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苏现代林业发展战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苏现代林业发展战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0046689.jpg)
- 彭镇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7541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林业经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江苏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苏现代林业发展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林业发展的国内外概况1
第一节 现代林业的内涵1
一、现代林业的理论与概念1
二、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2
第二节 世界林业发展趋势3
一、可持续发展成为主题3
二、可持续经营成为主流4
三、防护林建设6
四、城市森林建设8
五、人工林建设8
六、林产品贸易10
七、高新技术应用11
第三节 我国林业发展的方向12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12
二、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五大转变,实现快速发展13
第二章 江苏现代林业发展背景分析15
第一节 社会经济概况15
一、行政区划15
二、经济发展15
三、人口发展16
四、城市化进程18
第二节 自然条件19
一、地貌地形地势与土壤特点19
二、气候特点21
三、河流与湖泊22
四、自然资源23
五、自然灾害27
六、综合自然区划28
第三节 历史背景30
一、水利、水运30
二、古代经济32
三、城市的发展34
四、人文资源35
第四节 环境问题41
一、水土流失41
二、土壤盐渍化42
三、湿地退化43
四、耕地退化45
五、地面水污染46
六、城市大气污染47
七、工矿开发造成生态破坏48
第五节 森林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49
一、森林资源现状49
二、存在问题分析54
第三章 江苏现代林业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潜力56
第一节 林业评价指标及现状56
一、评价指标的研究意义56
二、世界森林经营指标与标准56
三、我国现代林业评价指标研究58
第二节 林业现状综合评价60
一、目的与意义60
二、原理与方法61
三、指标的建立63
四、现状评价63
第三节 江苏现代林业建设的必要性71
一、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71
二、是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72
三、贯彻中央《决定》的重大行动73
第四节 现代林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74
一、优越的自然环境74
二、巨大的土地环境容量74
三、经济快速发展76
四、发达的科技教育76
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77
六、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78
七、深厚的林业基础80
八、政府的高度重视80
九、社会积极参与81
第四章 江苏现代林业建设的理念与定位82
第一节 林业建设的理念82
一、“三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82
二、“三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82
第二节 林业建设的目标86
一、倍增森林资源总量87
二、健全森林生态网络87
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87
四、丰富森林文化内涵88
第三节 林业建设的定位89
一、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89
二、促进林业与农业合理配置90
三、促进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发展91
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92
五、促进江苏林业在全国林业中的贡献93
第四节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量化体系的建立95
一、城市森林量化体系的建立95
二、适宜城市森林覆盖率的提出101
第五节 城市林业生态工程植物选择105
一、植物选择的理念105
二、植物选择的要求108
第五章 江苏森林覆盖率确定111
第一节 森林覆盖率内涵111
一、森林覆盖率评价指标及研究意义111
二、城市森林评价113
第二节 适宜森林覆盖率计算依据113
一、创造良好人居环境113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113
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114
四、土地容纳量114
五、产品需求量114
六、经济发展114
七、政策保障114
第三节 适宜森林覆盖率的确定114
一、创造良好人居环境114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17
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118
四、土地容纳量121
五、林产品需求量125
六、经济发展126
七、法规政策和外部环境128
第六章 江苏现代林业发展战略130
第一节 现代林业发展总体战略130
一、总体规划布局原则130
二、结构布局132
三、空间布局135
四、典型城市示范——扬州市144
第二节 现代林业发展数量指标149
一、总量指标149
二、生态保障林体系149
二、产业发展林体系的155
三、文化传承林体系156
第三节 林业十项工程发展战略159
一、城市森林工程159
二、江河湖海防护林工程160
三、绿色通道工程161
四、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163
五、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保护工程163
六、杨树等板纸一体化工程164
七、银杏等林副产品综合利用工程165
八、竹业工程166
九、林木种苗花卉工程166
十、森林旅游工程167
第四节 林业工程总体规划未来实施的建议168
一、水网建设169
二、城市森林建设169
三、造林树种选择和模式配置171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物种储备171
第七章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体系172
第一节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思路172
一、技术体系172
二、技术重点172
三、技术方法174
四、技术思路174
第二节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抗逆性树种选择175
一、城市森林的树种选择175
