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 汪青松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3402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一 朱小蔓1

第一章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1

第一节 科学与人文的内涵1

一、科学与人文的基本涵义2

二、狭义上的科学与人文是“两种学科”3

序二 陈贤忠5

三、广义上的科学与人文是“两种文化”7

第二节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9

一、狭义上的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学科的区别9

二、广义上的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文化的联系11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的功能13

一、探索自然与社会的奥秘14

二、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17

三、解决社会与自然的问题23

第二章 科学历程与人文历史34

第一节 古代科学与人文的共生34

一、人类关注自身与人文的产生35

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科学的萌发39

三、古代朴素式科学人文观43

第二节 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分离47

一、科学革命与科学地位的提升47

二、近代工业的兴起与科学的发展52

三、非协调发展与科学人文的对立56

四、近代机械式科学人文观60

第三节 现当代科学与人文的交融62

一、科学与人文互补关系的发现63

二、当代人类的理性追求67

三、现当代系统式科学人文观70

第三章 科学思维与人文思想75

第一节 哲学与数学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思想76

一、哲学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思想76

二、数学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思想85

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科学思维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思想96

一、自然科学的科学思维96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文思想104

第三节 自然科学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思维109

一、自然科学的人文思想109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思维113

第一节 科学方法的涵义与内容120

第四章 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120

一、科学方法的内涵121

二、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123

第二节 人文方法的内涵与类别126

一、人文方法的内涵126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128

第三节 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综合运用133

一、定量与定性的互补133

二、归纳与演绎的结合136

三、实证与思辨的统一138

第五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141

一、质疑探究的精神142

第一节 科学发展中的科学精神142

二、追求真理的信念148

三、求真务实的作风151

第二节 人文历史中的人文精神155

一、对自然的关注155

二、对社会的关心159

三、对人类的关怀163

第三节 真善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168

一、科学与人文的求真精神169

二、科学与人文的求善精神174

三、科学与人文的求美精神179

第六章 科学创新与人文创新186

一、原始创新187

第一节 自然科学中的创新187

二、集成创新192

三、模仿创新199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创新205

一、视角创新205

二、资料创新209

三、方法创新211

第三节 科学创新与人文创新的互动213

一、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213

二、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217

第七章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224

第一节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224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概念225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特征231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作用235

第二节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241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241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区别245

第三节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意义248

一、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知识融合249

二、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能力互补253

三、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素质优化257

第八章 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263

第一节 科学教育与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263

一、科学素质的内涵264

二、科学素质的培养与大学生成才269

三、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方法272

第二节 人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276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276

二、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大学生成人280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方式285

第三节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292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292

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296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300

附录:专家关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鉴定意见305

后记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