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碑登村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碑登村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0489418.jpg)
- 张纯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现代出版社
- ISBN:780028798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碑登村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第一章 自然环境33
第一节 地理位置33
第二节 地貌33
一、山峦33
二、河流34
三、沟谷34
四、山地35
第三节 气候35
一、气温35
二、降水36
三、积雪36
四、霜冻期36
第四节 自然资源37
一、土地资源37
二、水资源37
三、生物资源38
四、矿产资源39
五、沙石资源39
第五节 自然灾害39
一、水灾39
二、旱灾39
三、雹灾40
四、虫灾40
五、风灾40
六、冷冻灾害40
七、鼠灾40
第六节 物种消失41
一、已消失的物种41
二、濒临消失的物种41
第二章 行政沿革47
第一节 行政归属47
一、村名由来47
二、隶属关系演变48
第二节 行政设置48
一、碑登屯48
二、碑登村49
三、碑登农会49
四、碑登村公所49
五、碑登生产大队50
六、碑登大队革命委员会50
七、碑登村民委员会50
1945—2000年碑登历届行政负责人更迭表50
第三节 村政府工作纪略51
一、土地改革时期51
二、农业合作化时期51
三、人民公社时期52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54
五、改革开放时期56
第三章 农业61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61
一、私有制61
二、集体所有制61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2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63
一、基本农田范围、面积、地块63
二、基本农田保护等级63
三、保护措施63
四、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63
五、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与实施64
第三节 种植业64
一、农作物64
1950—2000年几个年度粮食生产表66
1970—1982年度全大队粮食分配情况表66
二、经济作物66
三、蔬菜67
四、补粮作物68
第四节 农业技术69
一、土壤改良69
二、良种推广69
三、化肥使用70
四、耕作技术70
五、农膜应用71
六、塑料大棚71
七、种植方法71
第四章 畜牧业75
第一节 畜禽种类与数量75
一、畜类75
二、禽类77
第二节 繁育与改良78
一、自然繁育78
二、选择繁育78
三、良种繁育79
第三节 饲养管理80
一、饲料80
二、圈舍81
三、管理82
第四节 疫病防治83
一、防疫管理83
二、防疫方法84
第五节 经营方式85
一、个体饲养85
二、集体饲养85
三、专业户饲养85
第五章 林业89
第一节 原始林的消失89
一、毁林开荒89
二、火烧毁林89
三、砍柴毁林90
四、专业采伐90
五、生产队采伐90
第二节 林地现状91
一、天然林91
二、人工林91
第三节 林权归属92
一、国有林92
二、集体林92
三、活立木转让92
四、自 留山92
五、“四荒”拍卖93
第四节 林业管理93
一、封山育林93
二、护林防火94
三、参后还林95
四、退耕还林95
第五节 林业经营96
一、木材加工96
二、林产品销售97
三、果树生产98
附录:果树土专家黄绍文98
第六章 人参103
第一节 园参103
一、技术引进103
二、品种与产量103
三、参地管理104
四、栽培管理105
五、四防管护107
六、园参加工109
七、科学研究110
第二节 林下参111
一、选地111
二、撒种112
三、管理112
第三节 缸参112
一、缸参栽培112
二、缸参管理113
附录1:大面积花荫棚人参栽培技术113
附录2:人参大户115
第七章 多种经营119
第一节 种植业119
一、中草药材119
二、水果121
三、家植山菜122
第二节 养殖业122
一、山蜂122
二、柞蚕123
三、林蛙124
四、家兔124
第三节 食用菌生产125
一、黑木耳125
二、蘑菇125
第八章 水利129
第一节 水利工程129
一、蓄水工程129
二、灌溉工程129
三、饮水工程130
第二节 河道管理132
一、疏通河道132
二、修石墙护岸坝132
三、建石笼坝133
四、植护岸林133
五、修河道133
第三节 防汛抗旱133
一、防汛抗旱组织133
二、防汛抗旱措施134
三、抗洪抢险134
第九章 商业137
第一节 商业体制137
一、个体商贩137
二、贸易商店137
三、合作商店137
四、代销商店138
五、个体商店138
第二节 商品供销138
一、商品供应138
