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区大中型山坡病害“轮廓勘察”的定性方法和技术及病害防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区大中型山坡病害“轮廓勘察”的定性方法和技术及病害防治
  • 徐邦栋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21735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区大中型山坡病害“轮廓勘察”的定性方法和技术及病害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1

第1章 山区大中型山坡病害轮廓勘察的主要工作9

1.1 轮廓地质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与彼此之间的相关性9

1.1.1 从宏观地形、地貌上寻找形成当地山体成山至今的构造格局9

1.1.2 从组成山坡岩土的岩性分布找生成病害的类型、性质、所在部位和可能发展的范围11

1.1.3 从组成山坡岩土的结构构造找当地山体成山至今的力学地质构造裂面并进行坡体分析12

1.1.4 综合分析当地各种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找地下水的分布与变化,是山坡病害定性中的主要工作14

1.2 轮廓勘察阶段利用地形地貌的各种迹象对山坡病害定性的方法和技术15

1.2.1 以地形为主找出设施所在山体与山坡病害有关的构造格局16

1.2.2 在地形上找出当地的构造格局23

1.2.3 从工点微地貌形态(主要指变形形迹)找山坡病害当前所处的稳定阶段、规模和可能的发展28

1.3 轮廓勘察阶段从组成山坡的地层岩性分布格局对山坡病害定性的方法和技术44

1.3.1 从组成山坡地层岩性在成因上及相对软弱岩土的分布规律,找其与山坡病害之间的关系45

1.3.2 从各类软弱环节处岩土的不同变形规律及其与相关围岩破坏的关系中,找山坡病害的类型、性质、规模、转化和可能发展的范围49

1.3.3 地层岩性是组成山坡的材料,也是确定山坡病害发育与否及类型的基础55

1.4 轮廓勘察阶段从组成山坡的岩土结构和用力学地质构造裂面配套分析,两者核实山体构造格局对山坡病害定性的方法和技术58

1.4.1 结构构造是谷坡发育和演变的基础,即是形成山坡病害临空面的根本条件58

1.4.2 力学地质构造裂面的实测与配套62

1.4.3 结构控制的病害类型和构造控制的病害范围均与体内水的分布和变化密切相关108

1.4.4 结构构造与地下水分布及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120

第2章 地下水的分布及变化是山坡病害生成的基本条件和因素125

2.1 体内水的类型和对山坡病害稳定的不利作用125

2.1.1 岩土中不同形态的水对山坡稳定的不利作用125

2.1.2 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及其分布在山坡中的部位126

2.1.3 各类体内水对山坡稳定的作用128

2.2 综合判断与当地山坡病害有关的地下水分布及变化的方法和技术130

2.2.1 从与工点所在山坡有关的区域地形范围内,勘察和概估有关可能补给山坡病害的地下水量、补给方式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病害类型和规模131

2.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与基岩层面之间的关系是首要因素131

2.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构造格局在区域地形与地下水分布及变化之间的关系132

2.2.4 坡体内存在受水作用后强度降低的软弱环节,其分布和变形类别是形成病害体破坏的类型、性质、范围、规模和今后发展趋势(包括类型的转化)等的基本控制条件135

2.3 山坡病害多发生在岩土持续松弛导致体内水向其汇集的地段136

2.3.1 结合水泉、湿地、不同植被的分布与“当地区域地形”、“构造格局”、“软弱环节”三方面判断地下水的性质137

2.3.2 影响当前山坡稳定的地下水分布及今后在工程使用年限内地下水分布可能变化的主要条件和因素138

2.3.3 高大宽阔的山坡在持续松弛后,因导致地下水向其汇集的水量增多易生成山坡病害141

2.4 防治山坡病害应选用持续减少危害稳定的地下水作用为根治措施142

2.4.1 对地下水集中危害山坡稳定的地段,应采用综合措施将水引出排走142

2.4.2 长轴山梁外侧“内弧形”(凹入)山坡前的洼地地段所堆积的盖层或人工填筑体的体内水要事先处治143

2.4.3 雨季后期出现的大型或巨型滑坡,在建成截断或排走补给深层滑带的地下水工程发挥作用后,才达到根治该病害的目的144

第3章 轮廓勘察对山区山坡病害定性的技术要求145

3.1 “绕避”连续大中型山坡病害区和巨型病害工点(包括迁移和改变生产设施的布置)的条件146

3.1.1 为使具有不间断、连续性、长距离交通的通道及输水或油等的管道设施不受山坡病害危害,所采用的“绕避”措施适宜的场合和选用的各个主体工程所依据的主要条件146

