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河文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红河文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460773.jpg)
- 红河州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7038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新闻工作-中国-文集;文学-作品综合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红河文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红河土司制的历史演变1
一、土司制的缘起2
二、土司制的推行4
(一)元代土官土司5
(二)始建制度8
三、土司制的兴盛10
(一)明代土司11
(二)土司的职衔及信物13
(三)土司的授职与承袭15
(四)土司的升迁与惩罚20
(五)土司贡赋22
(六)土司土兵24
(七)改土设流26
四、土司制的衰落28
(一)清代土司28
(二)土司的职衔与信印号纸31
(三)土司承袭32
(四)土司奖赏与惩处34
(五)土司贡赋与兵役36
(六)改土归流与土司降职37
五、土司制的苟延40
(一)民国时期的土司41
(二)土司的承袭与争袭42
(三)土司的赋税与捐派44
(四)土司武装45
(五)改土归流与土流兼治48
六、土司制的终结51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司状况51
(二)团结、教育与安置土司上层人士53
(三)废除土司制度55
七、土司制的历史地位与流弊57
(一)土司制的历史作用57
(二)土司制的流弊61
第二章 红河土司集要67
一、广西土知府昂氏68
二、弥勒土知州赤氏69
三、阿迷土知州普氏70
四、阿迷土知州李氏72
五、石坪土知州马氏73
六、石屏土守备龙氏73
七、阿邦乡土守备陶氏74
八、蒙自土知县禄氏75
九、亏容甸长官司土正长官孙氏76
(含上、下亏容两司)79
十、纳楼茶甸长官司土副长官普氏79
(含纳楼司一舍)88
十一、安南长官司土副长官那氏、沙氏88
十二、思陀甸长官司土副长官李氏90
十三、瓦渣甸长官司土副长官钱氏96
十四、溪处甸长官司土副长官赵氏101
十五、落恐甸长官司土副长官陈氏106
十六、左能寨长官司土副长官吴氏111
十七、麻里长官司常氏113
十八、犒吾卡土把总龙氏114
十九、车古土把总杨氏121
二十、牛孔土把总施氏122
二十一、蒙自县土县丞李氏124
二十二、纳更山巡检司土巡检龙氏124
二十三、阿迷部旧村巡检司土巡检白氏133
二十四、阿迷州东山口巡检司土巡检普氏、张氏134
二十五、弥勒州土照磨昂氏134
二十六、广西府土巡辑高氏135
二十七、广西府五土舍、三营长136
二十八、新现寨土舍那氏、何氏、阿氏136
二十九、纳楼崇道、安正里土舍普氏137
三十、 纳楼敦厚、复盛里土舍普氏138
三十一、纳楼太和、钦崇里土舍普氏138
三十二、慢车土舍刁氏139
三十三、猛弄寨土寨长白氏140
三十四、阿土寨土寨长陶氏146
三十五、水塘寨土寨长陶氏147
三十六、陡岩寨土寨长李氏147
三十七、五亩寨土寨长陶氏148
三十八、五邦寨土寨长刀氏149
三十九、马龙、六呼土寨长陶氏、李氏150
四十、 宗哈寨土寨长白氏151
四十一、宗瓦寨土寨长普氏152
四十二、瓦遮寨土寨长马氏、普氏153
四十三、猛丁寨土寨长张氏154
四十四、茨桶坝土寨长李氏154
四十五、者米寨土寨长王氏155
四十六、猛喇土寨长刀氏157
四十七、和尼里长李氏、白氏、罗氏163
第三章 红河土司地区经济社会概览165
一、经济166
(一)社会经济形态166
(二)农业167
(三)手工业179
(四)商业185
二、文化风俗190
(一)口头文学190
(二)歌舞201
(三)饮食207
(四)服饰210
(五)婚嫁216
(六)家庭226
(七)节庆229
(八)丧葬235
(九)建筑241
(十)禁忌246
三、教育248
(一)口头传承248
(二)私塾249
(三)学校250
四、宗教251
(一)原始宗教251
(二)佛教与道教257
第四章 大事纪略259
一、参加三十七部石城会盟260
二、设立万户府261
三、设立临安路、广西路、和泥路261
四、和泥路首领必思率众反抗元朝统治262
五、明王朝委封土司262
六、改土归流264
七、明军征讨弥勒州十八寨265
八、沙定洲乱滇266
九、十余土司反清270
十、高洛依起义270
十一、龙土司滇南之乱271
十二、多沙阿波起义272
十三、普玛街马年事件274
十四、莫朴匪部攻占新街275
十五、瓦渣民众反抗土司钱祯详275
十六、落恐“七·七事件”282
十七、成立江外抗日游击司令部286
十八、“边疆宣慰团”到江外288
十九、救护美军飞行员289
二十、上下六村纷争291
二十一、成立建石元十二乡镇联防总队292
二十二、“边纵”十支队进军红河南岸土司区293
二十三、金平保卫战293
二十四、新街保卫战294
二十五、迤萨保卫战297
第五章 土司人物301
一、马黑奴302
二、龙咀303
三、吴蚌颇304
四、昂贵305
五、沙源307
六、龙在田307
七、普名声309
八、沙定洲311
九、李阿则313
十、龙济光314
十一、普国泰318
十二、施应泰320
十三、龙毓乾321
十四、钱奇光323
十五、李呈祥324
十六、白日新327
十七、白张惠仙329
十八、钱祯祥332
十九、刀家柱336
二十、普国梁338
附录343
一、碑碣343
二、谱牒345
三、图片资料356
主编手记377
后 记381
参考书目383
作者简介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