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5版新编选煤实用技术手册 第5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顾文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 ISBN:790067131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77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5版新编选煤实用技术手册 第5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3
第一篇 绪论3
第一章 中国的煤炭资源与煤质特征3
第一节 中国分大区、分省(市、区)、分煤种的储量3
第二节 中国原煤及洗选加工产品的生产状况7
第三节 中国不同时代煤的煤质特征10
第四节 不同类别煤的煤质特征22
第五节 中国煤的主要质量特征33
第二章 中国煤的分类及各种工业用煤的质量要求39
第一节 中国煤的分类39
第二节 中国煤的质量分级标准48
第三节 各种工业用煤的质量要求50
第四节 中国煤的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63
第一节 煤的形成69
第三章 煤的形成、性质、分类和用途69
第二节 煤的组成和性质70
第三节 煤的分类和用途73
第四章 选煤、选煤厂及选煤工艺流程77
第一章 煤样的采取与制备83
第一节 概述83
第二篇 选煤厂煤质分析新技术83
第二节 商品煤样的采取86
第三节 选煤厂生产检查煤样的采取95
第四节 矿井生产煤样的采取100
第五节 煤层煤样的采取102
第六节 煤样的制备109
第七节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122
第二章 煤的加工工艺性质试验方法129
第一节 选煤试验方法的一般规定129
第二节 煤炭筛分试验方法133
第三节 煤粉筛分试验方法138
第四节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140
第五节 煤粉浮沉试验方法145
第六节 煤炭快速浮沉试验方法149
第七节 煤的抗碎强度、堆密度和磁性物含量的测定150
第八节 煤和矸石的泥化试验154
第九节 商品煤含矸率和块煤限下率的测定160
第十节 分步释放浮选试验162
第三章 煤质分析试验方法172
第一节 煤质分析的一般规定172
第二节 煤的水分及其测定178
第三节 煤中灰分的测定186
第四节 煤的挥发分测定、固定碳含量的计算和工业分析仪190
第五节 煤中全硫的测定195
第六节 煤的发热量测定209
第七节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229
第八节 γ辐射煤灰分仪232
第四章 选煤厂的计量240
第一节 原煤和产品(或产物)数量检查240
第二节 选煤厂计量器具243
第三节 煤泥水参数的测定252
第三篇 跳汰选煤新技术新工艺263
第一章 概述263
第一节 跳汰机的沿革263
第二节 跳汰选煤发展的新趋势266
第二章 跳汰选煤原理269
第一节 颗粒在垂直交变水流中的受力分析及运动方程269
第二节 跳汰床层的松散和分层过程273
第三节 跳汰分层理论的研究279
第三章 跳汰机280
第一节 筛侧空气室跳汰机280
第二节 筛下空气室跳汰机284
第三节 跳汰机的主要部件287
第四章 跳汰机分选效果的评定296
第一节 评定方法与指标296
第二节 分析评定举例298
第五章 影响跳汰机分选效果的因素308
第一节 原煤性质308
第二节 跳汰机结构的可调参数309
第三节 跳汰机操作因素310
第四节 跳汰选煤工艺流程312
第一章 重介质选煤原理317
第一节 概述317
第四篇 重介质选煤新技术新工艺317
第二节 重介质选煤的基本原理323
第二章 重悬浮液330
第一节 加重质的粒度330
第二节 悬浮液的密度331
第三节 悬浮液的流变粘度与稳定性332
第一节 重介质分选机工艺设计要求339
第三章 重介质分选机339
第二节 重介质分选机339
第二卷339
第四章 重介质旋流器353
第一节 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353
第二节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355
第五章 悬浮液的回收净化359
第一节 悬浮液回收净化系统359
第二节 悬浮液中煤泥量的动平衡361
第三节 悬浮液回收净化的主要设备361
第四节 降低加重质损失的措施369
第六章 重介质选煤工艺流程371
第一节 重介质选煤的典型工艺流程371
第二节 悬浮液流程的计算377
第七章 悬浮液密度控制389
第一节 双管压差密度计389
第二节 水柱平衡密度计391
第三节 同位素密度计392
第四节 悬浮液密度自动控制系统393
第八章 重介质选煤经济效益的评定395
第一节 重介选与跳汰选的吨煤投资比较396
