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自我实现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640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历史唯物主义-自我-哲学理论-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自我实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自我实现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1
第二节 考察自我实现的两个维度7
一 生存论维度7
二 价值论维度18
三 生存论维度和价值论维度统一基础上的自我实现研究26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27
第四节 本书的选题意义和研究重点38
一 选题意义38
二 研究重点41
第五节 研究方法44
一 文本研读法45
二 比较法45
三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46
四 矛盾分析法46
第二章 自我实现理论的历史考察48
第一节 西方自我实现理论的历史透视48
一 灵魂与德性——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下的自我实现理论48
二 信仰与神性——中世纪信仰主义传统下的自我实现理论58
三 自然与理性——近代人道主义传统下的自我实现理论62
四 小结73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我实现理论76
一 先秦儒学的仁道原则与“修己以安人”76
二 宋明新儒学的“成圣”与清儒的“造命”78
三 小结80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碰撞中的自我实现理论问题82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我实现理论8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与人学革命86
一 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86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与生存论的确立88
三 实践哲学带来的人学革命90
第二节 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自我实现的理论前提92
一 人的本质92
二 人的现实存在与自我实现的生存论根据97
第三节 自我实现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容104
一 自我实现的基本内涵104
二 自我实现的具体内容107
第四节 自我实现的出发点115
第五节 自我实现的根本途径117
一 实践是自我实现的根本途径117
二 交往实践与人的社会化过程127
三 自由选择与责任担当134
第六节 自我实现的动力机制与条件制约性137
一 实践的内在矛盾性137
二 自我实现的条件制约性140
第七节 自我实现的评价原则与价值尺度146
一 自我实现的评价原则146
二 自我实现的价值尺度147
第八节 自我实现的价值理想148
一 人的生存价值分析148
二 自我实现的历史形态155
第九节 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地位及其意义164
一 自我实现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和作用164
二 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方法论和价值论意义166
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170
第一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哲学基础170
一 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反思与批判171
二 从实存到生存的存在论转向171
第二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174
第三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建构原则175
第四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主要观点177
一 以非理性为基础的自我实现理论177
二 以心理学批判和社会批判为根据的自我实现理论183
第五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之比较190
一 两种理论的建构基础不同190
二 两种理论的出发点不同191
三 两种理论的动力机制不同193
四 两种理论的评价原则不同194
五 两种理论的价值尺度不同196
第六节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论成就与局限197
一 理论成就197
二 理论局限200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自我实现理论的当代价值206
第一节 全球化、网络时代与人的生存状态206
一 全球化进程与人的世界性存在206
二 网络时代的虚拟与现实的悖论性存在208
第二节 价值建构与精神家园的安顿209
一 认同危机与自我的碎片化209
二 后现代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相对主义211
第三节 当代中国人的自我实现与现实构建213
一 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追求与自我实现213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的自我实现216
结论220
参考文献226
后记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