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 第4版
  • 曹士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8471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担保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中国担保法律环境评论3

一、中国担保立法评论3

二、与担保相关的司法环境评论12

三、与担保相关的执法环境评论15

四、未来担保立法应予关注的问题17

第一章 总则21

第一节 担保法的调整对象21

一、担保法的调整对象——以典型担保方式为核心21

二、非典型担保形式与法律适用22

三、司法程序中担保的性质与法律适用27

第二节 担保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31

一、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33条的规定32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担保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的适用和保证责任方式认定问题的批复》的规定35

第三节 担保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类型36

一、担保责任37

二、赔偿责任38

三、违约责任39

四、缔约过失责任40

第四节 独立担保40

一、担保行为的基本特性——从属性和附随性40

二、担保合同与主合同的特殊关系——独立担保42

三、独立担保在我国的实践45

四、独立担保案件的裁判方法——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47

第五节 共同担保53

一、共同保证53

二、共同抵押、质押55

三、混合共同担保62

第六节 对外担保66

一、何为对外担保——对外担保范围的认定66

二、对外担保的法律适用68

三、对外担保批准与登记的区别70

四、对外担保与标的涉外担保的区别71

五、关于适用外国法和国际惯例73

第七节 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提供的担保73

一、法人分类与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法人的规定73

二、民事诉讼法上的其他组织75

三、无权利能力社团76

四、机关、社团法人、事业单位提供的担保77

五、其他组织、无权利能力社团及其执行机构提供的担保80

第八节 公司担保82

一、2005年修订前的公司法关于公司担保的规定与最高人民法院“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的裁判背景82

二、“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的裁判思路84

三、现行公司法关于公司担保能力的规定86

四、现行公司法相关规定中值得注意的问题88

五、如何看待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光彩集团担保案”90

第九节 无效担保的法律责任97

一、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自身无效,担保人的责任97

二、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的责任99

三、主合同与担保合同均无效,担保人的责任102

四、无效担保人承担责任的前提——对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理解103

五、担保人承担赔偿责任后的追偿权106

第十节 主合同解除与担保人的法律责任108

一、主合同法定解除与担保人的法律责任109

二、担保人在主合同解除后承担担保责任的要件110

三、合同解除后担保人的责任范围111

第十一节 越权行为与担保责任112

一、代表人责任——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越权与担保责任112

二、表见代理——一般行为人越权与担保责任116

第二章 保证127

第一节 保证人的资格127

一、保证人的基本资格要求——代为清偿能力127

二、提供保证的合格主体和禁止主体128

三、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代表处作保证人的情形130

第二节 保证合同的形式134

一、主从合同的形式135

二、主从条款的形式135

三、以保证人身份在合同上承保的形式135

四、保证人单方面出具的保证承诺书形式136

五、口头保证合同136

六、安慰函137

第三节 共同保证139

一、按份共同保证139

二、连带共同保证139

三、保证人的追偿权141

第四节 特殊保证142

一、对注册资金提供保证143

二、保证监督专款专用144

第五节 最高额保证145

一、最高额保证的特征145

二、最高额保证的决算期与清偿期146

三、最高额保证的保证期间147

第六节 保证责任与抗辩权148

一、先诉抗辩权与保证责任148

二、债权债务转移、主合同变更与保证责任153

三、保证期间与保证责任157

四、诉讼时效与保证责任165

五、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与保证责任172

六、保证人死亡与保证责任174

第七节 保证关系中的欺诈175

一、债权人欺诈保证人175

二、债务人欺诈保证人176

三、债权人、债务人恶意串通欺骗保证人177

四、债务人、保证人共同欺诈债权人178

五、以贷还贷179

第八节 企业破产与保证责任182

一、债权人破产182

二、债务人破产182

三、保证人破产186

第九节 企业出售、改制、分立、合并与保证责任187

一、债务人发生企业出售、改制、分立、合并情况187

二、保证人发生企业出售、改制、分立、合并情况187

第十节 保证保险189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证保险的裁判和答复190

二、最高人民法院对保证保险性质的不同认识192

三、保证保险的性质——信用保险193

四、审理保证保险案件值得注意的问题195

第三章 抵押199

第一节 抵押合同199

一、抵押合同的生效199

二、抵押合同的无效202

三、抵押合同不成立与不生效204

四、关于独立抵押合同206

第二节 抵押物206

一、房地产项目抵押与预售房屋抵押(未来财产的抵押)207

二、建筑物与在建工程抵押208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和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209