第二节 重介选与跳汰选的吨煤加工费比较396
第三节 精煤产率增加值的计算397
第九章 悬浮液密度控制399
第十章 影响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402
第一章 浮游选煤基本原理407
第一节 浮游选煤的依据407
第五篇 浮游选煤新技术新工艺407
第二节 气泡的矿化过程412
第三节 影响煤泥可浮性的主要因素416
第四节 煤泥可浮性的评定422
第二章 浮选剂424
第一节 浮选剂的作用与分类424
第二节 捕收剂——非极性烃类油426
第三节 起泡剂431
第四节 调整剂437
第五节 浮选剂的选用440
第六节 浮选剂的贮存443
第三章 浮选机及其辅助设施444
第一节 浮选机的基本作用与分类444
第二节 浮选机的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447
第三节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451
第四节 喷射式浮选机470
第五节 浮选柱480
第六节 浮选用辅助设施487
第四章 影响浮选的主要因素和机械参数498
第一节 概述498
第二节 粒度组成499
第三节 入浮煤浆浓度507
第四节 煤浆液相性质515
第五节 药剂制度519
第六节 浮选流程523
第七节 浮选机主要参数529
第八节 浮选工艺效果的评定538
第五章 浮选机的操作544
第一节 对浮选操作者的要求544
第二节 入浮煤浆浓度的确定和调整545
第三节 入料流量的确定和调整552
第四节 浮选剂的添加561
第五节 浮选机的充气量、刮泡与液面的调整567
第六节 浮选质量指标波动的分析570
第七节 保证浮选生产指标的基本措施572
第八节 浮选单机试验检查575
第六章 浮选生产自动检测和控制590
第一节 概述590
第二节 浮选入料量的自动检测和控制591
第三节 浮选入料浓度的自动检测和控制597
第四节 浮选剂添加量的自动检测和控制603
第五节 浮选工艺参数的自动检测和控制608
第一章 摇床选煤新技术623
第一节 平面摇床623
第六篇 其他选煤新技术新工艺623
第二节 新型多层摇床和离心摇床的结构628
第三节 摇床的分选效果和使用范围633
第一节 概述638
第二节 分选原理638
第二章 水介质旋流器选煤新技术638
第三节 结构特点和技术参数640
第四节 结构参数和工艺条件对分选效果的影响645
第五节 工艺流程647
第三章 斜槽选煤新技术651
第一节 斜槽分选机的结构和分选过程651
第二节 斜槽分选机的使用范围和分选效果653
第四章 螺旋槽选煤新技术654
第一节 基本原理654
第二节 螺旋分选机结构特点和技术特征656
第三节 工艺流程和分选效果657
第一节 干法选煤的意义及应用范围661
第二节 干法选煤设备661
第五章 复合式干法选煤新技术661
第一章 数学模型概论667
第一节 数学模型的定义667
第七篇 选煤数学模型与数据处理667
第二节 数学模型的分类668
第三节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669
第二章 数理统计基础672
第一节 随机变量与分布672
第二节 统计分析686
第一节 引言694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694
第三章 回归分析694
第三节 可线性化曲线的线性回归696
第三卷701
第四节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701
第五节 一元多项式回归分析703
第六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707
第七节 逐步回归分析709
第八节 非线性回归715
第四章 插值法719
第一节 拉格朗日插值719
第二节 牛顿插值724
第三节 埃尔米特插值728
第四节 样条插值731
第五章 过程优化733
第一节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733
第二节 单变量优化的黄金分割法738
第三节 线性规划741
第六章 重选数学模型749
第一节 可选性曲线数学模型及计算机绘图方法749
第二节 分配曲线的数学模型758
第三节 颗粒在跳汰床层中分布形态及数学模型研究767
第七章 选煤过程优化计算779
第一节 重选流程的优化计算779
第二节 原煤入选方案比较782
第八篇 选煤厂产品脱水新技术789
第一章 概述789
第二章 产品中水分的赋存形态791
第一节 水分的赋存形态791
第二节 物料性质对脱水的影响793
第三节 选煤厂脱水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795
第三章 重力脱水797
第一节 脱水斗式提升机797
第二节 脱水仓805
第三节 脱水筛807
第一节 概述821
第四章 离心脱水821
第二节 过滤式离心脱水机823
第三节 沉降式离心脱水机846
