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森林生态学
  • 李俊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0008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森林-生态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森林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节 森林生态学概念1

一、森林生态学的概念1

二、森林生态学的产生5

三、森林生态学的发展7

第二节 森林生态学的内容和教学10

一、森林生态学的内容10

二、森林生态学教学12

小结15

思考题16

主要参考文献16

第二章 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18

第一节 森林环境与生态因子18

一、环境与森林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18

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21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22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4

一、环境对生物的限制性作用24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8

三、森林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40

小结44

思考题45

主要参考文献45

第三章 森林能量环境46

第一节 太阳辐射对森林生物的作用46

一、光照度的生态作用46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53

三、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56

四、森林的光能利用率57

第二节 森林植物对光的适应59

一、森林植物的形态59

二、森林植物的耐荫性61

三、光周期现象63

第三节 温度对森林生物的生态作用66

一、温度与森林生物的生长和发育66

二、变温环境对森林生物的影响70

第四节 森林植物对温度变化的适应75

一、森林生物对节律性变温的适应76

二、森林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79

三、森林生物的地理分布80

小结85

思考题86

主要参考文献86

第四章 森林物质环境88

第一节 水分的生态作用88

一、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89

二、水对森林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91

三、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93

第二节 森林对水分的适应96

一、森林植物对水的适应96

二、森林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98

第三节 森林对水分的影响100

一、森林的水分平衡100

二、森林对降水的影响108

第四节 森林土壤环境110

一、森林土壤的组成、类型及分布111

二、土壤物理性质对森林生物的影响119

三、土壤化学性质对森林生物的影响122

四、土壤生物对森林土壤的影响127

第五节 森林大气环境130

一、二氧化碳对森林的生态作用130

二、氧气对森林生物的生态作用132

三、氮气对森林植物的生态作用134

小结136

思考题137

主要参考文献137

第五章 森林环境中的干扰因素139

第一节 地形对森林的作用139

一、地形的概念及基本类型139

二、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142

三、以地形为主导因素的特殊环境对森林生物的影响145

第二节 风与森林150

一、风的类型及其影响150

二、风对生物的影响153

三、森林生物对风的适应156

四、森林植被的防风作用158

第三节 林火的生态作用161

一、林火的作用规律162

二、林火对森林的影响166

三、森林生物对火的适应177

小结182

思考题183

主要参考文献184

第六章 森林种群的结构与动态185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85

一、种群的概念185

二、种群统计的基本参数186

第二节 种群生命表及其分析195

一、生命表的一般构成195

二、生命表的类型和特点196

三、生命表分析198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202

一、种群的增长模型203

二、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214

三、种群的数量调节理论219

第四节 种群的生活史对策221

一、植物种群的生活史221

二、外来种群的入侵过程和入侵性226

三、种群的生活史对策231

小结235

思考题236

主要参考文献237

第七章 森林种群内部和种群间的关系238

第一节 种群内部的关系238

一、植物种群密度效应238

二、动物的领域性和社会等级240

三、种内关系与种群自然调节241

第二节 种群间的相互关系243

一、竞争作用244

二、捕食作用255

三、寄生作用265

四、互利共生268

五、他感作用270

小结272

思考题273

主要参考文献273

第八章 森林群落结构274

第一节 森林群落的概念274

一、森林群落的概念274

二、森林群落的基本特征276

第二节 森林群落的组成277

一、森林群落组成及其性质277

二、森林群落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281

第三节 森林群落的结构285

一、森林群落的外貌与结构单元285

二、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291

三、森林与非森林的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298

第四节 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299

一、森林植物多样性的计算方法300

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假说304

三、干扰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08

小结311

思考题312

主要参考文献312

第九章 森林群落演替314

第一节 森林群落演替的概念与类型314

一、森林群落演替的概念与演替过程314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316

第二节 森林群落演替的原因与顶极学说322

一、群落演替的原因322

二、群落演替的顶极学说328

第三节 森林群落演替模型与演替举例330

一、森林演替模型330

二、森林群落演替举例334

小结339

思考题339

主要参考文献339

第十章 森林分类341

第一节 森林分类途径341

一、森林分类的植物群落学途径342

二、森林分类的立地类型途径347

三、森林分类的生态系统途径350

四、森林分类的景观分类途径353

第二节 中国森林群落的分类354

一、中国森林分类354

二、中国森林分区359

小结363

思考题364

主要参考文献365

第十一章 森林分布367

第一节 森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367

一、地史变迁与森林植物群落演化367

二、植物区系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369

三、森林地理分布规律371

第二节 世界森林分布377

一、生物群落区377

二、世界主要森林植被及其分布379

三、北方针叶林384

第三节 中国主要森林植被及其分布385

一、针叶林385

二、阔叶林388

小结391

思考题392

主要参考文献392

第十二章 森林生态系统概述393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393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393

二、生态系统有关理论396

三、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399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404

一、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404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405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407

小结410

思考题410

主要参考文献410

第十三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412

第一节 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412

一、有关能量的基本概念412

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413

三、能流动的基本特征417

第二节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419

一、能量流动的途径和速率419

二、生态系统中能流分析422

三、能量流动的生态效率427

第三节 生态系统生产力429

一、生物生产及生产力的有关概念429

二、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431

小结433

思考题433

主要参考文献434

第十四章 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435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概念及其特点435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类型435

二、物质循环的基本特征438

第二节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441

一、水循环442

二、碳循环444

三、氮循环447

四、磷循环449

五、硫循环450

第三节 森林生态系统内的养分循环过程及特点452

一、养分的吸收与分配452

二、养分的释放454

三、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其他特点460

小结462

思考题463

主要参考文献463

第十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465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理论基础465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466

二、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469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473

一、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目标473

二、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实践477

小结481

思考题482

主要参考文献482

第十六章 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484

第一节 森林与气候484

一、气候对森林分布的限制及对森林生产力的决定作用484

二、森林对气候的影响486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487

一、制约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因子488

二、气候变化493

三、近代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495

四、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结论和未来气候变化需要研究的问题499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的相互作用500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501

二、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的相互作用502

三、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506

小结507

思考题508

主要参考文献5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