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休克与返乡文化休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蔡荣寿,金芳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004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休克与返乡文化休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意义3
三 文化休克和返乡文化休克的概念界定7
(一)文化休克7
(二)返乡文化休克9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化适应理论模式1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1
(二)跨文化适应理论模式12
第二章 文化差异理论与文化冲突23
一 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23
(一)对人性的看法24
(二)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25
(三)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26
(四)人的活动取向27
(五)人的空间观念28
(六)人的时间观念29
二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31
(一)权利距离(Power Distance)31
(二)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34
(三)男性化社会和女性化社会(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35
(四)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35
(五)长期—短期导向(Long-term and Short-term Orientation)37
三 蔡安迪斯的多维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理论37
(一)个体对自我的定义38
(二)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相对重要性39
(三)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重要性41
(四)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47
(五)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49
(六)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新进展:水平—垂直个体主义—集体主义51
四 文化冲突52
第三章 文化休克与返乡文化休克58
一 文化休克存在的原因58
二 文化休克的症状66
三 文化休克的各个阶段70
四 文化休克的种类与影响79
(一)语言休克(Language Shock)79
(二)角色休克(Role Shock)82
(三)教育休克(Education Shock)82
(四)文化距离(Cultural Distance)83
(五)转换休克(Transition Shock)85
五 文化休克的“积极”与“消极”影响85
六 返乡文化休克概念的提出88
七 返乡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92
八 返乡文化休克的症状95
九 返乡文化休克的各个阶段95
十 返乡文化休克的种类96
(一)语言休克(Language Shock)96
(二)生活文化休克97
(三)工作文化休克99
(四)归国人员的国外情结100
第四章 文化休克和返乡文化休克的对比102
一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102
(一)问卷调查102
(二)半结构式访谈102
(三)抽样过程103
(四)样本构成104
二 结果分析104
(一)个人基本概况104
(二)出国前及回国前的准备106
(三)出国时经历的文化休克109
(四)回国后经历的返乡文化休克111
(五)人际交流方式与文化休克及返乡文化休克114
(六)价值观差异与文化休克及返乡文化休克117
(七)文化休克及返乡文化休克的反复118
第五章 文化差异纵横谈121
一 中美文化差异121
(一)生活方式121
(二)社会环境126
(三)人际关系133
(四)美国的价值观137
(五)习俗礼节157
二 中俄文化差异159
三 中英文化差异163
四 中法文化差异173
五 中日文化差异179
六 中澳文化差异185
七 中德文化差异190
八 外国民间评出的“最中国”行为200
第六章 文化休克与返乡文化休克的应对203
一 何时出国更合适204
(一)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205
(二)青春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206
(三)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211
(四)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213
(五)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218
二 出国人员文化休克的应对220
(一)观察学习理论在文化休克和社会环境信息获得中的运用221
(二)交互决定论在文化休克中的交互控制作用228
(三)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在文化休克中的引导作用235
三 返乡文化休克的应对256
(一)海归求职的心态调整及返乡文化休克缓解258
(二)海归人员的期望值调整及返乡文化休克缓解265
(三)海归人员的婚恋观调整及返乡文化休克的缓解270
附录 关于“文化休克及返乡文化休克对比”的问卷调查275
参考文献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