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国防科技史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国防科技史稿](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0451521.jpg)
- 刘祖爱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5611232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国防科技工业-工业史-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国防科技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救亡图存进程中的中国近代国防科技1
第一节 概念与视角1
一、国防科技的概念1
二、国防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2
三、中国近代国防科技史的研究视角4
第二节 历史分期6
一、中国近代国防科技的历史起点6
二、中国近代国防科技的历史进程7
第三节 研究意义9
一、学术价值9
二、现实意义9
第一章 鸦片战争与中国国防科技近代化的早期尝试11
第一节 鸦片战争与中英军事技术差距11
一、清朝中前期世界火器技术装备发展11
二、鸦片战争前后中英军事技术对比15
三、鸦片战争前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的社会根源19
第二节 国防科技近代化的思想酝酿与舆论先导25
一、反对闭目塞听,呼吁开眼望洋25
二、批判“奇技淫巧”论,主张师夷长技26
三、倡导军事改革,打造坚船利炮27
四、重视军事工业,提倡军民兼容29
第三节 晚清早期火器技术的有限发展30
一、太平天国运动前沿海地区官方火器的早期发展30
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西方近代火器的引进与仿制33
三、晚清早期火器技术成效有限的原因36
第二章 洋务运动中的国防科技事业39
第一节 洋务派关于国防科技的主要认识40
一、突破华夷秩序,承认千年变局41
二、倡导中体西用,推进师夷长技44
三、优先军事工业,兼顾民用产业48
四、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53
第二节 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起步56
一、着眼长远,草创近代兵工56
二、战略调整,完善兵器工业布局69
三、探索建立兵工管理体制72
第三节 国防科技的人才培养与知识引进80
一、兴办科研机构,聚集科技人才81
二、择优而雇,引进和聘用外籍人员82
三、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88
四、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科技100
五、穷流溯源,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106
第四节 英国、德国新式武器装备的引进111
一、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与新式陆海军的组建112
二、西洋枪炮的引进122
三、舰船鱼雷艇的引进128
第五节 洋务运动中武器装备建设的成效134
一、火器技术的发展134
二、军舰的动力与材质技术的进步143
三、从无到有的军民两用技术145
第三章 清末新政期间的国防科技事业150
第一节 清末军制调整与新军建设151
一、甲午战争后海军建设的整顿与停滞151
二、清末新政中的军制调整158
三、仿西法练新兵的兴起和推进163
第二节 武器装备建设的新进展167
一、调整优化兵工企业布局167
二、尝试利用民间资本发展兵器工业174
三、努力推进枪炮制式的统一177
四、引进与仿制新式装备180
第三节 废科举与新式人才培养187
一、对科举制度的批判187
二、癸卯学制与近代教育的初步建立191
三、近代科技人才培养途径的拓展194
四、科技奖励政策与措施的出台206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防科技事业210
第一节 袁世凯与孙中山的国防建设思想210
一、袁世凯的军队建设思想210
二、孙中山国防建设思想216
三、整军经武的初步成效222
第二节 国防科技管理制度的制定223
一、健全陆海空军械管理机构224
二、规范兵工厂管理制度229
三、建立军械购买、存储、拨发制度及试验管理规章234
第三节 军阀纷争背景下的兵器事业238
一、倡导兵器学术研究,筹划统一兵器制式238
二、兵工人才培养的新举措244
三、兵工厂新进展,仿造兵器新成效254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防科技事业262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防科技262
一、总体国防建设思想262
二、南京国民政府发展国防科技的举措269
三、抗战前国防科技的成就318
第二节 抗战时期武器装备建设的发展325
一、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325
二、中外军事技术合作327
三、抗战时期的国防科技工业334
第三节 中国近代国防科技事业的转折340
一、国民党政权瓦解与国民政府国防科技事业的衰败341
二、新中国成立前人民兵工的探索345
三、中国当代国防科技事业的开端380
结束语391
后记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