二、商品销售139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140
一、预购140
二、派购140
三、有奖收购141
四、定点收购141
五、自由收购141
第四节 粮食购销142
一、粮食征购142
二、粮食返销143
三、粗细粮调剂143
第五节 集市贸易143
一、集市143
二、赶集143
第六节 交通服务144
一、垛子店144
二、大车店144
第十章 交通147
第一节 道路147
一、人行道147
二、大车道147
三、公路147
第二节 桥涵148
一、桥梁148
二、涵洞149
第三节 交通工具149
一、爬犁149
二、人力车150
三、畜力车150
四、自行车151
五、摩托车151
六、机动运输车152
第四节 道路养护152
一、村民养护152
二、道班养护153
第十一章 电力供应157
第一节 电力设施157
一、集体办电157
二、国家供电157
第二节 生产用电158
一、农村用电158
二、工厂用电159
第三节 生活用电159
一、照明用电159
二、餐饮用电160
三、清洁用电160
四、文化用电160
第四节 安全用电160
一、用电事故160
二、安全保障161
第十二章 教育165
第一节 学前教育165
一、家庭教育165
二、学前班教育166
第二节 学校教育166
一、非正规教育166
二、正规学校教育167
第三节 农民教育173
一、扫育173
二、科技培训173
附录:二户来农中174
第十三章 卫生医疗177
第一节 医疗体制177
一、民间医疗177
二、巡诊医疗178
三、大队诊所178
四、合作医疗178
五、个体诊所179
六、村级门诊部179
第二节 防疫保健180
一、地方病防治180
二、妇幼保健180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182
一、环境卫生183
二、家庭卫生183
三、饮食卫生184
四、个人卫生184
第十四章 人口189
第一节 人口状况189
一、阶段人口189
二、人口变动190
三、人口构成191
四、移民户人口统计193
第二节 计划生育194
一、计划生育政策194
二、计划生育组织195
三、计划生育基本情况196
第十五章 文化199
第一节 业余文化活动199
一、儿童少年活动199
二、中青年活动201
三、老年活动202
四、全民运动会202
第二节 宣传与广播203
一、标语宣传203
二、公示宣传203
三、广告宣传203
四、广播宣传203
第三节 报刊与图书204
一、订报读报用报评报204
二、刊物205
三、图书205
第四节 电影电视205
一、电影205
二、电视206
第五节 文化室建设206
附录:208
一、俚语集锦208
二、赵友才文艺作品选212
诗歌 喜迎香港回归212
我们是共产党员214
碑登,我热恋的故乡216
秧歌帽 新十二月218
表演唱 计划生育好处多220
第十六章 民兵225
第一节 组织建设225
1947—2000年历届民兵连长一览表226
第二节 民兵训练227
一、政治训练227
二、军事训练227
第三节 民兵作用228
一、维护社会治安228
二、支援前线229
三、修战备公路229
四、抗洪抢险229
五、参加生产建设229
第十七章 政党群团233
第一节 中共碑登村支部委员会233
一、村级组织233
二、党员状况234
第二节 群团组织235
一、妇女组织235
二、共青团碑登村(大队)总支委员会236
第十八章 民俗241
第一节 饮食起居241
一、饮食241
二、服饰242
三、居室243
第二节 婚丧习俗243
一、婚姻243
二、丧葬245
第三节 社交礼仪248
一、祝寿248
二、贺婚248
三、贺生249
四、探病249
五、帮工250
第四节 传统节日250
一、春节250
二、元宵节252
三、清明节252
四、端午节252
五、中秋节252
第五节 传统称谓253
一、父母辈253
二、祖父母辈253
三、曾祖父母辈253
四、同辈253
五、下一辈254
六、下两辈254
七、借亲称谓254
八、夫妻间称谓254
第十九章 人民生活259
第一节 衣食住行259
一、服装259
二、饮食262
三、住房264
四、旅行265
第二节 生产生活用品267
一、脱谷用具267
二、粮米加工用具267
三、照明用具268
四、制作衣物用具268
五、厨房用具269
六、家具270
七、照片271
八、婴儿车271
九、通讯工具272
十、家用电器272
十一、取暖用品273
第三节 收入情况275
第二十章 矿藏开采281
第一节 采矿与运输281
一、露天采矿281
二、凿洞采矿282
三、车辆运输282
第二节 选矿制粉282
一、流水作业282
二、水循环利用283
三、尾矿屯储283
第三节 科学管理283
一、按图操作283
二、守法经营283
三、减员增效284
附录:荣誉录284
第二十一章 人物简介289
一、乡土人物289
二、英模人物295
三、离乡人物297
四、第二故乡人物简介304
五、荣誉村民308
附录:一、大连下乡知识青年名单309
二、本溪下乡知识青年名单309
三、栾六破城310
卷尾附录315
一、报刊宣传文章及镇级上报材料315
二、碑登村有关规章制度330
三、当年下乡知识青年回忆录341
四、献给《碑登村志》编修人们的诗357
编纂始末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