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生电测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卫生电测技术
  • 张翰英主编;胡其正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 ISBN:978780144294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人造卫星-电测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卫生电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张翰英1

1.1基本概念,分类及其要求1

1.2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试验及其特点4

1.3测试总体需考虑的问题7

1.3.1测试方案的合理选择7

1.3.2试验设备、仪器的质量和精度9

1.3.3数据的处理和记录方式9

1.3.4测试系统的结构和附属设备10

1.3.5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可用性12

1.4试验的组织实施及其结果分析14

1.5发展趋势15

参考文献17

第2章 卫星分系统测试&刘杰荣 郝修来 闵长宁等18

2.1概述18

2.2卫星电源分系统的测试22

2.2.1测试目的和要求23

2.2.2测试原理和方法23

2.3遥测、遥控和跟踪分系统的测试27

2.3.1测试内容和要求28

2.3.2测试原理和方法30

2.4姿态和轨道控制分系统的测试34

2.4.1测试内容和要求35

2.4.2测试原理和方法36

2.5通信转发器分系统的测试40

2.5.1分系统测试目的和要求41

2.5.2测试原理和方法42

2.6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有效载荷测试53

2.6.1分系统测试目的和要求53

2.6.2测试原理和方法54

第3章 卫星综合测试&孙?方 郑松辉59

3.1概述59

3.2卫星综合测试的任务和方案60

3.2.1卫星综合测试的任务60

3.2.2卫星综合测试方案的制定61

3.3卫星综合测试分类63

3.3.1按测试场地或环境分类63

3.3.2按供电与检测方式分类65

3.4卫星综合测试的内容和状态70

3.4.1卫星综合测试内容70

3.4.2卫星综合测试的状态71

3.5卫星综合测试设备及测试程序75

3.5.1卫星综合测试设备75

3.5.2卫星综合测试程序80

第4章 卫星综合测试的实施&孙?方84

4.1概述84

4.2卫星各研制阶段的综合测试84

4.2.1卫星的研制阶段84

4.2.2综合测试方案及任务87

4.3初样电性星的综合测试92

4.3.1测试目的92

4.3.2卫星技术状态要求93

4.3.3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电性星测试93

4.4整星级鉴定试验99

4.4.1鉴定试验的环境条件99

4.4.2鉴定试验内容100

4.4.3整星级鉴定试验对卫星的损伤100

4.4.4环境试验条件下的综合测试101

4.4.5卫星合格鉴定的性能试验101

4.4.6整星级鉴定的电磁兼容性试验102

4.4.7整星级鉴定的振动试验103

4.4.8整星级鉴定的声试验104

4.4.9整星级鉴定的热平衡试验105

4.4.10卫星合格鉴定的热真空试验106

4.4.11其他整星级鉴定试验107

4.5“国际通信卫星Ⅵ”正检星合格鉴定试验107

4.6正样卫星综合测试114

4.6.1正样卫星验收试验114

4.6.2卫星与其他大系统的联合试验115

4.6.3技术区综合测试116

4.6.4发射区综合测试117

参考文献120

第5章 卫星电测故障分析和判断方法&郑松辉121

5.1故障模式的确立和判断故障的方法121

5.1.1卫星故障模式的确定123

5.1.2判定故障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25

5.2分析故障的基本方法126

5.2.1断点分割法126

5.2.2现象比较法127

5.2.3模拟法130

5.2.4逻辑分析与推理法131

5.2.5系统分析法131

5.2.6逐步孤立法132

5.2.7反证验证法133

5.2.8扣除法135

5.2.9故障综合分析法136

5.2.10实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137

5.3卫星故障预测和对策141

5.3.1分系统级故障预想141

5.3.2系统级故障预想142

5.4在测试现场处理故障的原则143

5.4.1及时报告发生故障情况143

5.4.2保持故障现场143

5.4.3对故障现象进行初步分析143

5.4.4分析、检查和排除故障的一般步骤144

5.4.5处理故障的一般措施144

5.4.6填写故障登记表144

参考文献145

第6章 测试设备的总体设计&王庆成146

6.1概述146

6.2总体设计的程序146

6.2.1用户要求定义148

6.2.2设备要求定义149

6.2.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51

6.2.4详细设计和生产154

6.2.5验收、使用和维护155

6.3测试方法的选择156

6.3.1测试级别156

6.3.2测试环路158

6.3.3分布式测试系统的应用159

6.3.4可测性设计162

6.4模拟器的使用163

6.4.1模拟器的必要性163

6.4.2硬件模拟器164

6.4.3软件模拟器166

6.5计算机及其接口的选择167

6.5.1计算机的选择169

6.5.2接口的选择170

6.6可靠性设计173

6.6.1可靠性定义和几个常用的参数173

6.6.2硬件可靠性设计175

6.6.3软件可靠性设计177

参考文献179

第7章 计算机自动检测设备&刘武梁 李选荣181

7.1概述181

7.2自动测试设备的组成183

7.2.1自动检测测试设备工作原理184

7.2.2程序控制器184

7.2.3程控命令的设计185

7.2.4测量仪表及测试用I/O设备188

7.3微型计算机自动检测设备192

7.3.1微机检测系统的组成193

7.3.2检测用模块194

7.3.3显示、记录和数据存储196

7.3.4微型计算机及总线的选择196

7.4串行通信接口及通信网络198

7.4.1通信接口设计中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200

7.4.2多机通信的调试203

7.5测试软件205

7.5.1通用软件205

7.5.2专用软件的设计206

7.6典型应用209

7.6.1早期姿态控制分系统自动检测设备209

7.6.2微机构成的卫星姿态控制分系统检测设备218

