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象学文库 现象学的心理学 1925年夏季学期讲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象学文库 现象学的心理学 1925年夏季学期讲稿
  •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德)瓦尔特·比梅尔编;游淙祺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3961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07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623页
  • 主题词:胡塞尔(Husserl, Edmund 1859-1938)-现象学-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象学文库 现象学的心理学 1925年夏季学期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者引论1

1925年夏季学期讲稿19

导论19

1 近代心理学的发展;狄尔泰关键性的批判(解释的与描述的心理学)19

2 狄尔泰对于他同时代的人影响有限的原因:其理解的不尽充分与理论起点所受的限制26

3 《逻辑研究》的任务与意义35

a)对心理主义的批判;非实在(观念的)对象及非实在(观念的)真理的本质36

b)关联性研究:观念对象-心理体验(意义构成)在反思态度中本质描述的媒介39

c)对现象学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反思之进一步说明(反思的阶段性执行)43

d)布伦塔诺作为有关内在经验研究的开拓者,发现作为心理之物的基本特质——意向性45

e)《逻辑研究》中对意向性思想之进一步发展·意识的成就特质·从纯粹描述的心理学到先天“本质-直观”心理学以及它对于认识论的意义49

f)《逻辑研究》提问之扩充与深化。透过超越论的现象学之对于先天科学的认识论奠基之必然性的揭露——关于超越论的主体性之科学的揭露55

4 新的心理学之总括性特征59

系统部分64

5 现象学心理学的范围:跟其他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对自然与精神概念的质疑64

6 回到前科学经验世界以及经验活动的必要性,在经验活动当中,前科学的经验世界是被给予的(经验的一致性)67

7 顾及经验世界的科学区分·科学的系统脉络建立在经验世界的结构脉络之中;一个作为普全世界结构的科学以及那些把经验对象的个别形态当作主题的具体科学·空洞的视域的意义77

8 作为先天科学的普遍世界结构的科学83

9 本质直观作为掌握先天性的真正方法86

a)变异性作为透过想象从事实性脱离的决定性步骤——埃多思作为非变异项86

b)变异与变化88

c)观念化的环节:从举例(范例)出发去显示变异项的开放无限性(变异项之构成的程序之随意性);一个综合整体性的建议变异项之上层掩盖;相符者的掌握作为埃多思的掌握90

