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草药学 下 中草药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草药学 下 中草药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0488249.jpg)
- 南京药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药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草药学 下 中草药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层析分离方法4
一、薄层层析4
二、纸层析及其它形式的分配层析11
三、应用柱层析进行物质的分离与纯制12
四、离子交换层析14
五、凝胶过滤16
第二章 挥发油19
第一节 挥发油的性质20
第二节 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分类20
第三节 挥发油各类成分的鉴定23
第四节 挥发油的提取分离24
第五节 挥发油提取实例(薄荷油和薄荷脑、芸香草油、大?牛儿酮)25
第六节 中草药中常见的其它挥发性油样成分(实例:牡丹酚)28
第七节 临床应用的挥发油中所含有效单体化合物、挥发油及常用的含挥发油中草药简介29
一、临床应用的挥发油中所含有效单体化合物29
二、临床应用的挥发油32
三、常用的含挥发油中草药34
四、含其它挥发性油样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中草药46
第三章 生物碱47
第一节 生物碱总论47
一、生物碱的分布47
二、生物碱的性质48
三、生物碱的提取方法50
四、生物碱的分离与纯化54
五、生物碱的分类54
第二节 生物碱提取分离举例58
一、延胡索生物碱58
二、小檗碱61
三、防己生物碱62
四、石蒜生物碱64
五、颠茄生物碱——硫酸阿托品和氢溴酸东莨菪碱65
六、农吉利生物碱68
七、喜树碱70
八、麻黄碱71
九、萝芙木生物碱74
十、长春碱与长春新碱75
第三节 重要生物碱及含生物碱常用中草药简介77
一、烃胺类77
二、吡啶类79
三、吡咯及双稠吡咯啶类80
四、托哌类82
五、喹啉类85
六、异喹啉类86
七、喹嗪类95
八、吲哚类95
九、咪唑类99
十、喹唑啉类100
十一、嘌呤类100
十二、二萜类101
十三、甾类102
十四、其他氮杂环生物碱类104
第四章 甙类106
第一节 概述106
一、甙类的通性106
二、甙类中糖的鉴定107
三、甙类的分类108
第二节 强心甙108
一、强心甙的基本结构108
二、强心甙甙元的识别与鉴定110
三、强心甙的提取分离110
四、实例(去乙酰基毛花洋地黄甙丙、狄高辛、强心灵)110
五、临床应用的强心甙及强心甙类药物科学实验情况简介117
第三节 黄酮甙123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分类123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与显色反应126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27
四、实例(黄芩素、芸香甙、补骨脂甲素及乙素)128
五、黄酮类药物科学实验情况简介131
(一)黄酮131
(二)双黄酮133
(三)二氢黄酮133
(四)查耳酮135
(五)二氢查耳酮135
(六噢哢136
(七)异黄酮136
(八)异二氢黄酮137
(九)黄酮醇137
(十)二氢黄酮醇139
(十一)其他黄酮类物质139
第四节 蒽甙145
一、概述145
二、蒽醌类化合物的性质146
三、蒽醌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146
四、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146
五、实例(大黄中蒽甙及游离蒽醌的提取分离)147
六、苯醌、萘醌148
七、蒽醌类中草药科学实验情况简介149
第五节 皂甙153
一、皂甙的一般性质153
二、甾体皂甙154
三、三萜皂甙155
四、皂甙及皂甙元的提取与分离157
五、实例(薯蓣皂甙元、甘草次酸)157
六、皂甙类中草药科学实验情况简介(甾体皂甙类及有关甾醇类化合物、三萜皂甙类及有关三萜类化合物)159
第六节 香豆素甙171
一、香豆素衍生物的基本结构与分类171
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性质172
三、香豆素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172
四、实例(秦皮乙素)172
五、香豆素类中草药科学实验情况简介(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异香豆素类)173
第七节 其他甙类179
一、酚甙179
二、含硫甙180
三、氰甙181
四、内酯甙182
五、环臭蚁醛甙(环烯醚萜甙)182
六、吲哚甙183
七、木脂素甙184
八、生物碱甙等185
第五章 其他各类成分186
第一节 鞣质186
一、鞣质的通性186
二、鞣质的化学186
三、鞣质的去除189
四、鞣质的提取190
五、鞣质的用途190
第二节 糖类191
一、单糖类(醛糖、酮糖、去氧糖)191
二、低聚多糖类193
三、多糖类(淀粉、菊糖、树胶、粘液质)193
四、糖类的检识194
第三节 有机酸194
第四节 氨基酸196
一、氨基酸的化学197
二、氨基酸的检识反应198
三、实例(南瓜子氨酸)198
第五节 蛋白质199
一、中草药中检识蛋白质的反应199
二、中草药制剂中去除蛋白质的方法199
三、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天花粉)200
第六节 内酯(蛔蒿、穿心莲)200
第七节 树脂类203
第八节 油脂和蜡204
第九节 中草药的抗菌成分(酚类、酚酸类、醌类、不饱和内酯类、含硫化合物类及其他化合物)205
第十节 中草药的驱虫、杀虫成分(鹤草酚)208
第十一节 植物色素210
第六章 中草药化学成分的试验方法213
第一节 中草药化学成分预试验213
一、中草药性状的观察213
二、中草药化学成分系统预试(供试溶液的制备、各类成分的检验方法)213
第二节 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218
一、提取方法(溶剂法、水蒸汽蒸馏法、升华法、压榨法)218
二、分离法(溶剂法、酸碱处理法、层析分离法、逆流分溶法、升华法、分馏法、透析法、沉淀法、盐析法、制备衍生物)219
第三节 中草药化学成分的鉴定223
一、物理常数的测定223
二、分子式的测定223
三、结构式的测定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