四、林木、林地使用权抵押与草地使用权、农作物抵押211

五、准物权——海域使用权与探矿权抵押212

六、车辆、船舶、航空器抵押213

七、一般动产抵押213

八、共有财产抵押215

九、限制流通财产的抵押216

十、即将取得的财产抵押216

一十一、不得抵押的财产217

第三节 抵押权的取得225

一、依登记取得抵押权226

二、依抵押合同取得抵押权230

三、依法律规定取得抵押权232

四、依继承、遗赠取得抵押权233

五、依转让取得抵押权233

六、抵押权的善意取得235

第四节 抵押登记的效力251

一、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251

二、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253

第五节 抵押权的效力254

一、抵押权所涉抵押标的物的范围254

二、抵押权对一般债权人的效力——优先受偿效力263

三、抵押权对第三人的效力——对抗效力(含追及效力)265

四、抵押权对侵害抵押物行为的效力272

五、未办理抵押登记的动产抵押权的效力275

第六节 抵押权的次序276

一、抵押权与留置权276

二、抵押权与质权277

三、抵押权与租赁权278

四、抵押权与抵押权278

五、抵押权与优先权280

六、抵押权与非典型担保280

第七节 无效抵押与部分无效的抵押282

一、抵押权因主债权无效、被撤销而无效283

二、抵押权因抵押人主体资格原因而无效285

三、抵押权因抵押财产原因无效285

四、抵押权因抵押人属于无权处分人而无效285

五、抵押权因抵押行为未经共有人同意而无效286

六、抵押物未能现实存在导致抵押权不生效力287

七、因恶意抵押导致抵押权无效287

八、流质抵押无效289

九、抵押期间的约定无效290

第八节 抵押权的实现290

一、实现抵押权的条件290

二、实现抵押权的程序291

三、实现抵押权的方式297

四、恶意实现抵押权300

五、抵押权人对债务人其他财产的求偿301

第九节 抵押权的消灭302

一、抵押权因所担保的债权消灭而消灭302

二、抵押权因抵押物的灭失而消灭302

三、抵押权因司法保护期届满而实际消灭303

四、抵押权因实现而消灭304

五、抵押权因放弃而消灭305

六、抵押权因债权人未经抵押人同意转让债务而消灭306

第十节 非典型抵押306

一、财团抵押306

二、浮动抵押307

三、中国式按揭310

四、最高额抵押313

第四章 质押323

第一节 质押合同323

一、质押合同的生效323

二、质押合同不成立、不生效323

三、质押合同的无效324

四、对出质人不履行出质义务的违约救济325

第二节 质物与动产质权的取得326

一、质物的范围326

二、依法律行为设定动产质权327

三、继受取得质权330

四、质权的善意取得331

第三节 特殊动产质押332

一、金钱质押332

二、账户质押334

三、营业质押336

四、最高额质押336

第四节 动产出质人与质权人的权利义务338

一、出质人的权利338

二、出质人的义务339

三、质权人的权利341

四、质权人的义务346

第五节 动产质权的实现与消灭347

一、动产质权的实现347

二、动产质权的消灭349

第六节 权利质权352

一、可出质权利的性质与种类353

二、权利质权的取得354

三、出质人的权利义务356

四、质权人的权利义务358

五、存款单质权359

六、票据质权364

七、债券质权367

八、应收账款质权368

九、仓单、提单质权373

十、股权质权373

十一、知识产权质权375

第七节 权利质权的实现与消灭375

一、权利质权的实现375

二、权利质权的消灭380

第五章 留置385

第一节 我国法律规定的留置权385

一、留置权的沿革385

二、我国法律规定的留置权386

第二节 留置权的成立要件388

一、民事留置权的成立要件388

二、商事留置权的成立要件391

三、特别留置权的成立要件392

四、留置权成立的消极要件393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394

一、留置权的优先效力与对抗效力394

二、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和对留置物的效力范围395

三、留置权的不可分效力395

第四节 留置权的行使396

一、留置权的行使条件396

二、留置权的行使程序与方式397

第五节 留置权的消灭399

一、留置权因留置权人丧失对留置物的占有而消灭399

二、留置权人接受债务人另行提供的担保400

第六章 定金405

第一节 定金的类型和各类型的运用405

一、立约定金405

二、成约定金407

三、解约定金408

第二节 定金的识别409

一、定金的性质与特点410

二、识别定金的方法410

三、其他不属于定金的金钱担保411

第三节 定金的实践性412

一、定金合同的实践性412

二、定金合同订立后少交付或多交付定金的处理412

三、定金的限额和超过限额的处理413

四、定金合同订立后不交付定金的处理414

第四节 定金处罚414

一、立约定金、成约定金、解约定金的处罚条件414

二、违约定金的处罚条件415

三、免于处罚定金的情形418

第五节 定金与损害赔偿、违约金的并罚420

一、定金与损害赔偿的并罚420

二、定金与违约金的并罚421

第七章 担保纠纷案件诉讼程序与管辖425

第一节 担保纠纷案件的诉讼程序425

一、一般保证纠纷案件425

二、连带保证纠纷案件427

三、分支机构作保证人的担保纠纷案件428

四、债务人起诉债权人的纠纷案件430

五、物的担保纠纷案件431

六、保证与物的担保并存的担保诉讼案件432

第二节 担保纠纷案件的管辖433

一、债权人单独起诉债务人或担保人案件的管辖433

二、债权人一并起诉债务人和担保人案件的管辖434

三、债务人与担保人必须作为共同被告案件的管辖434

四、主从合同协议管辖选择法院不一致时管辖的确定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