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政策研究之评价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强,郑海军,李晓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1905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科技政策-评价-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政策研究之评价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科技政策研究与评价2
第二节 评价活动的需求导向4
一、科技政策评价4
二、科技计划评价6
三、科研机构评价8
四、科技人才评价9
第三节 评价理论与方法概述10
一、社会学方法11
二、统计学方法14
三、经济学方法17
四、文献计量法18
第四节 内容要点与章节安排21
第二章 文献调查法25
第一节 文献调查法概述25
第二节 文献调查的步骤26
一、文献搜集26
二、鉴别整合27
三、分析评价27
第三节 与其他方法结合28
第四节 文献调查法的特点31
应用实例: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咨询评议报告32
第三章 专家评议法34
第一节 专家访谈法35
第二节 同行评议法37
一、同行评议概述38
二、同行评议系统39
三、同行评议过程40
四、注意事项43
应用实例: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国际专家诊断评估45
第四章 履历分析法57
第一节 履历分析法概述57
第二节 履历分析法的应用58
一、国家层面58
二、科学共同体层面59
三、科研人员个体层面60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分析步骤62
第四节 方法局限及未来发展64
应用实例:博士后经历对科研人员职业发展影响评价66
第五章 社会网络法74
第一节 社会网络法概述75
一、构成要素75
二、方法原理76
三、分析视角77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78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结果展示81
一、邻域和密度83
二、中心度分析84
三、子群和派系85
四、辅助软件的使用86
应用实例:评价理论研究网络及其可视化87
第六章 统计分析法99
第一节 比较分析法99
一、绝对数与相对数100
二、数据比较的标准101
三、适用条件与范围101
第二节 回归分析法102
一、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102
二、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103
三、适用条件与注意事项104
第三节 因子分析法107
一、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108
二、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109
三、求载荷矩阵与因子得分110
四、与主成分分析法的异同113
第四节 聚类分析法114
一、数据标准化114
二、相似性测度115
三、聚类分析算法118
四、需注意的问题124
应用实例: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的科技评价指标构建125
第七章 成本收益法139
第一节 分析步骤与基本假设139
一、与目前的状态进行对照140
二、以特定政策为分析单元140
三、评估对比可替代性手段141
四、兼顾分配效果与公平性141
第二节 价值测度方法与指标142
一、基本测度指标142
二、市场价值评估142
三、非市场价值评估143
第三节 成本收益法的新发展143
应用实例:研发活动收益的评价144
第八章 效用函数法149
第一节 基本逻辑思想149
第二节 指标权重设置150
一、变异系数法150
二、相关系数法151
三、熵权法152
第九章 层次分析法154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概述155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建模156
一、建立层次结构157
二、构建判断矩阵158
三、计算要素权重162
四、判断矩阵检验163
五、总排序与决策164
第三节 方法改进与发展167
应用实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技发展战略评价168
第十章 数据包络分析法184
第一节 确定数据DEA模型185
一、基于不同生产可能集假设的DEA模型185
二、基于不同测度的DEA模型188
三、蕴含不同偏好的DEA模型190
四、基于变量类型的DEA模型191
第二节 非确定数据DEA模型193
第三节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应用与发展194
一、生产效率194
二、规模收益195
三、其他应用195
应用实例:中外大学技术转移效率评价196
第十一章 综合指数法205
第一节 科技评价指数206
一、全球竞争力指数206
二、世界竞争力指数207
三、全球创新指数208
四、欧盟综合创新指数209
五、国家创新指数210
第二节 指数编制方法211
一、确定样本空间211
二、构建指标体系212
三、数据收集整理213
四、合成评价指数214
第十二章 标杆基准法216
第一节 标杆基准法概述216
第二节 标杆基准的“锚定”过程217
一、战略分析217
二、标杆“锚定”218
三、学习改进220
应用实例: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绩效评价220
第十三章 战略地图法224
第一节 组织战略与绩效测度224
第二节 科研机构的战略地图226
一、委托人视角226
二、内部运作视角227
三、学习和成长视角229
四、财务视角230
五、战略地图构建231
应用实例:基于战略地图的研究所绩效评价232
第十四章 元评价方法236
第一节 元评价方法的产生与发展236
第二节 元评价方法的分类与应用239
一、内容分析法239
二、经验总结法239
三、信度分析239
四、效度分析240
应用实例:美国教育方案、计划及材料评估标准240
参考文献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