7.6.3新一代卫星姿态控制分系统自动化测试系统223

7.6.4广播卫星控制系统地面测试设备230

参考文献233

第8章 自动化测量及控制用的通用接口装置&韩庆余 吕槐根234

8.1概述234

8.1.1发展情况234

8.1.2基本设计思想235

8.1.3基本系统结构236

8.2 CAMAC机箱内标准总线240

8.2.1机箱的标准化240

8.2.2数据路241

8.2.3操作命令245

8.2.4状态信息X,Q246

8.2.5 LAM请求处理249

8.2.6操作周期时序250

8.3 CAMAC模件设计251

8.3.1功能模件的设计原则252

8.3.2模件的调试254

8.3.3模件的可靠性及例行试验256

8.3.4模件中的自测试措施257

8.4并行系统的组成258

8.4.1并行系统的特点258

8.4.2并行公路,并行分支驱动器259

8.4.3 U型机箱控制器(CCU)266

8.5串行系统的组成270

8.5.1串行系统的特点及性能271

8.5.2串行公路,串行驱动器及扩展串行驱动器273

8.5.3串行机箱控制器及SGL编码器275

8.6多控制源的实现277

8.7 CAMAC专用软件278

8.7.1 CAMAC软件的特点278

8.7.2中间语言280

8.7.3子程序的实现284

8.7.4 FORTH语言在CAMAC测试系统中的应用286

8.8 CAMAC系统的自检错及自诊断294

8.8.1 CAMAC标准中具有的自检能力294

8.8.2模件的自诊断297

8.8.3系统级的自诊断298

8.9典型应用301

8.9.1整星检测系统302

8.9.2姿控程控分系统的检测系统304

参考文献308

第9章 应用IEEE-488总线的测试系统&张丽华 李丹珠 刘锐梅等310

9.1概述310

9.2 IEEE-488接口的功能316

9.3 IEEE-488接口功能的实现318

9.3.1组合逻辑式318

9.3.2寄存器式320

9.3.3单片机式322

9.3.4用软件实现323

9.3.5用可编程逻辑阵列实现323

9.4 CAMAC与488的接口325

9.4.1 CAMAC与488接口的必要性325

9.4.2 488-CAMAC接口326

9.4.3 CAMAC-488接口326

9.5典型应用举例328

9.5.1测距音的自动切换装置328

9.5.2返回式卫星测距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330

9.5.3卫星通信转发器高频参数测试系统332

9.5.4卫星能源自动测试系统333

9.5.5卫星电磁兼容测试系统335

参考文献338

第10章 整星自动检测系统&胡其正 陈逢田339

10.1概述339

10.2整星自动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341

10.2.1供电与供电检测341

10.2.2状态控制343

10.2.3测量与测试344

10.2.4参数监视346

10.2.5测试过程的管理347

10.2.6时间基准349

10.2.7记录及归档349

10.2.8后台准备350

10.3检测系统的体制352

10.3.1分散式体制353

10.3.2部分集中管理式体制353

10.3.3集中式体制354

10.3.4分级管理体制355

10.4分级管理检测系统的组成356

10.4.1总控设备356

10.4.2主控计算机360

10.4.3主控计算机的软件361

10.4.4专用检测设备362

10.4.5通信卫星整星检测系统实例364

10.5接口与通信367

10.5.1卫星与地面检测设备之间的接口367

10.5.2设备之间的接口369

10.5.3人机接口370

10.5.4设备间的通信规程371

10.6欧空局的EGSE系统373

10.6.1发展概况373

10.6.2卫星的电测374

10.6.3 EGSE的组成376

10.6.4 EGSE的主要功能377

10.6.5 EGSE软件378

参考文献382

第11章 电测系统实施中的特殊技术问题&王南华384

11.1检测设备与卫星之间的连接384

11.1.1星上检测点的选定385

11.1.2检测点引出方法386

11.1.3星、地信息传输方式388

11.1.4星、地信息接口设计390

11.2卫星电测设备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398

11.2.1电磁干扰的来源及耦合途径398

11.2.2卫星电测中的地线处理402

11.2.3卫星电测中的屏蔽技术404

11.3检测程序的准备406

11.3.1检测程序的一般特点406

11.3.2检测程序的语言支持环境408

11.3.3检测程序的总体设计及有关实时性的考虑409

参考文献413

第12章 专用测试软件&张翰英 王锡样414

12.1概述414

12.1.1卫星检测对软件的要求414

12.1.2研究专用测控软件的必要性415

12.1.3专用测控语言的一般结构416

12.2面向通用接口设备的专用测试语言417

12.3面向应用的通用测试语言419

12.4欧洲空间局整星检测用的测试软件424

12.4.1整星测试软件的功能424

12.4.2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应用427

12.4.3 ETOL语言简介431

12.4.4键盘命令439

12.4.5框图显示的生成语言441

12.4.6整套软件的结构443

参考文献443

第13章 发展趋势&张翰英 王锡样445

13.1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445

13.1.1发展通用化、标准化的必要性445

13.1.2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对ATE硬件发展的影响447

13.1.3总线在标准化中的作用和发展448

13.2测试软件技术的发展450

13.2.1 OSI模型在ATE中的应用450

13.2.2面向对象方法在测试软件开发中的应用454

13.3分布式测试系统的数据库461

13.3.1分布式数据库的系统结构461

13.3.2分布式数据库数据(文件)的目录管理462

13.3.3数据分布问题465

13.3.4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465

13.3.5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完整性467

13.4人工智能技术在ATE中的应用467

13.4.1专家系统在ATE中的应用468

13.4.2诊断型专家系统的一般结构469

13.4.3知识与知识库470

13.4.4知识的推理476

13.4.5解释机制和人机接口478

13.4.6诊断型专家系统的实现478

参考文献4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