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0490597.jpg)
- 本书编委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5925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582页
- 主题词:行政法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行政诉讼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1
二、学习和研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理论指针和基本方法2
三、学习和研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意义4
四、本书的体系和结构6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7
第一节 行政法与行政法学7
一、行政的概念和特征7
二、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10
三、行政法的历史发展16
四、行政法学20
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22
一、行政法渊源的概念和特征22
二、我国行政法的渊源23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26
一、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26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27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29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客体、特征与变动30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34
第一节 概述34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意义34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体系35
第二节 依法行政原则36
一、职权法定37
二、法律优先38
三、法律保留38
第三节 行政合理性原则39
一、比例原则40
二、平等对待41
第四节 程序正当原则42
一、行政公开42
二、程序公正44
三、公众参与45
第五节 诚信原则46
一、诚实守信46
二、信赖保护47
第六节 高效便民原则48
一、高效原则49
二、便民原则50
第七节 监督与救济原则50
一、监督原则51
二、救济原则51
第三章 行政组织法53
第一节 概述53
一、公共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53
二、行政组织法的界定56
三、行政组织法的分类58
四、行政组织法的地位与功能59
五、行政组织法的历史沿革60
第二节 行政组织法律制度61
一、行政职能设置62
二、政府间的关系64
三、社会行政组织制度67
四、行政编制制度69
第三节 行政主体73
一、行政主体的界定73
二、行政主体的类型75
三、行政主体资格的认定76
四、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76
第四章 公务员法79
第一节 概述79
一、公务员79
二、公务员法80
三、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81
四、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84
第二节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86
一、公务员的义务86
二、公务员的权利87
第三节 公务员的进入与退出机制89
一、公务员的录用89
二、公务员的职务任免91
三、公务员的退出机制94
第四节 公务员的激励机制95
一、公务员的物质保障95
二、公务员的考核97
三、公务员的奖励98
四、公务员的责任98
五、公务员的职务升降101
第五章 行政行为概述103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念与分类103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103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106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113
一、行政行为主体合法113
二、行政行为权限合法115
三、行政行为内容合法115
四、行政行为程序合法117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效力119
一、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119
二、行政行为的生效122
三、行政行为的失效125
第六章 行政立法131
第一节 行政立法概述131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131
二、行政立法的分类133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程序136
一、编制立法工作计划136
二、起草137
三、征求和听取意见138
四、审查139
五、决定与公布140
第三节 行政立法的效力141
一、行政立法的效力范围141
二、行政立法的生效与失效143
三、对行政立法的监督145
第四节 行政规范性文件148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含义148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种类149
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150
第七章 授益行政行为153
第一节 行政给付153
一、行政给付与福利行政153
二、行政给付的概念和特征155
三、行政给付的形式与制度156
第二节 行政许可158
一、行政许可及立法158
二、行政许可事项及其设定160
三、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165
四、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168
五、行政许可的特别程序173
六、行政许可的其他规定179
第八章 负担行政行为184
第一节 行政处罚184
一、行政处罚及立法184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187
三、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188
四、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191
五、行政处罚的程序193
第二节 行政征收和征用196
一、行政征收196
二、行政征用201
三、行政征收和征用的基本原则203
第三节 行政强制205
一、行政强制措施205
二、行政强制执行212
三、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222
第九章 行政机关的其他行为226
第一节 行政规划226
一、行政规划的概念与特征226
二、行政规划的功能227
三、行政规划的类型与适用范围229
四、行政规划的确定与实施230
第二节 行政指导232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232
二、行政指导的功能和构成233
三、行政指导的依据与分类236
四、行政指导的程序239
第三节 行政协议241
一、行政协议的概念与特征241
二、行政协议的功能与分类242
三、行政协议的权利与义务243
四、行政协议的订立与实施244
第四节 行政确认247
一、行政确认的概念与特征247
二、行政确认的分类248
三、行政确认的原则249
四、行政确认制度250
第五节 行政调查252
一、行政调查的概念和特征252
二、行政调查的分类253
三、行政调查的原则255
四、行政调查程序256
第六节 行政检查257
一、行政检查的概念与特征257
二、行政检查的分类258
三、行政检查的原则259
四、行政检查程序260
第十章 行政司法262
第一节 行政司法概述262
一、行政司法的含义与特征262
二、国外行政司法的历史发展264
三、发展和完善我国行政司法制度的意义269
第二节 行政司法的主要形式271
一、行政裁决271
二、行政仲裁272
三、行政调解275
第三节 专门行政裁判制度276
一、专门行政裁判机构277
二、专门行政裁判的受案范围277
三、专门行政裁判的程序278
第十一章 行政应急280
第一节 行政应急概述280
一、行政应急的概念与特征280
二、行政应急法制的特点与功能281
三、行政应急行为的构成要素283
四、行政应急性原则284
五、行政应急行为的设定和分类286
六、行政应急行为法治化的国际经验287
第二节 行政应急的实施290
一、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条件290
二、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主体291
三、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方式291
四、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程序291