第四节 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852
第五章 真空过滤脱水858
第一节 概述858
第二节 圆盘式真空过滤机859
第三节 圆筒型真空过滤机870
第四节 水平胶带式真空过滤机879
第五节 过滤系统及辅助设备882
第六节 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886
第七节 真空过滤机的安装、操作和维护要点887
第八节 加压过滤机888
第一节 概述899
第二节 厢式压滤机899
第六章 压滤脱水899
第三节 隔膜式快速压滤机906
第四节 带式压滤机908
第五节 QXM(A)Z—200型全自动精煤压滤机914
第六节 XMZ1050/2000大型自动压滤机920
第七节 XAZG500/1500—U型自动压滤机923
第一节 概述926
第二节 化学助滤剂926
第七章 助滤剂926
第一节 概述929
第二节 滤布的分类929
第八章 滤布的选择方法及适用范围929
第三节 滤布的特性931
第四节 滤布的选择方法934
第五节 常用国产滤布的适用范围937
第九章 热力干燥941
第一节 概述941
第二节 干燥过程942
第三节 干燥机945
第四节 辅助设备966
第五节 干燥机工作的主要指标978
第六节 防冻措施及防冻剂978
第九篇 煤泥水处理新技术983
第一章 概述983
第二章 水力分级984
第一节 水力分级原理984
第二节 水力分级设施(设备)985
第三节 水力分级设备的工作指标和影响因素987
第一节 工作原理990
第二节 浓缩澄清设施(设备)990
第三章 浓缩澄清990
第三节 澄清浓缩设备的工作指标和影响因素995
第四章 煤泥絮凝997
第一节 絮凝剂的种类和作用997
第二节 絮凝剂的配制、贮存和使用998
第三节 影响絮凝剂使用效果的因素998
第五章 煤泥水系统1000
第一节 煤泥水流程1000
第二节 煤泥水管理1002
第十篇 选煤厂破碎和筛分新技术1005
第一章 概述1005
第二章 筛分机1012
第三章 筛分机工作效果和影响因素1031
第四章 筛分机的使用和维护1036
第五章 破碎机1039
第六章 破碎机工作效果和影响因素1050
第七章 破碎机的使用和维护1052
第四卷1055
第十一篇 常用选煤设备选型设计1055
第一章 选煤设备选型设计的原则1055
第一节 设备选型的原则1055
第二节 设备生产能力的确定1055
第三节 设备选型不均衡系数K值的确定1056
第二章 筛分设备的选型设计1057
第一节 筛分设备的选型设计1057
第二节 筛分机生产能力的计算1059
第一节 破碎设备的选型设计1062
第三章 破碎设备的选型设计1062
第二节 破碎机台数的计算1065
第四章 分选设备的选型设计1066
第一节 跳汰机1066
第二节 浮选机1067
第三节 搅拌桶和矿浆准备器的计算1069
第五章 脱水设备的选型设计1071
第一节 离心脱水机1071
第二节 真空过滤机1072
第三节 压滤机1073
第六章 煤泥水沉淀和浓缩设备的选型设计1075
第一节 粗煤泥回收设备的计算1075
第二节 煤泥水澄清设备的计算1076
第七章 辅助设备的选型设计1079
第一节 输送机的选型计算1079
第二节 给煤机选型与计算1084
第三节 泵和风机的选型与计算1085
第一章 分选设备1091
第一节 跳汰机1091
第十二篇 选煤厂机械设备安装使用与维护1091
第二节 重介质分选设备1106
第三节 浮选设备1114
第四节 磁选机1124
第五节 干法分选机1127
第二章 破碎设备1131
第一节 强力分级破碎机1131
第二节 齿辊破碎机1138
第三节 锤式破碎机1143
第四节 反击式破碎机1145
第五节 颚式破碎机1148
第六节 选择性破碎机1150
第三章 筛分设备1154
第一节 筛分机械类型1154
第二节 振动筛及其工作原理1155
第三节 振动筛结构及特点1159
第四节 振动筛筛箱和筛面1170
第五节 振动筛安装与维护1173
第四章 脱水设备1177
第一节 离心脱水机1177
第二节 过滤机1195
第三节 压滤机1205
第四节 干燥机1212
第五节 浓缩机1218
第五章 运输设备1231
第一节 带式输送机1231
第二节 刮板输送机1257
第三节 斗式提升机1264
第四节 螺旋输送机1272
第六章 其他设备1278
第一节 给料机1278
第二节 采样机1286
第三节 除铁器1290
第十三篇 选煤厂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与维护1295
第一章 选煤厂供电的基本知识1295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1295
第二节 电力负荷的分级1297
第三节 选煤厂供电的特点及要求1297
第二章 选煤厂变电所1299
第一节 概述1299
第二节 变电所的主要电气设备1300
第三节 变电所的主接线图1304
第四节 变电所操作与运行维护1310
第三章 选煤厂输配电线路1314
第一节 架空线路1314
第二节 电缆线路1317
第三节 室内配线1320
第四节 导线和电缆的选择1321
