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沙县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沙县历史 第2卷 1949-1978](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482800.jpg)
- 中共沙县县委党史研究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50984056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沙县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949年6月-1956年9月)3
第一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3
第一节 沙县的解放3
一、武力解放沙县3
二、城乡旧政权的接管6
第二节 中共沙县县委及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6
一、解放初期沙县的政治经济形势6
二、中共沙县县委及基层区委的建立7
三、沙县人民政府及区乡人民政府的建立8
四、县人民武装的建立9
第三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群团组织的建立11
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11
二、农民协会的建立13
三、工青妇及工商联组织的建立14
第二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18
第一节 迅速安定社会秩序18
一、严峻的匪情18
二、全面开展剿匪斗争21
三、减租反霸斗争24
四、镇压反革命运动26
第二节 土地改革运动28
一、土地改革前土地占有状况28
二、稳步推进土地改革运动29
三、山林权属改革32
四、土地改革的总结工作33
第三节 抗美援朝运动35
一、抗美援朝宣传活动35
二、爱国增产竞赛的蓬勃开展36
三、掀起拥军优属和捐献热潮40
第四节 社会改造全面展开42
一、禁毒、禁赌、禁娼42
二、取缔反动会道门43
三、宣传贯彻《婚姻法》44
第五节 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47
一、整党建党工作47
二、干部的配备、教育和培训48
第三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51
第一节 建立新的经济秩序51
一、统一使用人民币和平抑物价51
二、建立和规范财经制度53
三、疏通工农业产品流通渠道54
四、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56
第二节 国营商业的创建和合理调整工商业57
一、国营商业的创建及发展57
二、“三反”、“五反”运动58
三、合理调整工商业61
第三节 文教卫生事业的初步改造62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的起步62
二、教育事业的改造和全民扫盲运动63
三、卫生事业的改造66
第四节 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初步发展67
一、农业生产的初步恢复67
二、工商业的初步恢复与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69
三、公路和邮政的基础设施建设69
第四章 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71
第一节 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71
一、传达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71
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72
第二节 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74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74
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75
三、实行棉布统购统销77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78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78
一、从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78
二、初级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80
三、高级农业合作社的超常规发展82
四、建立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85
第二节 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7
一、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87
二、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8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90
第六章 大力发展山区经济和社会事业92
第一节 发展山区经济92
一、发展山区经济和开展多种经营92
二、开展副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94
三、重视林业生产和发挥山林效益95
第二节 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和服务鹰厦铁路建设97
一、努力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97
二、兴修水利增强防洪抗旱能力99
三、全力支前战备,服务鹰厦铁路建设100
第三节 文教卫生事业的初步发展102
一、文化体育事业的初步发展102
二、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104
三、卫生事业的初步发展105
第七章 过渡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07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07
一、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107
二、普选人民代表108
三、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09
第二节 党的统一战线和党对各人民团体的领导110
一、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10
二、党对各人民团体的领导111
三、对“四类分子”的改造113
第八章 党的建设和中共沙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14
第一节 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114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114
二、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115
第二节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116
一、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组织机构的完善116
二、“新三反”斗争117
三、审干肃反运动118
第三节 中共沙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21
一、党的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121
二、中共沙县第一次代表大会122
第二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探索前进 (1956年9月一1966年5月)127
第九章 从贯彻党的八大路线到整风和反右派斗争127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及其失误127
一、学习宣传党的八大精神127
二、“一五”计划提前完成128
第二节 整风运动131
一、开展整风运动131
二、从整风运动到反右派斗争的转变134
第三节 反右派斗争135
一、反右派斗争的发动和展开135
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及其后果137
三、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大辩论138
第十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41
第一节“大跃进”运动141
一、“大跃进”运动的掀起141
二、“双反双比”运动的展开143
三、“拔白旗,插红旗”运动144
四、农业“大跃进”145
五、大炼钢铁与大办地方工业147
六、教育文化事业“大跃进”150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151
一、合作社向人民公社的急速转变151
二、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153
三、大办公共食堂155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156
第十一章 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曲折159
第一节 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159
一、整顿人民公社159
二、调整“大跃进”的指标和生产安排163
三、缓解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165
四、算账整风,纠正干部不正之风167
第二节“反右倾”斗争和继续“大跃进”170
一、“反右倾”斗争及其严重后果170
二、“大跃进”的继续及其教训171
第三节 共度三年困难时期173
一、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173
二、《紧急指示信》的贯彻174
三、县委领导人民共度三年困难175
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发展178
第一节 贯彻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78
一、学习贯彻“农业六十条”178
二、工业、商业和财政的调整179
三、文教卫生事业的调整181
四、县委领导人民抗洪抗旱救灾182
五、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非正常实施185
第二节 调整向各领域拓展188
一、精简干部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188
二、改进作风,服务农业190
三、甄别平反工作193
四、掀起学习雷锋和毛主席著作运动195
第十三章 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和“左”的错误再度发展199
第一节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99
一、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199
二、地方工业的发展202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204
四、公路建设的兴起206
五、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07
六、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209
第二节“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211
一、贯彻“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211
二、以“四清”和“五反”为内容的社教运动214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左”倾错误217
第三编 “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及其结束 (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221
第十四章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沙县革命委员会的成立221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的发动221
一、从贯彻“五一六通知”到派驻文化革命工作组221
二、文化革命工作组的被迫撤离与运动的升级224
三、破“四旧”与立“四新”225
第二节 造反组织的出现与内乱的形成227
一、造反组织的出现与“全面夺权”227
二、造反组织的分化与对立228
三、内乱向农村蔓延229
四、干部群众在逆境中坚守岗位坚持生产229
第三节 军队的介入与沙县革命委员会的成立231
一、“三支两军”与军事管制231
二、沙县革命委员会的成立232
第十五章“斗、批、改”运动的深入展开234
第一节“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运动234
一、“大批判”运动234
二、清理阶级队伍235
三、“一打三反”运动237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劳动238
一、开展“教育革命”238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劳动240
第三节 整党建党与中共沙县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43
一、整党建党243
二、中共沙县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45
第十六章 纠正极左思潮及其受挫247
第一节 纠正极左思潮247
一、“批林整风”运动的展开247
二、“解放”干部249
三、群团组织的恢复250
四、工农业生产的整顿251
五、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254
第二节“批林批孔”运动与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257
一、开展“批林批孔”运动257
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及评《水浒》运动258
第十七章 从1975年的全面整顿到“四人帮”覆灭261
第一节1975年的全面整顿261
一、清除派性斗争261
二、国民经济的整顿262
三、农业学大寨266
四、工业学大庆269
第二节“反击右倾翻案风”与庆祝粉碎“四人帮”271
一、“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开展271
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274
三、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巨大损失与严重危害275
第四编 正本清源的努力和在徘徊中前进 (1976年10月-1978年12月)281
第十八章 初步拨乱反正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81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与社会关系初步调整281
一、揭批“四人帮”281
二、开展“双打”斗争282
三、小整风运动284
四、着手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285
第二节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县第三次党代会的召开287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87
二、中共沙县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89
第十九章 国民经济的重新恢复和发展291
第一节 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91
一、工业和交通业的恢复和发展291
二、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292
三、官昌水库建设293
第二节 各项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295
一、科技事业的恢复和发展295
二、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296
三、卫生事业的恢复和发展297
四、文化体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298
结束语: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走向新时代300
后记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