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处理科学与技术 典藏版 11 膜法水处理工艺膜污染机理与控制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处理科学与技术 典藏版 11 膜法水处理工艺膜污染机理与控制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0470854.jpg)
- 黄霞,文湘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51235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处理科学与技术 典藏版 11 膜法水处理工艺膜污染机理与控制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膜分离技术分类与特点1
1.1.1 膜分离技术分类1
1.1.2 膜分离技术特点2
1.2 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2
1.2.1 膜技术在给水领域中的应用2
1.2.2 膜技术在废水领域中的应用3
1.3 膜污染的概念与分类5
1.3.1 膜污染概念5
1.3.2 膜污染分类6
1.4 Darcy定律与膜污染模型6
1.4.1 Darcy定律和污染阻力6
1.4.2 膜污染模型7
1.5 膜材料与膜污染表征方法11
1.5.1 膜材料表征方法11
1.5.2 膜污染表征方法16
第2章 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过程特征29
2.1 MBR小试装置中膜污染过程特征29
2.1.1 工艺特征与运行条件的设置29
2.1.2 跨膜压差的变化30
2.1.3 各运行阶段膜污染特征分析32
2.1.4 各运行阶段膜污染模式的探讨40
2.2 MBR实际工程中膜污染过程特征42
2.2.1 工艺特征42
2.2.2 跨膜压差的变化42
2.2.3 各运行阶段膜污染特征分析43
2.3 膜污染过程特征总结47
第3章 膜生物反应器混合液特性与膜污染潜势48
3.1 混合液性质的表征方法48
3.1.1 混合液性质的分类48
3.1.2 混合液部分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49
3.1.3 混合液膜污染潜势的评价方法52
3.1.4 上清液膜污染潜势的评价方法52
3.2 MBR运行过程中混合液性质的变化特征53
3.2.1 工艺特征53
3.2.2 混合液组成性质的变化特征54
3.2.3 混合液结构性质的变化特征57
3.2.4 混合液功能性质的变化特征58
3.2.5 混合液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特征60
3.3 MBR处理城市污水工程应用中混合液的理化特性63
3.3.1 MBR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基本概况及样品采集63
3.3.2 混合液环境指标与污泥性质65
3.3.3 上清液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和浓度67
3.3.4 上清液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亲疏水组成分布68
3.3.5 上清液的荧光性质69
3.3.6 与中小试研究的比较和讨论72
3.4 MBR混合液膜污染潜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74
3.4.1 混合液样品来源及性质指标测定74
3.4.2 混合液各项性质与膜污染潜势之间的关系75
3.4.3 影响混合液膜污染潜势的主要因素识别82
3.4.4 混合液膜污染潜势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83
3.5 MBR上清液膜污染潜势及优势污染物83
3.5.1 上清液不同组分的分离83
3.5.2 处理城市污水MBR上清液的膜污染潜势及优势污染物84
3.5.3 处理焦化废水MBR上清液的膜污染潜势及优势污染物89
3.5.4 处理城市污水MBR实际工程中上清液的膜污染潜势95
第4章 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控制技术及其机理97
4.1 投加混凝剂对混合液膜过滤性的调控效果97
4.1.1 混凝剂种类与评价方法97
