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融合新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3406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新闻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融合新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融合研究的进路1
一、简要的发展背景1
二、融合概念溯源4
三、国内研究进程5
1.“媒介融合”方面的成果明显多于“融合新闻”6
2.分水岭现象:2005年以后成果发表开始显著增长7
3.“媒介融合”成果的迅猛式增长与“融合新闻”成果的波浪式增长8
四、实务研究梳理11
1.论文部分12
2.著作部分13
五、反融合的声音15
第二章 理解融合新闻18
一、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18
1.多媒体化呈现新闻信息20
2.媒介元素运用具有交融性21
3.注重互动、服务和用户体验22
二、与旧媒体新闻的区别23
三、为什么要有融合新闻25
四、选用适宜的媒介元素27
五、面向未来的融合新闻32
第三章 融合新闻流程36
一、一个循环的过程37
1.持久循环的过程38
2.互联网的胜利38
3.流程再造的大势39
二、传播主体的融合39
1.全员转型39
2.平等主体40
3.互动即创造41
4.新角色配置41
三、融合新闻的采集42
1.多媒介素材采集43
2.采访仍是基本功43
3.互联网信息的采集44
四、合与分的统一体44
1.细分产品的整合45
2.融合与细分的补益45
3.细分新闻的互联网烙印46
4.合与分共生共荣46
第四章 职业主体配备47
一、全能的背包记者47
1.什么是背包记者47
2.工作价值的突出表现49
3.任务情况与报道类别51
二、背包记者的让位52
三、超级团队的规模54
1.小团队与大团队54
2.成员数量的控制55
3.小团队运作案例55
四、团队成员的选择57
第五章 重识新闻价值59
一、时新性极致化发展,呼唤报道新思维60
二、重要性内涵拓展,关注用户微观需求62
三、接近性超越传统理解,全面贴近用户63
1.远距离未必不接近64
2.地域接近性更加精准65
3.接近性对于新闻搜索的意义65
4.触碰用户内心世界,实现无缝对接66
四、显著性有所突破,关注度成衡量指标66
五、趣味性地位提高,愉悦体验成为关键68
第六章 融合报道原则71
一、真实:新技术影响与逼真再现72
1.新技术,老话题73
2.融合新闻再现的真实74
二、客观:人的努力与技术的优势75
1.融媒时代客观原则凸显珍贵75
2.从客观理念到客观方法77
3.融合新闻呈现的客观78
三、公正:从职业伦理到文明互动79
1.重视伦理规范80
2.信息采集中的伦理规范81
3.设定文明互动规则82
四、引人入胜:融合呈现的生动性83
1.信息模式与故事模式的融合83
2.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先进技术84
第七章 文字86
一、新媒体环境之下的文字87
1.文字提高了沟通的效率88
2.文字带给用户更多主动89
3.文字具有更强的独立性89
4.文字具有主导作用优势90
二、屏幕阅读对文字的要求90
三、与其他视觉元素的融合93
1.文字与图片的融合94
2.文字与视频的融合94
3.文字与特效图像的融合95
四、最广泛的采集途径95
五、技术代替人工表达96
第八章 图片101
一、新闻照片102
1.数码让摄影变得简单103
2.手机摄影的强势发展103
3.全民摄影107
4.新闻性大于形象性108
5.拒绝残酷呈现108
二、新闻图表109
1.统计图表110
2.新闻地图110
3.新闻仿真图111
4.复合图表112
三、新闻漫画115
四、图片运用117
1.相关与相符117
2.不要滥发图片118
3.允许的图片处理操作119
第九章 音视频122
一、音频123
1.颇具亲密感的音频123
2.音频的采集124
二、视频126
1.形象与融合优势126
2.视频的采集127
三、角度与距离129
四、短的好处131
五、音视频UGC132
第十章 关键词研究135
一、倡导、分类与疑问136
1.融合新闻应注重使用关键词136
2.核心关键词和长尾关键词137
3.关键词运用和研究存在的疑问137
二、SEO及关键词运用的价值138
1.SEO有效地促进融合新闻的传播138