第四章 雷电防护与电气接地1328
第一节 雷电防护1328
第二节 电气接地1336
第五章 电气安全常识1341
第一节 电气事故1341
第二节 选煤厂电气安全规程1344
第一章 胶带输送机1347
第一节 胶带输送机的构造1347
第十四篇 选煤厂辅助设备1347
第二节 胶带输送机的使用和维修1354
第二章 斗式提升机1357
第一节 脱水斗式提升机的构造1357
第二节 脱水斗式提升机的使用和维修1360
第三章 刮板输送机1362
第一节 圆环链刮板输送机的构造1362
第二节 圆环链刮板输送机的使用1364
第四章 给料机1367
第一节 电磁振动给料机1367
第二节 惯性振动给料机1368
第三节 其他型式的给料机1370
第四节 电磁振动给料机的维护1372
第五章 离心式水泵和渣浆泵1374
第一节 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1374
第二节 离心式水泵的分类1375
第三节 单级单吸悬臂离心式清水泵(以BA型水泵为例)1375
第四节 单级双吸离心式水泵(以SH型水泵为例)1377
第五节 D型离心式水泵1378
第六节 渣浆泵(砂泵)1379
第七节 离心式水泵的使用1381
第六章 离心式鼓风机1385
第一节 离心式鼓风机的结构1385
第二节 离心式鼓风机的调节1386
第三节 防止鼓风机不稳定运转的方法1387
第四节 离心式鼓风机的运转和维护1387
第七章 水环式真空泵及压风机1390
第一节 单作用水环式真空泵1390
第二节 双作用水环式真空泵1392
第三节 真空泵的运转和维护1394
第十五篇 选煤厂煤泥管道输送系统与设备1399
第一章 概述1399
第二章 MNS煤泥管道输送工艺1402
第三章 MNS煤泥管道输送系统设备1404
第一节 MNS煤泥管道输送系统设备使用概况1404
第二节 MNS煤泥管道输送系统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1406
第四章 MNS煤泥管道输送系统的技术特点与指标1410
第十六篇 选煤厂技术检查1413
第一章 选煤厂生产检查1413
第五卷1413
第二章 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1420
第三章 选煤厂工艺流程检查1455
第四章 技术检查计划的制定1459
第五章 技术检查资料的整理和计算1461
第一章 自动测控系统1467
第一节 跳汰机自动控制1467
第十七篇 选煤厂自动化与计算机的应用1467
第二节 末煤重介分选系统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测控系统1475
第三节 浮选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测控系统1480
第四节 耙式浓缩机溢流水浊度自动测控系统1483
第五节 真空过滤机液位自动调节系统1488
第二章 自动化传感仪器及装置1490
第一节 电容、压力式料(液)位计1490
第二节 电感式磁性物含量测量仪1493
第三节 智能测灰仪1496
第四节 超声流量计1499
第五节 煤炭发热量在线自动快速测量装置1502
第六节 胶带输送机电子监测保护装置1504
第七节 电控液动执行机构1508
第三章 计算机在选煤厂控制及管理中的应用1512
第一节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选煤厂集中控制中的应用1512
第二节 工业微型计算机(工业型CS)在选煤厂监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1513
第三节 微型计算机(MCS)在选煤厂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1514
第四节 计算机在选煤厂集控及管理中的应用1516
第五节 计算机在芦岭矿选煤厂集控和管理中的应用1517
第六节 计算机在兴隆庄矿选煤厂监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1520
第七节 智能I/O分布站控制系统1524
第一章 绪论1529
第一节 引言1529
第十八篇 选煤控制系统的智能计算模型1529
第二节 智能主体Agent1530
第三节 智能计算1531
第四节 智能控制与Agent1534
第五节 跳汰选煤理论与实践1537
第六节 CIMS与e制造1540
第七节 本篇探讨的问题1541
第二章 Agent的结构与面向Agent的方法1544
第一节 Agent及其特征1544
第二节 Agent结构模型1545
第三节 Agent的角色1547
第四节 Agent知识表达与推理1548
第五节 Agent对象通信1549
第六节 Agent计算原理1551
第七节 多Agent智能系统实现方法1554
第八节 小结1557
第三章 面向Agent的跳汰工艺过程总体计算框架1559
第一节 跳汰选煤过程描述1559
第二节 多Agent计算的参考框架1564
第三节 面向多Agent的跳汰选煤智能计算框架1565
第四节 Agent的协作关系1569
