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的测评工具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的测评工具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459423.jpg)
- 陈金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28337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的测评工具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的相关研究3
1.2.1 国内外应用效果研究3
1.2.2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状况3
1.2.3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现状5
1.2.4 未来中小学校园网应用9
1.3 国内外测评研究的新发展10
1.3.1 从教育测定到教育测评10
1.3.2 教育测评的新动向12
1.3.3 教育测评的实践研究成果13
1.4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15
1.4.1 研究内容15
1.4.2 著作框架16
1.5 研究方法和工具17
1.5.1 研究方法17
1.5.2 研究工具18
第2章 中小学智慧校园网架构与功能19
2.1 智慧校园的概念与特征19
2.1.1 智慧校园的概念19
2.1.2 智慧校园的特征20
2.2 中小学智慧校园网架构21
2.2.1 智慧校园接入设计21
2.2.2 智慧校园架构模型28
2.2.3 智慧校园应用架构33
2.2.4 智慧校园典型应用34
2.3 中小学智慧校园的环境感知46
2.3.1 学习情景识别与环境感知技术46
2.3.2 学习分析技术48
2.3.3 学习资源的共享技术51
2.4 中小学智慧校园网的功能53
2.4.1 智慧校园网的功能53
2.4.2 智慧校园学习服务53
2.4.3 智慧图书馆服务55
2.5 中小学智慧教室的构建57
2.5.1 智慧教室的概念与特征57
2.5.2 智慧教室中的技术64
2.5.3 智慧教室的构建71
2.5.4 智慧教室的应用77
2.6 中小学智慧校园网师生行为分析82
2.6.1 智慧校园网师生行为分析模型82
2.6.2 智慧校园网“师生发展之窗”83
第3章 研制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的理论支持86
3.1 信息化学校教育功能模式86
3.2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的环境结构88
3.3 学习理论对中小学校园网应用的支持88
3.3.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89
3.3.2 认知学习理论91
3.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97
3.3.4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110
3.3.5 学习理论对中小学校园网应用的支持118
3.4 教学理论对中小学校园网应用的支持120
3.4.1 体验式教学理论120
3.4.2 最优化教学理论124
3.4.3 发展性教学理论124
3.4.4 其他理论的支持125
3.5 测评理论对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的支持129
3.5.1 测量、测试与测评129
3.5.2 测评理论对应用效果的作用130
3.5.3 西方学者对传统测评的批判131
3.5.4 一个有代表性的测量策略133
3.6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的建立理论135
3.6.1 指标的概念136
3.6.2 指标体系的结构136
3.6.3 指标体系的构建的原则137
3.6.4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138
3.6.5 中小学校园网测评指标构建的依据140
第4章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的研制142
4.1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概念的界定142
4.2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的功能体系描述143
4.3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研制的意义145
4.4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研制的基本原则146
4.5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的研制148
4.5.1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模型148
4.5.2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的研制流程150
4.5.3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内容的确定150
4.5.4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的框架154
4.6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的权重确定155
4.6.1 权重的定义155
4.6.2 权重的获得156
4.7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标准的确定156
4.7.1 编制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标准的目的157
4.7.2 编制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标准157
4.8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描述158
4.8.1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描述方法158
4.8.2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评定159
第5章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调研161
5.1 问卷调查161
5.1.1 问卷调查对象161
5.1.2 问卷调查工具162
5.1.3 问卷调查程序163
5.2 访谈163
5.2.1 访谈方法164
5.2.2 访谈对象164
5.2.3 访谈步骤165
5.3 专家咨询166
5.3.1 专家咨询步骤167
5.3.2 专家咨询统计168
第6章 测评工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170
6.1 测评工具的信度分析170
6.1.1 信度的定义170
6.1.2 信度分析171
6.1.3 无关变量的控制173
6.1.4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173
6.2 测评工具的效度分析175
6.2.1 效度的定义175
6.2.2 效度分析177
6.2.3 效度与信度的关系179
第7章 提高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的路径182
7.1 应用效果的范畴182
7.2 应用效果的提高路径183
7.2.1 应用效果现状分析183
7.2.2 应用效果的提高路径184
第8章 结果与展望189
8.1 结果及建议189
8.1.1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结果189
8.1.2 问卷统计与访谈结果的比较190
8.1.3 对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和应用的几点建议192
8.2 未来的研究工作194
后记196
参考文献197
附录A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测评工具207
附录B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调查问卷(教师)210
附录C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调查问卷(管理)213
附录D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调查问卷(学生)215
附录E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访谈提纲(教师)217
附录F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访谈提纲(学生)219
附录G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调查统计表221
附录H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调查问卷汇总分析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