2.关键词意味着用户对新闻的关注139
3.关键词是报道策划的重要参考指标140
三、关键词确立的原则与策略142
1.遵循诚实、具体和有效原则142
2.注意新闻的个性化要求143
四、借助网络工具确立关键词144
1.事先问自己一些问题144
2.运用网络工具搜集关键词指标数据144
3.参照网络工具提供的数据,确立合适的关键词146
五、新闻关键词的分布与运用148
1.关键词的分布:金字塔结构149
2.关键词在新闻页面中的具体运用149
六、使用新闻关键词的注意事项152
1.适度运用,掌握分寸152
2.反对“伪原创”153
3.不要拘泥于关键词的使用153
第十一章 超链接155
一、如何看待超链接的价值155
1.超链接发挥参考文献功能155
2.超链接让新闻报道在时空中穿梭156
3.超链接改变了新闻叙事方式156
二、怎样运用超链接157
1.超链接的方式157
2.设置关键词搜索链接158
3.更加广泛的搜索链接159
4.提防死链接160
三、基于SEO策略的链接技术160
1.高度重视内部链接160
2.积极寻求外部链接161
四、能否链接到别的网站162
五、展示关键词新闻链接条目164
第十二章 用户调研166
一、被调查者概况167
1.地域构成167
2.年龄构成168
3.性别构成168
4.教育构成168
二、新媒体的使用169
1.新闻收受渠道169
2.新媒体功能应用170
3.网络阅读行为170
三、融合报道喜好170
1.媒介元素喜好170
2.媒介报道形式喜好171
3.网络专题喜好172
四、新闻互动元素172
1.互动元素与用户创造172
2.调查问题数量控制172
3.与新闻工作者的互动173
五、后续行为研究173
1.后续评论与交流173
2.相关新闻链接点击174
3.转发信息特征分析(见表12.6)174
六、进一步的探索175
1.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媒介元素数量选择175
2.人口统计学特征与融合新闻呈现176
第十三章 互动178
一、互动的效用179
1.互动是高关注度新闻的标志179
2.互动将用户纳入生产体系180
3.互动有利于提升访问流量182
二、将用户创造内容融入新闻生产183
三、网上调查与表情反馈的设计187
四、游戏与新闻的融合189
五、社会化资源利用与及时反馈191
1.社会化资源的利用191
2.及时反馈的必要性193
六、使用二维码:联结与延伸193
第十四章 社交分享196
一、评价融合新闻的重要指标197
二、分享代码的生成199
三、留下新闻工作者的痕迹201
四、社交媒体的使用203
1.社交媒体账号204
2.内容发布与传播205
3.互动与社交206
4.互动的新尝试208
五、微信写作209
1.与印刷媒体有所区别的标题209
2.表达必须快节奏210
3.亲和力211
4.推介有诀窍212
5.怎样发朋友圈213
6.公众号的编撰214
六、社交媒体里的新闻变化215
1.从新闻生产到知识生产215
2.对时间问题的处理216
3.对传媒人转型的启发217
第十五章 呈现的结构219
一、亮点前置219
二、分层报道222
三、版块组合224
第十六章 报道的融合225
一、新闻元素的组合226
1.媒介元素的组合226
2.呈现形式的探索227
3.与评论的组合231
二、基本措施:添加232
1.内容类别与添加方式232
2.案例解析234
三、报道融合的操作237
第十七章 专题的融合240
一、专题融合的特征241
二、专题判断与策划242
1.专题判断242
2.整体策划243
三、专题融合的实施244
1.确定名称244
2.架构设计245
3.添加与维护246
四、专题融合案例评析247
1.社长带队,注重采访和原创247
2.多媒介元素的运用249
3.注重互动和参与感250
第十八章 融合新闻教育252
一、专业设置及跨学科培养253
1.专业设置253
2.跨学科培养255
3.因材施教256
4.以我为主257
二、新闻伦理培养与教育258
1.将伦理教育扩展到非职业群体259
2.注重新闻传播伦理的普适性260
三、作为职业教育的新闻教育261
1.如何看待转型职业教育261
2.务实的教育观:重视业务课程263
3.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的融合培养264
四、需要强调的研究方法265
1.实践体验266
2.文献研究267
3.案例研究267
参考文献269
后记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