二、抗风耐盐树种择优177
三、公路绿色通道树种选择178
四、林业生态工程主要造林树种推荐181
第三节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复合配置技术184
一、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区域性配置184
二、现代林业生态工程高效配置技术198
第四节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经营技术206
一、林带疏透度模型及调控206
二、农作物倒伏模型及主林带修复207
三、林冠遮阴调控208
四、林带树木根系管理209
五、防护林更新改造210
第八章 江苏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技术体系212
第一节 林业产业现状212
一、江苏省林业产业现状212
二、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213
第二节 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214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214
二、产业重点214
三、产业区域布局215
四、产业发展的技术215
第三节 林业产业发展对策216
一、推进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资源培育步伐216
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科技含量217
三、培植龙头企业,创立知名品牌217
四、制定产业政策,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217
第四节 林业产业资源培育技术217
一、人工林定向培育217
二、林农复合经营技术221
三、人工林立地生产力维持技术229
四、银杏丰产栽培技术231
第五节 银杏资源加工利用技术232
一、银杏活性成分提取技术232
二、聚戊烯醇纯化技术234
三、银杏烷基酚制备技术235
四、高含量银杏萜内酯富集技术236
五、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变化规律238
第六节 结构用胶合竹材技术241
一、轻型木结构建筑241
二、结构胶合竹材技术242
第七节 杨树林板(纸)一体化产业工程技术252
一、杨树木材密实化生产技术252
二、人造装饰薄木制造技术258
三、香型胶合板制造技术258
四、室外型中密度纤维板工艺研究258
五、低成本E1级胶合板用脲醛胶制胶压板技术259
六、杨树高得率制浆造纸技术261
第九章 江苏数字林业建设思路与框架263
第一节 数字林业的由来和内涵263
一、现状与发展趋势263
二、重要性和作用264
第二节 江苏林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形势266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266
二、面临的形势267
三、存在的问题268
第三节 江苏数字林业建设的目标、指导思想与发展策略268
一、概述268
二、总体目标269
三、指导思想270
四、发展策略270
第四节 “江苏数字林业”基本框架和建设任务270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71
二、数据库服务系统272
三、系统开发272
第十章 江苏省现代林业发展保障体系275
第一节 现代林业发展保障体系的系统分析275
一、江苏现代林业系统的结构分析275
二、江苏现代林业发展保障体系的系统分析277
第二节 林业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82
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83
二、林业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发展285
三、形成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287
第三节 江苏森林资源结构优化289
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的保障289
二、“绿色江苏”用地保障问题291
三、森林资源经营模式的调整293
四、森林结构的调整296
第四节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300
一、林业产权制度的地位和作用300
二、我国现行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主要弊端301
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效与问题302
四、完善林业产权制度的对策303
第五节 林业税费改革分析306
一、现行的林业税费政策问题306
二、林业税费政策问题产生的原因307
三、林业税费政策改革的建议308
第六节 江苏现代林业融资体系建设309
一、融资的核心体系310
二、林业信用融资体系312
三、林业融资政策保障机制313
第七节 江苏现代林业建设法制保障体系315
一、林业法制建设状况315
二、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的经验和做法316
三、完善江苏省和我国林业法制体系317
第八节 林业科技现代化建设322
一、国内外林业科技发展趋势322
二、林业科技成果323
三、江苏现代林业科技发展途径324
四、科技发展保障措施325
第九节 林业管理现代化建设327
一、林业管理现状及问题327
二、林业建设人才保障体系328
三、林业企业管理现代化329
四、林业主管部门管理现代化330
参考文献334
附件338
附件1 “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发展研究”项目评审会情况338
附件2 “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发展研究”主要研究人员名单347
附件3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工程总体规划的函350
附件4 国家林业局关于支持实施绿色江苏林业行动的复函351
附图353
附图1 江苏省行政区划图353
附图2 江苏省卫星影像图354
附图3 江苏省地貌类型图355
附图4 江苏省地势图356
附图5 江苏省土壤类型图357
附图6 江苏省植被类型图358
附图7 绿色江苏—森林资源现状图359
附图8 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工程总体布局图360
附图9 绿色江苏—江河湖海防护林工程规划示意图361
附图10 绿色江苏—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规划示意图362
附图11 绿色江苏—绿色通道工程规划示意图363
附图12 绿色江苏—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示意图364
附图13 绿色江苏—杨树等板纸一体化工程规划示意图365
附图14 绿色江苏—银杏等特色林产品综合利用工程规划示意图366
附图15 绿色江苏—林木种苗花卉工程规划示意图367
附图16 绿色江苏—竹产业工程规划示意图368
附图17 绿色江苏—森林旅游工程规划示意图369
附图18 绿色江苏现代林业工程实施后森林覆被示意图(2010年)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