与右心室增大鉴别272
五、预激综合征伴房颤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272
六、预激综合征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异搏传导阻滞鉴别273
第三节 及时确诊预激综合征的临床价值274
一、预激综合征的生理学改变274
二、预激综合征的误诊274
第四节 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分型和定位275
一、注意结合一般的心电图表现275
二、按照经典心电图分型275
第五节 预激综合征整体定位诊断和消融治疗276
第十七章 药物及水电解质失衡的心电图改变279
第一节 洋地黄类药物的影响279
一、发生机制279
二、重要心电图特征280
第二节 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的影响282
一、发生机制282
二、重要心电图特征283
三、普鲁卡因酰胺284
第三节 依米丁与锑剂的影响284
一、依米丁(吐根素)284
二、常见化学锑剂285
第四节 水电解质失衡对心电图的影响286
一、低钾血症286
二、高钾血症287
三、低钙血症289
四、高钙血症290
五、低镁血症291
一、急性心包炎293
第一节 心包疾病的心电图改变293
第十八章 常见心脏疾病的心电图改变293
二、慢性心包炎295
第二节 心肌炎与心肌病295
一、心肌炎295
二、原发性心肌病296
三、克山病297
第三节 肺源性心脏病298
一、急性肺源性心脏病298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99
第四节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300
第五节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301
一、房间隔缺损(ASD)301
二、室间隔缺损(VSD)303
四、动脉导管未闭304
三、先天性右位心304
五、埃勃斯坦(Ebstein)305
第十九章 新生儿及儿童心电图检查306
第一节 儿童时期正常心电图306
一、心率与心律306
二、心房除极性P波308
三、P-R间期308
四、QRS波特点308
五、Q波分析309
六、QRS波电压分析311
七、QRS波时间分析311
八、QRS波平均心电轴311
九、QRS波钟向转位312
十、QRS波综合电压312
十四、T波分析313
十三、ST段分析313
十二、室壁激动时间分析313
十一、QRS波低电压诊断标准313
十五、Q-T间期测量和分析314
十六、正确观测U波314
第二节 小儿时期的左右心房增大315
一、右心房增大诊断标准315
二、左心房增大诊断标准315
三、左右侧双心房增大316
第三节 小儿时期的左右心室增大316
一、右心室增大诊断标准316
二、左心室增大诊断标准317
三、左、右侧双心室增大318
第二十章 起搏器植入随访心电图检查319
一、有效起搏标志320
第一节 起搏刺激的标志信号320
二、刺激信号的大小321
三、刺激信号的方向321
第二节 单腔与双腔起搏原理和图形322
一、单腔起搏原理和图形322
二、双腔起搏原理和图形325
第三节 起搏部位与心电图定位关系329
一、心房起搏心电图329
二、右心室起搏心电图329
三、左心室起搏心电图330
第四节 重要起搏器起搏心电图特征330
一、经由心房起搏330
二、经由心室起搏331
三、心室起搏可发生的房室分离现象333
一、竞争性的影响336
第五节 起搏器造成的医源性心律失常336
二、起搏障碍心电图检查339
第二十一章 与心电生理相关的心电图检验343
第一节 心腔内心电图特征343
一、右心室心尖部的典型特征343
二、宜配合X线的透视检查344
第二节 房室束心电图特征与临床价值345
一、房室束心电图特征345
二、房室束心电图的临床诊断价值346
第三节 食管导联心电图与调搏检验346
一、食管导联心电图346
二、心脏食管调搏检验347
第一节 心电监测装置与心电监护导联350
一、心电监测装置350
第二十二章 危重患者的心电图监测350
二、心电监护常用导联351
第二节 临床心电图监测的价值与注意事项352
一、价值352
二、注意事项353
第二十三章 动态心电图检查355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真实临床价值356
一、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优势356
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限制性356
第二节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仪器设备系统357
一、动态心电图心电记录器357
二、记录时间长度357
三、导联如何连接357
四、动态心电图检查电极358
五、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器358
一、在冠心病中的应用359
第三节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359
六、动态心电图检查前后的准备事项359
二、监测冠心病心率变异363
三、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363
四、用于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366
五、用于评价植入的起搏器功能368
六、及时识别心源性病变的症状368
第二十四章 频谱心电图检查常识369
第一节 频谱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369
一、基本原理369
二、频谱心电图的测定方法370
第二节 正常频谱心电图370
一、功率谱图(Gxx,Gyy)370
二、相关函数图370
三、传递函数图(Qxy)371
六、幅度直方图(HA)372
四、脉冲相应图(PIH)372
五、相干函数图(RF)372
第三节 频谱心电图的判定结果和记分分级系统373
第四节 常见异常频谱心电图373
一、异常自功率谱373
二、异常传递函数374
三、异常相关函数375
四、异常脉冲相应图376
五、异常相干函数图376
六、异常幅度直方图376
第五节 冠心病频谱心电图特征与诊断377
一、冠心病的频谱心电图特征377
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377
第一节 心室晚电位技术的原理与测量方法378
第二十五章 心室晚电位检查378
二、频阈法379
三、空间叠加法379
一、室阈法379
四、SA ECG电压法380
第二节 心室晚电位的诊断标准381
第三节 心室晚电位诊断心脏病的应用价值382
一、用于心肌梗死382
二、用于对冠心病高危组的评价384
三、在其他情况中的应用385
第二十六章 进行临床心率变异监测的常识386
第一节 有关心率变异时域分析法标准386
一、连续R-R间期的标准差测量法386
二、连续R-R间期差值的标准差法386
四、HRVI分析直测法387
三、心率变异指数(HRVI)分析面积法387
第二节 临床心率变异的检查方法388
一、时域分析法389
二、频域分析法390
三、非线性分析法391
第三节 心率变异分析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394
一、正常心率变异分析的参考值395
二、心率变异分析的临床应用395
附表397
附表1 运动负荷试验年龄与最大心率的选择参数397
附表2 食管调搏和心电生理检验诊断参数397
附表3 动态心电图检测的24h心率参考参数398
附表4 成人心音图检查的正常心音时距398
参考文献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