第五节 小结1572
第四章 粒群特性分析模型1573
第一节 原煤可选性分析1573
第二节 跳汰制度描述1577
第三节 分选效果检查1579
第四节 粒群特性分析1581
第五节 小结1584
第五章 面向Agent的智能控制模型1585
第一节 床层状态Agent1585
第二节 入料控制Agent1587
第三节 跳汰强度控制Agent1589
第四节 排料控制Agent1593
第五节 小结1595
第六章 Agent的管理与通信1596
第一节 Agent服务器1596
第二节 Agent状态调度1598
第三节 Agent通信1601
第四节 多Agent协调与组织1606
第五节 小结1612
第七章 总结1613
第一章 绪论1617
第一节 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1617
第十九篇 选煤厂技术管理1617
第二节 选煤厂技术管理1619
第三节 研究选煤厂技术管理的基本方法1619
第二章 选煤厂信息管理1623
第一节 概述1623
第二节 选煤厂的信息组成1628
第三节 选煤厂的信息管理1629
第四节 管理信息系统1636
第三章 选煤厂生产效果的分析1645
第一节 概述1645
第二节 重选分选效果的评定和预测1649
第三节 浮选分选效果的评定和预测1722
第四章 选煤厂生产系统的优化1746
第一节 选煤厂生产系统优化的重要性1746
第二节 最大产率原则1747
第三节 最大经济效益原则1752
第四节 主、再选的最佳配合问题1754
第五节 选煤厂生产系统的优化1758
第一节 产品质量的概念1771
第五章 选煤厂质量管理1771
第二节 煤炭产品质量标准1771
第六卷1771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1790
第四节 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1794
第五节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1795
第六章 选煤厂生产经营情况分析1829
第一节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1829
第二节 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分析1835
第三节 人员系统分析1837
第四节 机械系统分析1838
第五节 工艺流程、产品结构和分选指标分析1838
第六节 技术和工艺水平分析1841
第七节 月综合资料分析实例1842
第八节 选煤厂节电和节水1858
第九节 选煤厂环境保护1860
第十节 选煤厂资源综合利用1864
第一章 选煤厂环境管理1869
第一节 环境管理概述1869
第二十篇 选煤厂环境污染与防治及废物利用1869
第二节 选煤厂环境规划1872
第三节 环境统计1876
第四节 企业环境监测1880
第五节 建设和设计中的环境管理1882
第六节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1885
第七节 企业环境管理规章制度1887
第一节 选煤厂废水的形成1890
第二节 选煤厂煤泥水的性质1890
第二章 选煤厂废水污染及防治1890
第三节 选煤厂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894
第四节 煤泥水处理与循环使用1895
第三章 选煤厂大气污染及防治1916
第一节 防治粉尘和烟尘污染的措施1916
第二节 空气净化装置1918
第三节 有害气体处理的基本方法1935
第四章 选煤厂噪声污染及控制1939
第一节 选煤厂噪声污染与危害1939
第二节 选煤厂噪声控制1946
第五章 选煤厂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利用1951
第一节 矸石山对环境的危害及矸石山自燃的防治措施1951
第二节 煤矸石的处理与利用1955
第二十一篇 相关国内外标准规范1961
1 有关标准名称及代号1961
2 中国煤炭分类1962
3 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1968
4 《选煤厂安全规程》(节选)1973
5 《选煤厂工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节选)1977
第二十二篇 附录2003
附录一 有关管理文件2003
附录二 常用数表2042
附录三 常见标准筛制2059
附录四 机械设备通用部分安装质量标准(摘要)2062
附录五 《选煤厂工人技术操作规程》(试行)(节选)2072
附录六 《选煤厂安全规程》(节选)2074
附录七 《选煤厂机电设备完好标准》2078
附录八 标准正态分布表2107
附录九 x2分布2109
附录十 t分布表2111
附录十一 F分布表2114
附录十二 相关系数表Ra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