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核医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简明核医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513133.jpg)
- 潘中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781071595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88页
- 主题词:原子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明核医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3
第一章 放射性核素和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3
第一节 元素、核素、同位素和放射性核素3
第二节 核衰变和放射性活度单位3
一、核衰变方式3
二、核衰变规律4
三、放射性活度单位4
第三节 核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
二、γ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6
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6
一、电离辐射的原发作用6
二、电离辐射的继发作用7
第五节 核医学常用的电离辐射量8
一、吸收剂量8
二、剂量当量8
三、照射量8
第二章 核医学总论9
第一节 核医学的内容9
第二节 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9
一、诊断核医学的基本原理9
二、治疗核医学的基本原理10
第三节 核医学的必备条件10
一、放射性药物10
二、放射性试剂12
三、接触治疗放射源12
四、核医学仪器13
五、辐射安全保证15
第四节 核医学的发展和现状17
第三章 放射性核素显像和非显像检查法20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基本原理20
第二节 显像剂选择性聚集的机制和影响因素20
一、基本机制20
二、影响选择性聚集的因素23
第三节 显像的种类和方式23
一、显像的种类23
二、显像的方式24
第四节 影像阅读方法26
一、影像的方位26
二、影像的显示顺序26
三、顺序阅片26
四、阅读异常病灶27
五、分析和结论28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28
一、优点28
二、缺点28
第六节 非显像检查法29
第四章 体外放射配体结合分析30
第一节 放射免疫分析30
一、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30
二、必备条件32
三、质量控制32
四、常用检测项目33
第二节 其他放射配体结合分析37
一、竞争性蛋白质结合分析法37
二、放射受体分析法37
三、免疫放射分析法37
第三节 非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38
一、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38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38
三、酶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38
第二部分 诊断核医学41
第五章 内分泌腺功能测定和显像41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测定和自身抗体检测41
一、指标和方法41
二、甲亢诊断、指导用药和疗效观察45
三、甲减诊断和治疗药量监测47
第二节 甲状腺显像48
一、方法48
二、异位甲状腺诊断48
三、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49
四、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诊断50
五、甲状腺癌转移灶探测和分型50
六、甲状腺大小和重量估算51
第三节 甲状旁腺显像51
一、方法51
二、甲状旁腺腺瘤诊断和定位52
第四节 富肾上腺素能受体组织显像52
一、方法52
二、嗜铬细胞瘤定位52
三、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探测53
四、交感神经节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诊断53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显像53
一、方法53
二、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增生鉴别诊断和定侧54
三、探寻皮质醇增多症术后复发病灶54
四、肾上腺皮质移植后存活性和功能监测54
第六章 脑显像56
第一节 局部脑血流显像56
一、方法56
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内低灌注状态探测58
三、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58
四、难治性癫癎致癎灶探测和定位59
五、老年痴呆病因诊断60
六、脑功能性损伤探测60
第二节 局部脑葡萄糖代谢显像61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造影61
一、方法61
二、脑死亡确诊62
第四节 脑池显像63
一、方法63
二、交通性脑积水诊断63
三、脑脊液漏诊断64
第七章 心肌显像和心室功能测定65
第一节 方法65
一、心肌灌注显像65
二、门控心室显像和心室功能测定69
三、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70
第二节 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危险度分层71
一、诊断71
二、危险度分层和预后72
第三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危险度评估73
一、急性心肌梗死诊断73
二、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危险度判断73
三、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74
第四节 心肌存活性估测74
一、心肌灌注显像硝酸甘油介入试验74
二、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74
第五节 心肌血运重建术和溶栓疗效观察76
一、心肌血运重建术76
二、溶栓治疗77
第六节 心功能测定77
第八章 肺和下肢深静脉显像78
第一节 方法78
一、肺灌注显像78
二、肺通气显像80
三、放射性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80
第二节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疗效观察81