4.1.2 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对混合液膜过滤性的影响98
4.1.3 投加混凝剂改善混合液膜过滤性的机理100
4.1.4 投加聚合硫酸铁对MBR长期运行中膜污染的控制106
4.2 投加氧化剂对混合液膜过滤性的调控效果116
4.2.1 评价方法116
4.2.2 氧化剂种类与投加量对混合液膜过滤性的影响117
4.2.3 投加氧化剂改善混合液膜过滤性的机理118
4.2.4 投加臭氧对MBR长期运行中膜污染的控制126
4.2.5 投加臭氧与投加聚合硫酸铁的比较135
4.3 投加粉末活性炭对混合液膜过滤性的调控效果135
4.3.1 评价方法136
4.3.2 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对临界通量的影响136
4.3.3 连续运行时投加粉末活性炭对膜污染的影响138
4.3.4 粉末活性炭作用机理分析139
4.3.5 污泥比阻与混合液膜过滤性能的相关性141
4.4 水动力学措施对泥饼层膜污染的控制142
4.4.1 悬浮颗粒在膜表面的沉积条件142
4.4.2 工艺特征与试验方法143
4.4.3 膜间液体上升流速模型145
4.4.4 运行条件对膜污染发展速度的影响151
4.5 投加悬浮载体对泥饼层膜污染的控制155
4.5.1 评价方法155
4.5.2 悬浮载体对膜污染控制效果的初步考察156
4.5.3 悬浮载体在MBR中的作用机理分析158
4.5.4 悬浮载体适用条件的优化161
4.5.5 悬浮载体对膜污染过程的理论分析163
4.6 膜污染在线清洗166
4.6.1 评价方法166
4.6.2 长期运行中的膜污染特征168
4.6.3 在线膜污染清洗措施的综合评价174
4.6.4 在线化学清洗去除膜污染的作用机理分析178
4.6.5 在线化学清洗对出水水质的短期影响183
4.7 在线超声对膜污染的控制183
4.7.1 工艺特征184
4.7.2 在线超声对跨膜压差变化的影响184
4.7.3 在线超声对膜污染层阻力构成和形貌的影响185
4.7.4 在线超声对混合液性质的影响187
4.7.5 在线超声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191
4.8 各种膜污染控制方法的比较192
第5章 二级出水臭氧-微滤工艺膜污染及其控制机理194
5.1 二级出水水质特征194
5.1.1 二级生物处理工艺及其出水特性概述194
5.1.2 研究方法195
5.1.3 溶解性有机物196
5.1.4 悬浮颗粒物205
5.1.5 细菌含量207
5.2 二级出水直接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特性208
5.2.1 研究方法208
5.2.2 二级出水及EfOM的微滤特性211
5.2.3 EfOM不同亲疏水性组分的微滤特性214
5.2.4 SMP及其模型组分的微滤特性222
5.2.5 不同种类有机物在膜表面的污染特性227
5.2.6 SMP/NOM混合溶液中SMP的含量与其微滤膜污染的关系230
5.2.7 有机物在微滤过程中形成膜污染的机理231
5.3 二级出水臭氧-微滤过程中有机物污染特性236
5.3.1 研究方法236
5.3.2 预臭氧化对有机物溶液微滤特性的影响239
5.3.3 EfOM及其组分的预臭氧化241
5.4 二级出水臭氧-微滤过程中颗粒物污染特性253
5.4.1 研究方法254
5.4.2 二级出水微滤过程中颗粒物污染256
5.4.3 臭氧对颗粒物的作用及对其在微滤中形成的污染的影响262
5.5 臭氧-微滤工艺处理细菌悬浊液的研究269
5.5.1 研究方法270
5.5.2 大肠杆菌悬浊液的微滤特性271
5.5.3 预臭氧化对大肠杆菌悬浊液微滤过程中膜污染的影响272
5.5.4 臭氧对大肠杆菌的溶胞作用274
5.5.5 臭氧化对细菌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276
5.6 处理二级出水的臭氧-微滤工艺参数预测模型研究277
第6章 膜法给水处理工艺膜污染特征与清洗279
6.1 混凝-微滤组合工艺膜污染特征与清洗279
6.1.1 研究方法279
6.1.2 连续运行过程中膜过滤性能的变化280
6.1.3 操作条件对C-MF工艺膜过滤性能的影响283
6.1.4 膜面污染物形貌分析285
6.1.5 膜污染清洗288
6.2 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膜污染特征与清洗293
6.2.1 研究方法294
6.2.2 膜污染特征295
6.2.3 膜污染清洗298
参考文献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