五、实施行政应急行为的依据293
第三节 我国行政应急法制的完善294
一、行政应急行为的监督与救济的现状294
二、我国行政应急法制的完善路径295
第十二章 行政程序299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299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299
二、行政程序的类型301
三、行政程序的功能305
四、行政程序的原则306
五、行政程序法典化309
第二节 行政程序制度313
一、职权分离制度313
二、行政回避制度314
三、行政公开制度315
四、禁止单方接触制度316
五、行政听证制度317
六、证据排除制度318
七、说明理由制度319
八、案卷排他制度319
九、行政时效制度320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321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概念322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类型322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324
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326
第十三章 监督行政329
第一节 监督行政概述329
一、监督行政的概念329
二、监督行政的特征331
第二节 监督行政的类型332
一、政治监督332
二、社会监督334
三、国家机关监督335
第三节 行政机关的一般监督337
一、一般监督行政337
二、行政执法监督340
第四节 行政机关专门监督342
一、行政监察342
二、审计监督345
第十四章 行政复议349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349
一、行政复议的性质和特征349
二、行政复议的组织和功能351
三、行政复议的原则353
四、行政复议的参加人355
第二节 行政复议的范围357
一、可申请复议的范围357
二、请求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359
三、不能申请复议的范围360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申请和受理363
一、行政复议的申请363
二、行政复议的受理367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审理和决定370
一、行政复议的审理370
二、行政复议决定374
第十五章 国家赔偿与补偿379
第一节 国家赔偿概述379
一、国家赔偿与国家赔偿法379
二、国家赔偿法的历史发展379
三、国家赔偿责任381
第二节 行政赔偿384
一、行政赔偿的内涵384
二、行政赔偿的范围387
三、行政赔偿的程序389
第三节 司法赔偿390
一、司法赔偿的内涵390
二、司法赔偿的范围392
三、司法赔偿的程序393
第四节 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和费用395
一、国家赔偿的方式395
二、国家赔偿的标准396
三、国家赔偿的费用397
第五节 国家补偿398
一、国家补偿的内涵398
二、国家补偿的分类和标准399
第十六章 行政诉讼403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问题403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403
二、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的关系405
三、行政诉讼的历史发展408
四、行政诉讼的目的与功能415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原则418
一、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实行合法性审查的原则419
二、司法有限变更的原则420
三、司法最终裁决的原则421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423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423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423
二、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依据与标准423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设定方式425
四、行政诉讼受案范围427
第二节 行政诉讼管辖440
一、行政诉讼管辖概述440
二、级别管辖442
三、地域管辖445
四、移送管辖447
五、指定管辖447
六、管辖转移448
七、管辖异议448
第十八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450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450
一、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概念450
二、行政诉讼当事人450
三、行政诉讼代表人451
四、共同诉讼人452
第二节 行政诉讼原告454
一、行政诉讼原告概述454
二、行政诉讼原告的确认457
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转移459
第三节 行政诉讼被告460
一、行政诉讼被告概述460
二、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462
三、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转移464
第四节 行政诉讼第三人464
一、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464
二、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认465
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程序468
第十九章 行政诉讼证据469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概述469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点469
二、行政诉讼证据形式的分类及其特点471
三、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非法证据排除475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478
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及分类478
二、举证与证明责任480
三、举证时限487
四、法院收集证据的权力与义务490
第二十章 行政诉讼程序493
第一节 起诉与受理493
一、起诉493
二、受理497
三、撤诉500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一审程序503
一、普通程序503
二、简易程序506
第三节 行政诉讼二审程序507
一、行政诉讼二审程序概述507
二、上诉的提起与受理508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和裁判510
第四节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512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512
二、审判监督案件的审理程序516
第二十一章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518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概述518
一、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概念和特征518
二、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依据519
第二节 行政诉讼中的规范适用与规范冲突521
一、规范适用521
二、规范冲突与处理528
第二十二章 行政诉讼裁判与执行533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533
一、行政诉讼判决533
二、行政诉讼裁定538
三、行政诉讼决定539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执行539
一、行政诉讼中的执行539
二、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544
第二十三章 涉外行政诉讼549
第一节 涉外行政诉讼概述549
一、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549
二、涉外行政诉讼的特征549
第二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550
一、平等原则550
二、对等原则551
第三节 涉外行政诉讼的类型552
一、国际贸易行政案件552
二、反倾销、反补贴行政案件554
阅读文献559
人名译名对照表561
后记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