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与实践
  • 董柏青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6851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177页
  • 主题词:传染病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传染病防治的辉煌成就1

一、发明人痘接种技术,迈开了全球消灭天花的第一步2

二、推广生物免疫技术,有效降低了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3

三、科学应对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卓见成效3

四、“标本兼治”肠道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大幅度下降4

五、科学管理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效降低了其危害程度5

六、加强血源性传染病的监测管理,预防控制效果逐步显现5

第二节 中国传染病防治的历史背景6

一、传染病管理的任务背景6

二、传染病流行的人群背景8

三、传染病流行的环境背景8

第二章 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13

第一节 生物因素13

一、耐药变异13

二、抗原变异13

三、毒力变异14

第二节 自然因素14

一、气候因素14

二、地理因素18

第三节 社会因素19

一、政治与经济因素19

二、人口与交通因素21

三、卫生管理与卫生服务因素23

第三章 传染病流行特征28

第一节 流行强度28

一、散发28

二、暴发28

三、流行29

第二节 时间特征30

一、时间性特征31

二、季节性特征31

三、周期性特征32

四、长期性特征33

第三节 地区特征33

一、既可局部发生,又无地区界别33

二、具有地形分布特征34

三、具有城乡分布特征34

四、具有区域分布特征34

第四节 人群特征34

一、年龄差异34

二、性别差异35

三、职业差异35

四、其他差异35

第五节 研究传染病流行特征的意义35

一、探索病因及危险因素35

二、预测传染病流行趋势36

三、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及措施36

四、评价预防控制效果36

第四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技术38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38

一、时间分布差异38

二、地点分布差异38

三、影响各个人群38

四、造成心灵创伤38

五、影响多个方面38

六、遗留后期效应39

七、发生难以预测39

八、独具相对特性39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39

一、处置技术导则39

二、不同类型事件的处置要点40

第五章 洪涝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44

第一节 洪涝灾区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44

一、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44

二、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45

三、预防控制食物中毒45

四、预防控制疟疾46

五、预防控制血吸虫病47

六、预防控制钩端螺旋体病47

七、预防控制流行性乙型脑炎48

八、预防控制皮肤病49

九、预防控制“红眼病”50

第二节 洪涝灾区卫生防病组织管理51

一、指挥机构51

二、责任分工51

三、物资储备52

第三节 洪涝灾区卫生防病管理技术53

一、信息收集与报告53

二、医疗服务与救援53

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53

四、食品安全卫生管理54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55

六、环境卫生与粪便管理55

七、健康教育与促进56

八、工作督导与检查56

第四节 洪涝灾区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技术57

一、饮用水水源的选择与保护57

二、分散式供水的处理与消毒57

三、集中式供水的处理与消毒59

四、供水设施的处理与消毒59

五、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与监督60

第五节 洪涝灾区环境消杀处理技术60

一、环境消毒60

二、病媒消杀61

第六节 洪涝灾区卫生保健指导技术65

一、科学应对,合理休息65

二、讲究卫生,预防疾病65

三、饮水卫生,质量管理66

四、家庭卫生,注重消毒66

五、健康教育,环境卫生67

六、自我调节,心理疏导67

第七节 洪涝灾区卫生评估67

第六章 虫媒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69

一、传播媒介的流行病学意义69

二、虫媒传染病的种类70

三、虫媒传染病的流行情况71

四、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71

五、虫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技术73

第七章 传染病预防控制技术75

第一节 信息管理技术75

一、信息的分类75

二、信息管理的作用76

三、信息采集与管理技术76

四、信息的分析技术79

第二节 传染病疫情预测技术84

一、描述性预警85

二、实验室病原监测预警86

三、数学模型模拟预警87

第三节 传染病疫情监测技术101

一、传染病监测的定义101

二、传染病监测的管理技术101

三、传染病监测方法技术103

四、传染病监测的分类技术108

第四节 传染病疫情控制技术111

一、传染源管理技术111

二、传播途径的阻断技术113

三、健康人群保护技术119

四、暴发疫情处理121

第五节 传染病样本处理技术124

一、采样三原则124

二、样本种类124

三、采样注意事项125

四、运输注意事项126

五、保藏注意事项127

六、传染病样本的采集方法128

第八章 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技术131

第一节 三大常规检测技术131

一、血液常规131

二、尿液常规131

三、粪便常规131

第二节 病原学诊断技术132

一、微生物形态学检查132

二、分离培养134

三、生化鉴定135

四、生化鉴定系统138

五、药物敏感性试验138

第三节 血清学诊断技术139

一、血清凝集实验139

二、沉淀试验140

三、补体结合试验141

四、中和试验141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41

六、免疫荧光检查142

七、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142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142

一、核酸杂交142

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142

三、生物芯片技术143

四、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143

第五节 其他143

第九章 传染病消毒技术145

一、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145

二、消毒灭菌方法146

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理化因素148

四、常用的化学消毒剂149

五、污染环境的常用消毒方法154

六、农村水源消毒157

第十章 名词与术语163

参考文献1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