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追寻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滕金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43002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追寻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问题缘起1
1.1.1 高等教育质量: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
1.1.2 课堂教学质量: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3
1.1.3 走向理论自觉:追寻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3
1.1.4 来自实践的启示:个人学习志趣与工作的背景4
1.2 概念界定4
1.2.1 教学质量4
1.2.2 广延教学6
1.2.3 立体课堂7
1.2.4 地方本科院校8
1.3 文献综述9
1.3.1 关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9
1.3.2 关于广延教学与立体课堂的研究26
1.3.3 文献研究述评28
1.4 研究设计29
1.4.1 研究目的29
1.4.2 研究问题30
1.4.3 研究假设31
1.4.4 分析框架31
1.4.5 研究思路32
1.4.6 研究方法33
1.4.7 研究创新34
1.5 研究价值34
1.5.1 理论意义35
1.5.2 实践意义35
第2章 挑战与回应: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应然取向37
2.1 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观的历史演变37
2.1.1 高校精英教育阶段:学术至上的教学质量观37
2.1.2 高校大众化教育阶段:需求指向的教学质量观39
2.2 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历史演变41
2.2.1 自发的质量管理阶段42
2.2.2 高等教育的质量测量阶段45
2.2.3 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阶段51
2.2.4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阶段57
2.3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观的挑战62
2.3.1 人才标准:单专业人才难符社会需求62
2.3.2 学习时限:一次性学习难以支撑职业生涯62
2.3.3 课程设计:学科本位无法观照真实职业世界63
2.3.4 教学模式:传统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64
2.3.5 教学评价功利、同一以及刚性教学评价难以维系64
2.3.6 师生角色关系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来源65
2.4 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价值尺度65
2.4.1 整合取向的教学质量观66
2.4.2 服务至上的教学质量观68
2.4.3 要素协同的教学质量观70
2.4.4 发展为本的教学质量观73
2.4.5 过程指向的教学质量观74
第3章 问题与归因: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实然考察76
3.1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实证调查的方案设计76
3.1.1 调查目的76
3.1.2 调查程序77
3.1.3 调查工具77
3.1.4 调查实施83
3.2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实证调查的结果分析84
3.2.1 学习现状调查结果84
3.2.2 教学现状调查结果86
3.2.3 教学环境调查结果88
3.2.4 教学评估调查结果88
3.3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问题表征89
3.3.1 人才规格重纵深的专业性,轻广延的基础性89
3.3.2 教学目标:重学科知识获取,轻整体能力塑造90
3.3.3 教学过程重教师单向传授,轻师生双向互动90
3.3.4 教学方式重传统课堂授受,轻现代技术应用92
3.3.5 教学环境:重封闭教学时空,轻虚拟教学时空92
3.4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问题的归因93
3.4.1 工具理性教育观念根深蒂固93
3.4.2 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大行其道94
3.4.3 教学资源更新机制封闭割裂95
3.4.4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浮于表层95
3.4.5 教学质量评估机制难以奏效96
第4章 广延与立体:地方本科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创新97
4.1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的广延品性97
4.1.1 教学的广延品性98
4.1.2 广延教学的价值机制101
4.2 地方本科院校课堂的立体结构104
4.2.1 课堂主体的交互对接104
4.2.2 课堂要素的多维交织106
4.2.3 课堂主体与教学要素的互动耦合结构及其价值机制108
4.3 广延教学与立体课堂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机理分析113
4.3.1 广延教学与立体课堂的关系逻辑113
4.3.2 广延教学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机理分析114
4.3.3 立体课堂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机理分析116
第5章 要素与结构:基于广延教学构建立体课堂的机制分析118
5.1 基于广延教学构建立体课堂的主体要素119
5.1.1 教师的专业素质119
5.1.2 教师的行动能力123
5.1.3 学生的行动能力125
5.1.4 学生的行动行为127
5.2 基于广延教学构建立体课堂的行为要素129
5.2.1 理解与沟通130
5.2.2 体验与感悟130
5.2.3 批判与建构132
5.3 基于广延教学构建立体课堂的环境要素133
5.3.1 物理环境133
5.3.2 时空环境135
5.3.3 社会环境136
5.4 基于广延教学构建立体课堂的时间要素139
5.4.1 整体时间的预设性139
5.4.2 课堂时间的融合性140
5.5 基于广延教学构建立体课堂的信息要素141
5.5.1 信息意识素养142
5.5.2 信息能力素养143
5.5.3 信息道德素养144
第6章 运行与保障: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模型建构与实施146
6.1 理性的标准: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应然特征146
6.1.1 人性化特征147
6.1.2 融合性特征148
6.1.3 放性特征148
6.1.4 智能性特征149
6.1.5 互动性特征149
6.2 过程与结果: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模型构建150
6.2.1 第轮专家咨询情况分析150
6.2.2 第二轮专家咨询情况分析153
6.2.3 基于专家意见的模型建构156
6.3 实施与保障: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模型运行159
6.3.1 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师生活动159
6.3.2 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环境系统161
6.3.3 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学习平台162
6.3.4 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功能系统166
6.3.5 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技术保障169
第7章 验证与检视: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试验171
7.1 试验设计171
7.1.1 试验目的171
7.1.2 试验假设172
7.1.3 试验路线172
7.1.4 试验对象173
7.2 试验过程173
7.2.1 试验启动阶段174
7.2.2 试验实施阶段176
7.2.3 试验检测阶段178
7.3 试验结果179
7.3.1 教师教学动力试验结果统计180
7.3.2 学生学习动力试验结果统计180
7.3.3 学生知识水平试验结果统计181
7.3.4 学生学习能力试验结果统计182
7.3.5 教学过程互动性试验结果统计183
7.3.6 教学活动的开放性试验结果统计183
7.3.7 教学目标的能力取向性试验结果统计184
7.4 试验结论185
7.4.1 实验假设的验证185
7.4.2 试验结论的说明186
第8章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提升路径原理归结188
8.1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观及影响因素189
8.1.1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观多元化的外部驱动189
8.1.2 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观多元化的内部驱动190
8.2 地方本科院校课堂教学的广延与立体品性191
8.2.1 地方本科院校广延教学的空间维度191
8.2.2 地方本科院校广延教学的时间维度192
8.2.3 地方本科院校立体课堂的时空结构193
8.2.4 地方本科院校立体课堂的关系结构193
8.2.5 地方本科院校立体课堂的要素转换结构194
8.3 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机制194
8.3.1 立体课堂是实现广延教学的有力支撑194
8.3.2 广延教学有效拓展立体课堂的内涵和外延195
8.3.3 地方本科院校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的耦合效应195
8.3.4 基于广延教学的立体课堂多条路径提升地方本科教学质量196
附录199
参考文献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