一、急性肺栓塞的诊断81
二、急性肺栓塞病情观察83
三、溶栓治疗监测83
第三节 肺癌手术选择和术前预测术后残留肺功能83
第九章 肝胆和消化道显像及呼气试验86
第一节 肝血池显像86
一、方法86
二、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86
第二节 肝胆显像86
一、方法86
二、新生儿黄疸鉴别诊断87
第三节 异位胃黏膜显像88
第四节 肠道出血显像89
第五节 胃肠运动功能显像90
第六节 尿素呼气试验90
一、方法90
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91
第十章 泌尿生殖系显像和功能测定92
第一节 肾动态显像和GFR、ERPF测定92
一、方法92
二、急性肾动脉栓塞诊断93
三、单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筛选93
四、总肾和分肾功能测定94
五、诊断尿路梗阻和与单纯扩张鉴别95
六、急性尿路梗阻时肾功能判断96
七、小儿肾积水残留肾功能判断96
八、肾移植后监测96
第二节 肾图检查98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膀胱显像和肾静态显像98
一、方法98
二、小儿返流性肾盂肾炎诊断99
三、肾畸形诊断100
第四节 阴囊显像100
一、方法100
二、急性阴囊疼痛鉴别诊断100
第五节 子宫输卵管显像101
第十一章 肿瘤和炎症显像102
第一节 18F-FDG肿瘤显像102
一、方法102
二、肿物良恶性鉴别103
三、隐蔽性肿瘤探测105
四、转移灶探测和对治疗方案的影响105
五、疗效判断108
六、复发与瘢痕和坏死鉴别109
七、原发肿瘤探寻110
第二节 单光子肿瘤显像111
一、67Ga显像111
二、99Tcm(V)-DMSA显像111
三、99Tcm-MIBI和201TlCl显像111
第三节 炎症显像113
第十二章 骨显像114
第一节 方法114
一、全身和局部骨显像114
二、三时相骨显像115
第二节 骨转移瘤探测和鉴别诊断116
一、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病理生理基础和优势116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116
第三节 骨转移瘤治疗后骨显像随访和疗效观察120
一、随访所见120
二、骨显像随访方案121
第四节 其他骨痛的病因诊断121
一、细小骨折和应力性骨折121
二、慢性下腰痛122
三、假体松动与感染122
四、缺血性骨坏死122
五、代谢性骨病122
第五节 急性骨髓炎与软组织蜂窝组织炎鉴别124
第六节 骨移植后成活性监测124
第十三章 血液和淋巴系统显像125
第一节 脾显像125
一、方法125
二、副脾探测125
第二节 淋巴引流显像125
一、方法125
二、肢体淋巴水肿分类126
三、乳糜外溢定位126
第三部分 治疗核医学131
第十四章 131Ⅰ治疗甲状腺疾病131
第一节 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131
一、治疗原理132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32
三、治疗方法132
四、疗效133
五、副反应和并发症135
六、131Ⅰ、ATD和手术治疗GD的比较136
七、辐射卫生防护136
第二节 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甲亢137
第三节 其他甲状腺良性疾病137
一、碘致甲亢137
二、甲状腺肿大伴明显压迫症状137
三、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弥漫性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无压迫症状138
第四节 分化型甲状腺癌138
一、用131Ⅰ消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138
二、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和复发灶139
三、辐射卫生防护140
第十五章 放射性药物治疗骨转移瘤所致骨痛142
一、放射性药物及其治疗原理142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43
三、治疗方法143
四、疗效143
五、副反应144
六、各种放射性药物的实用性比较144
七、辐射卫生防护145
第十六章 131Ⅰ-MIBG治疗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肿瘤146
一、适应证146
二、治疗方法146
三、疗效146
四、副反应146
五、辐射卫生防护146
第十七章 32P治疗血液病147
第一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47
一、诊断要点147
二、鉴别诊断147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148
四、治疗方法148
五、疗效148
六、并发骨髓纤维化和白血病问题148
第二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49
第十八章 放射性药物介入治疗150
第一节 腔内治疗150
一、腹膜恶性病变和癌性腹水150
二、胸膜恶性病变和癌性胸腔积液151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血友病性关节炎151
四、颅咽管囊肿和颌骨囊肿152
第二节 实体瘤瘤内注入治疗153
第三节 动脉内介入治疗肝癌153
第十九章 β源接触治疗154
第一节 皮肤血管瘤154
一、皮肤血管瘤类型154
二、治疗原理155
三、适应证155
四、治疗方法和正常的皮肤反应155
五、疗效和副反应155
六、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156
第二节 其他皮肤疾病156
一、病理性瘢痕156
二、寻常疣和跖疣157
三、慢性湿疹157
四、神经性皮炎157
五、尖锐湿疣157
六、寻常痤疮157
七、带状疱疹157
八、酒渣鼻、外阴白色病变和腋臭157
第三节 外眼疾病158
一、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158
二、春季结膜炎158
三、翳状胬肉158
四、角膜移植后新生血管158
第四节 前列腺增生症158
一、原理和方法158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59
三、疗效和副反应159
第四部分 进展163
第二十章 研究中的核医学诊治方法163
第一节 核医学发展的动力和基石163
一、核技术与其他医学先进理论和技术相结合是核医学发展的动力163
二、放射性药物和核医学仪器是核医学发展的基石163
第二节 当今诊断核医学的研究热点164
一、分子显像164
二、肿瘤显像167
三、血管壁粥样硬化斑块显像169
第三节 治疗核医学的研究现状和趋向170
一、分子水平的靶向核素治疗170
二、冠状动脉内接触照射防治再狭窄170
附录一 核医学课时安排建议171
附录二 进一步阅读书刊目录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