d)区别经验的普遍化以及理念化92

e)透过观念的变异而取得种类的阶段序列并获得最高种类——不从经验出发的观念直观95

f)本质直观的总结标示98

10 直觉普遍化与理想化的方法作为获得一般世界普遍结构的工具,从经验世界出发(“自然的世界概念”)·世界科学划分的可能性以及精神科学之意涵的建立101

11 自然世界概念的科学之标示,与康德的经验概念的经验概念之区隔·空间与时间作为世界的最普遍结构107

12 从个别经验出发的必要性,在此经验中被动综合形成单体性112

13 关于独立与非独立的真实物的研究·根据因果性确定真实的整体113

14 世界中的真实物之次序117

15 标示经验世界的心理生理真实物·相较于心灵而言具备比较高自主性的身体118

16 出现在经验世界中的精神性之形态·文化之物的特性,文化之物的存在是透过主体相关性而被确定的124

17 化约到作为完全只是真实特性的基底之纯粹实在·对于非真实的文化意义之排除133

18 在自然科学家的态度中主体与客体的对比135

19 在己的真正世界本身作为必要的假定140

20 在交互主体的一致性中可证实的客观性·正常与不正常143

21 心灵的阶段性构成145

22 作为因果性质的稳定实体之物理实在概念149

23 作为归纳的物理因果性·心理交织性的特质150

24 心灵的单体性155

25 普遍自然科学的理念·自然主义偏见的危险158

26 将在世界中的主体性当作客观的主题159

27 困难所在:透过排除主体性而构成的客观科学但所有主体性自身属于世界163

28 执行朝向主体性的反思目光·在反思执态中关于物理之物的感知166

29 感知场域——感知空间177

30 空间的原现前180

31 感性——作为对意向作用而言的材料的感性素材183

32 作为对象的自我被给予模式的觉察性的被给予者184

33 客观的时间性与流程的时间性186

34 内在与外在的区分,感知中的实项与非实项·作为非实项之极的客体187

35 底基的极以及特质的极·空洞意向性的积极意义196

36 感知的意向对象200

37 作为揭示内在性方法的现象学还原204

38 从外在感知出发进入纯粹主体性209

39 就感知者自身而言的感知分析213

40 时间性的问题:当下化——持存以及前摄(感知的设定性与拟设定性的改变及其对于实践生活的意义)216

41 朝向于所思态度中的对象极之反思与朝向作为对象极之基础的自我极的反思·自我极的普全综合·作为主动与习性之极的自我222

42 原创建与后创建的自我·在信念的贯彻中自我的同一性·自我的独特性在其基于信念而来的决断中表现出来229

43 作为单子之主体的整体-单子的静态与发生研究·从孤立的单子到单子全体之过渡233

44 现象学心理学既是心理的自然研究也是对于人格及相关科学的基础234

45 回顾性的自我省思239

补编255

A.文章255

大英百科全书条目255

第一份手稿255

Ⅰ.作为“纯粹”心理学的心理学现象学255

Ⅱ.相对于心理学现象学的超越论现象学265

第二份手稿273

导论:现象学理念回溯意识273

Ⅰ.纯粹心理学的理念275

Ⅱ.现象学的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280

“现象学”最终版本(1927)293

Ⅰ.纯粹心理学,其经验领域、方法与作用294

Ⅱ.现象学心理学和超越论现象学302

Ⅲ.超越论现象学和绝对建立起来的作为普遍科学的哲学311

阿姆斯特丹讲稿:现象学心理学316

Ⅰ.纯粹现象学心理学其经验场域、方法与功能316

1 作为心理学现象学与超越论现象学双重意义的现象学316

2 纯粹的自然科学与纯粹的心理学317

3 纯粹心理学的方法(直观与反思),意向性作为心理之物的根本特质319

4 纯粹性概念的涵义322

5 自身经验与社群经验的纯粹心理性:意向性体验的普遍描述324

6 现象学还原与真正的内在经验325

7 自我极作为自我活动的中心·意识的综合特性328

8 本质还原与作为本质科学的现象学心理学334

9 纯粹现象学心理学对于严格经验心理学的原则上的功用337

Ⅱ.现象学心理学与超越论问题340

10 笛卡儿的超越论转向及洛克的心理主义341

11 超越论问题343

12 超越论问题的心理学解决347

13 超越论现象学还原与双重性的超越论假象349

14 现象学心理学与超越论现象学的平行关系355

15 纯粹心理学作为超越论现象学的入门356

16 超越论哲学之建构358

B.附录362

附录Ⅰ (关于第1节):〈关于近代心理学的发展〉362

附录Ⅱ (关于第2节):〈关于狄尔泰的讨论〉367

附录Ⅲ (关于第2节):〈人格心理学的问题〉374

附录Ⅳ (关于第3节):〈作为科学理论的激进逻辑〉379

附录Ⅴ (关于第5节):〈现象学作为绝对的精神科学〉393

附录Ⅵ (关于第11节):〈自然性经验的本有性格〉397

附录Ⅶ (关于第15、36节):〈胶囊式的心灵之误区以及透过意向性加以排除〉405

附录Ⅷ (关于第15节):〈关于客观世界的身体感知结构〉410

附录Ⅸ (关于第16节):〈语音的结构以及奠基在其中的双重研究方向的可能性〉418

附录Ⅹ (关于第16、28节):〈实事的以及不同的主观(反思)的兴趣方向〉425

附录Ⅺ (关于第24节):〈活动、意向、兴趣及拥有〉436

附录Ⅻ (关于第24、40、41节):〈关于心灵的统整性〉441

附录ⅩⅢ (关于第25节):〈自然科学-抽象;人格科学-具体〉446

附录ⅩⅣ (关于第28节):〈关于意向性综合之意义〉448

附录ⅩⅤ (关于第28节):〈论意向性〉457

附录ⅩⅥ (关于第34节):〈真正的与意向的对象〉461

附录ⅩⅦ (关于第36节):〈关于意向性的学说〉464

附录ⅩⅧ (关于第37节):〈透过现象学还原获得纯粹自我经验的场域〉470

附录ⅩⅨ (关于第37节):〈关于原本经验领域的系统性描述〉479

附录ⅩⅩ (关于第37节):〈关于原本经验的问题〉481

附录ⅩⅪ (关于第37节):〈心理学的还原与超越论的还原〉485

附录ⅩⅫ (关于第37节):〈经验的与理性的心理学作为获得超越论现象学的起点〉492

附录ⅩⅩⅢ (关于第40节):〈自我与时间〉517

附录ⅩⅩⅣ (关于第41节):〈关于自我主题化的功能〉521

附录ⅩⅩⅤ (关于第41、43节):〈关于单子的本质〉525

附录ⅩⅩⅥ (关于第43节):〈关于单子〉531

附录ⅩⅩⅦ (关于第44节):〈主体性与自然的世界概念〉532

附录ⅩⅩⅧ (关于第45节):〈关于“意向性”心理学演讲的综合回顾〉559

附录ⅩⅩⅨ (关于第278页):〈大英百科全书条目的第三个文本之导论〉570

附录ⅩⅩⅩ (关于第296页):〈从大英百科全书的第三版本的结语部分而来〉573

附录ⅩⅩⅪ (关于“阿姆斯特丹演讲”):〈现象学心理学与超越论现象学〉582

附录ⅩⅩⅫ (关于“阿姆斯特丹演讲”):〈个人心理学与交互主体心理学〉590

后记597

概念译名索引598

人名译名索引603

译后记6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