3.1.2 “改变设施系统中一些组成单元的布置”措施的使用条件150

3.2 防治高陡坡体松弛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及其使用条件152

3.2.1 “减重”措施是防治高陡山坡因松弛产生大中型山坡病害的主体工程之一,对不同病害类型有各自相应使用条件的不同要求152

3.2.2 加强“地表排水系统”的各种措施,是减少雨雪和地表水渗入松弛坡体内,必不可少的防治山区山坡病害的工程157

3.2.3 “压浆”、“焙烧”、“电法加固”等措施在防治山区大中型山坡病害中对高陡坡体松弛的有关作用160

3.3 直接抗御山区大中型山坡病害作用力的各种加固和支挡措施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65

3.3.1 刚性的护坡类、护墙、支挡墙、锚杆挡墙等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65

3.3.2 群锚、锚杆(锚索)的地梁和框架、预应力锚索框架等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74

3.3.3 抗滑挡墙(包括沉井挡墙)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77

3.3.4 钻孔抗滑桩排、钢花管注浆微型桩群、预应力锚索挖孔抗滑桩排(包括预应力多锚索挖孔抗滑桩排)等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79

3.3.5 防御塌和崩危害的明洞(包括挡渣棚)、抗滑明洞类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83

3.4 各截、疏、排危害山坡稳定的地下水(包括降低水位)工程措施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86

3.4.1 截断补给危害山区山坡稳定的体内水的方法和各拦截地下水工程措施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87

3.4.2 采用疏干危害山区山坡稳定的病害体内水之各工程措施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90

3.4.3 导走危害山坡稳定的体内水各种措施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93

3.4.4 处治坡面和边坡病害范围内含水岩土的各种疏水措施的特性及其使用条件194

3.5 轮廓勘察的目的在能找到确定“线路是否改线”和不改线时,防治山区山坡大病害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方案比较)各自所需的可靠依据,供决策者使用195

3.5.1 按当前不同生产建设项目处治山区山坡大病害的工作顺序和任务要求,在结合现状的情况下如何找到对病害能正确定性的(包括防治措施)相应“依据”195

3.5.2 对不同生产建设项目从当地区域宏观地貌上如何判断和找到山区山坡病害各个主要地质条件的轮廓和依据(包括工点所在山脉的生成与地壳运动之间的关系)200

3.5.3 在地质轮廓勘察阶段从外貌上具体判断坡体稳定性的依据(包括作者从由宏观至微观在现场的具体工作方法和过程)207

第4章 轮廓地质勘察期对山区大中型病害如何定性、处治和决策的实例220

4.1 “北京市门头沟戒台寺病害区”在轮廓地质勘察期确定病害性质、整治原则和分期施工的主体工程、根治工程、辅助措施、预案等的依据和效果220

4.1.1 自然与地质条件和处治任务220

4.1.2 从地层岩性和矿层的分布与病害的关系分析病因、性质与持力层的特点221

4.1.3 在轮廓地质勘察的前3~4天内如何完成对病害的定性和处治决策222

4.2 “鹰(潭)—厦(门)铁路K365破碎岩石滑坡”在轮廓地质勘察期怎样确定病害性质、整治原则以及分期决策相应的主体工程、根治工程、辅助措施、预案等的依据和效果225

4.2.1 概述225

4.2.2 在轮廓地质勘察的数日内是怎样有依据的确定该工点的病害性质226

4.3 云南省昆(明)—曼(谷)高等级公路元(江)—磨(黑)段通关以南“自曼干河(永马大沟)左岸K333+300逆河北上,跨K333+955桥顺曼干河右岸南下至K337+328间”,在施工期间的轮廓地质勘察,是如何对该段山坡病害进行定性、处治和决策的233

4.3.1 概述233

4.3.2 自跨K333+955桥后至K337+328大沟间沿曼干河右(西)岸顺流南下,对该西岸山体在公路施工期的各主要堑坡病害处是以力学地质构造裂面配套分析等办法为主,于轮廓地质勘察短期内对山区山坡病害具体定性、处治和决策下断语的238

参考文献2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