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圣经批评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梁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4505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圣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圣经批评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西方圣经批评概览1
第一节 西方圣经批评繁盛的缘由1
一、圣经文本缘由2
二、社会历史缘由4
三、阐释主体缘由6
四、“高级批评”繁盛之缘由7
五、圣经批评与文明进步10
第二节 西方圣经批评衍变的脉络11
一、古代(约公元前5世纪末至公元4世纪)12
二、中世纪(约公元5至13世纪)16
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约14至16世纪)19
四、近代(约17至19世纪)22
五、现当代(20世纪)27
第三节 西方圣经批评的理论特征30
一、释经学的一般原理30
二、方法论述要35
三、圣经学者对意义的寻求40
第一章 西方圣经文学批评史略45
第一节 西方圣经文学批评的开端——18世纪中期以前47
第二节 历史批评的繁荣——18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58
一、来源批评59
二、形式批评71
三、编修批评80
四、文学批评的细流85
第三节 杂语的时代——20世纪中期以后90
一、结构主义批评92
二、叙事学批评95
三、读者反应批评103
四、后殖民主义批评107
五、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11
六、其他批评方法115
一、综合研究121
第四节 圣经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121
二、具体作家作品与圣经关系研究127
小结133
第二章 阐释学与圣经研究137
第一节 阐释学与圣经的姻缘138
一、阐释的缘由138
1.圣经的形成138
2.圣经内容的复杂性及其解释139
二、古代释经学141
1.字面意义解经143
2.超字面意义解经145
第二节 走出家园的近现代阐释学——圣经的近现代(保罗·利科之前)哲学阐释学处境152
1.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152
2.狄尔泰的阐释哲学155
3.海德格尔的存在阐释学156
4.伽达默尔的阐释学159
5.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阐释学164
第三节 阐释学的回归——保罗·利科的哲学阐释学和圣经阐释学思想166
一、本文阐释理论167
1.话语和语言167
2.本文作为作品的话语169
3.本文世界172
4.利科本文阐释学的独特意义173
二、圣经阐释学与哲学阐释学的辩证互动思想176
1.圣经的话语形式177
2.演说与写作178
3.新存在和本文世界180
4.圣经信仰的阐释学组成181
第四节 哲学阐释学影响下的当代圣经阐释学182
1.布尔特曼的“非神话”运动183
2.弗希、艾伯林等的“新阐释学”运动184
3.方克的圣经阐释理论186
4.特雷西的圣经阐释理论187
小结192
第三章 形式批评与圣经研究197
第一节 源头:类型意识和形式感知199
一、希伯来诗歌类型202
二、平行体203
第二节 经典的圣经形式批评206
一、经典形式批评的兴起206
二、概览和述评209
三、类型之于形式213
四、形式批评的方法和范畴217
1.确立并分析文学单元218
2.判定文学类型219
3.分析文本背景221
4.推测写作意图222
第三节 “超越形式批评”226
一、修辞批评228
1.修辞:言说的艺术231
2.圣经修辞批评模型235
二、结构主义批评244
1.结构:一种叙事模式247
2.结构:一种关系模型250
小结257
第四章 社会学批评与《旧约》研究261
第一节 社会学批评与圣经研究264
一、圣经社会学批评与文学社会学265
二、历史基础和哲学基础268
三、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271
1.斯宾塞272
2.马克思272
3.韦伯273
4.涂尔干274
四、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275
1.民族学276
2.社会人类学277
3.考古学278
五、社会文化模式研究279
1.冲突传统与结构功能传统279
2.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280
3.唯心主义观点与唯物主义观点282
第二节 《旧约》社会学批评的历史与成就283
一、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述284
二、20世纪下半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述289
1.以色列的起源和国家的形成294
三、《旧约》社会学批评关注的主要问题294
2.以色列君主制的出现295
3.古代以色列的先知和预言295
4.启示文学出现的原因296
5.律法和智慧文学的起源297
四、《旧约》社会学批评的意义297
第三节 《旧约》社会学批评实践——从社会学批评角度看先知文学中的先知群像302
一、先知的社会身份和宗教使命303
1.神圣启示者304
2.政治参与者305
3.民族守望者306
二、先知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主张308
三、先知的社会作用和人格精神312
小结316
第五章 女性主义诠释学321
第一节 女性主义诠释学的发展过程321
一、女性主义诠释学兴起的背景321
二、《妇女圣经》与女性主义诠释学的兴起323
三、女性主义诠释学的发展阶段325
第二节 女性主义诠释学的基本方法331
一、以女性经验为基本原则332
二、诠释方法337
1.菲奥伦查的四重批判策略与历史重构338
2.路瑟的“先知—弥赛亚传统”与性别歧视批判的相互关联342
3.特丽波的“非父权化诠释学”及“性别修辞批判”344
4.其他女性主义诠释学方法348
第三节 女性主义诠释学的基本主题349
一、质疑父权制传统下圣经妇女的男性叙述351
1.女性的消隐351
2.女人的恐怖故事355
二、建构女性视野下的圣经解读360
1.为夏娃解咒361
2.母性上帝与智慧女神365
3.耶稣与妇女367
小结——女性主义诠释学的意义371
第六章 弗莱与圣经文学研究375
第一节 影响:被忽略的布莱克377
一、圣经文学范例380
二、幻想主义诗学382
三、灵知主义倾向384
第二节 方法:别眼相看神话原型批评389
一、圣经:原型批评的理论起点390
二、原型与圣经393
1.《启示录》:建构神启意象的基本规则394
3.类比意象的区分:“雅各之梯”的思维模式396
2.地狱、冥界:魔怪意象的标志性处所396
三、原型叙述结构:雅各之梯与复活之神397
四、百科全书样式与总解批评402
第三节 实践:里程碑式的圣经文学研究著作404
一、神话404
二、意象与隐喻409
三、类型学413
1.创世414
3.律法415
4.智慧415
2.变革415
5.预言416
6.福音416
7.启示416
四、语言418
1.语言创世419
2.三种语言模式420
3.语言的多义性与一致性422
小结423
主要参考书目426
后记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