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与综合治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犯罪与综合治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5105492.jpg)
- 秦春元,李承云主编;陈金鑫,李振杨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750593458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07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7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犯罪与综合治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篇 犯罪成因论2
第一章 犯罪概述2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2
第二节 刑事犯罪分类9
第三节 我国刑事犯罪的基本情况18
第四节 我国现阶段刑事犯罪的特点与变化趋势24
第二章 犯罪现象的因果关系31
第一节 犯罪现象31
第二节 犯罪现象因果关系的概念和特征34
第三节 研究犯罪现象因果关系的意义38
第三章 犯罪的社会原因41
第一节 社会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41
第二节 剥削阶级意识与犯罪的关系44
第三节 腐败现象与犯罪的关系47
第四节 对外开放与犯罪的关系50
第五节 法制建设与犯罪的关系53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与犯罪的关系55
第四章 犯罪的经济原因59
第一节 分配不公与犯罪59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中的漏洞对犯罪的影响63
第三节 市场经济价值观被扭曲对犯罪的影响67
第四节 待业与犯罪70
第五章 犯罪的家庭因素76
第一节 残缺家庭与犯罪77
第二节 不良家庭与犯罪78
第三节 家庭教育失误与犯罪83
第四节 家庭经济状况对犯罪的影响88
第六章 犯罪的主观原因91
第一节 犯罪主观原因的含义91
第二节 犯罪主体的意识因素93
第三节 犯罪主体的心理因素96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生理因素103
第五节 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思想的外化105
中篇 综合治理论112
第七章 预防犯罪112
第一节 预防犯罪的可能与作用113
第二节 预防犯罪的基本方针和原则116
第三节 预防犯罪的措施119
第四节 预防犯罪的战略构思122
第八章 惩罚犯罪125
第一节 惩罚犯罪的作用125
第二节 及时打击犯罪是惩罚犯罪的必要条件130
第三节 准确量刑是惩罚犯罪的前提132
第四节 积极行刑是惩罚犯罪的根本137
第五节 惩罚犯罪应注意的问题143
第九章 对罪犯的教育改造149
第一节 教育改造的基本功能149
第二节 教育改造的基本原则154
第三节 教育改造的基本内容160
第四节 教育改造的形式和方法165
第十章 对罪犯的劳动改造169
第一节 劳动改造的意义169
第二节 劳动改造的原则173
第三节 劳动改造的实施176
第四节 劳动改造秩序的控制180
第十一章 狱政管理183
第一节 狱政管理的性质183
第二节 狱政管理的任务184
第三节 狱政管理的基本原则185
第四节 狱政管理的主要内容186
第十二章 罪犯心理矫治194
第一节 罪犯心理矫治概述194
第二节 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201
第三节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者的素质207
第四节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230
第十三章 违法与劳动教养245
第一节 违法的概念和特征245
第二节 劳动教养的性质和任务248
第三节 劳动教养工作的方针和政策251
第四节 劳动教养的执行254
第十四章 社会矛盾与调解工作265
第一节 社会矛盾概述265
第二节 调解工作的作用271
第三节 调节工作的原则278
第四节 调解工作的实施284
第十五章 社会帮教295
第一节 社会帮教的性质和任务295
第二节 社会帮教的范围和对象299
第三节 社会帮教的原则和方法302
第四节 社会帮教的组织实施306
第十六章 普法教育310
第一节 普法教育的意义310
第二节 普法教育的总目标316
第三节 普法教育的对象317
第四节 普法教育的内容320
第五节 健全完善保障机制,确保普法教育顺利实施322
第十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与预防犯罪326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3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内容328
第三节 学校精神文明教育与预防犯罪333
第四节 社区精神文明教育与预防犯罪337
第五节 家庭精神文明教育与预防犯罪341
第六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350
第十八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354
第一节 体系的概念与基本属性354
第二节 综合治理的指标体系356
第三节 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364
第四节 综合治理的法律体系370
下篇 刑事犯罪各论377
第十九章 城市犯罪问题与综合防治377
第一节 城市犯罪的原因和特点377
第二节 城市犯罪的预防385
第三节 城市罪犯的改造心理与行为表现389
第四节 改造城市罪犯的策略和方法394
第二十章 开发区犯罪与综合治理401
第一节 开发区犯罪的原因和特点401
第二节 开发区犯罪的预防404
第三节 开发区罪犯的改造心理与行为表现408
第四节 开发区罪犯改造的策略与方法412
第二十一章 暴力犯罪与综合防治414
第一节 暴力型犯罪的原因414
第二节 暴力型犯罪的类型和特点418
第三节 暴力型犯罪的预防420
第四节 暴力型罪犯的改造心理与行为表现423
第五节 暴力型罪犯的改造对策427
第二十二章 女性犯罪与综合防治432
第一节 女性犯罪的原因与特点432
第二节 女性犯罪的预防437
第三节 女性罪犯的改造心理与行为表现439
第四节 女性罪犯的改造对策442
第二十三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综合防治449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449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和特点455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458
第四节 未成年犯的改造心理与行为特征462
第五节 未成年犯的改造对策464
第二十四章 流窜犯罪与综合防治471
第一节 流窜犯罪的现状及规律471
第二节 流窜犯的基本特征474
第三节 流窜犯的改造特点477
第四节 流窜犯的改造对策479
第二十五章 重新犯罪与综合防治487
第一节 重新犯罪的原因和特点487
第二节 重新犯罪的预防492
第三节 累犯的改造心理与行为特征497
第四节 累犯的改造对策500
第二十六章 盗窃、诈骗犯罪与综合治理506
第一节 盗窃、诈骗犯罪的原因和条件506
第二节 盗窃、诈骗犯罪的特点与类型510
第三节 盗窃、诈骗犯罪的预防513
第四节 盗窃、诈骗犯罪的改造心理与行为特点518
第五节 盗窃、诈骗罪犯的改造对策521
第二十七章 职务犯罪与综合防治528
第一节 职务犯罪的概念与种类528
第二节 职务犯罪的特点与发展趋势532
第三节 职务犯罪的原因与综治541
第四节 服刑职务犯的心理特点与改造措施545
第二十八章 走私犯罪与综合防治550
第一节 走私犯罪的原因和条件550
第二节 走私犯罪的类型和特点555
第三节 走私犯罪的预防559
第四节 走私罪犯的改造心理和行为表现563
第五节 改造走私罪犯的措施566
第二十九章 毒品犯罪与综合防治571
第一节 毒品的概念与特征571
第二节 毒品的种类575
第三节 毒品犯罪的原因与危害579
第四节 毒品犯罪的现状与特点583
第五节 毒品犯罪的综合治理588
第三十章 拐卖人口犯罪与综合防治595
第一节 拐卖人口犯罪的原因和特点595
第二节 拐卖人口犯罪的综合防治600
第三节 拐卖人口罪犯的改造心理、行为表现及改造对策605
第三十一章 淫秽物品犯罪与综合防治617
第一节 淫秽物品犯罪的原因和条件617
第二节 淫秽物品犯罪的类型和特点621
第三节 淫秽物品犯罪的预防628
第四节 淫秽物品罪犯的改造心理与行为特征631
第五节 改造淫秽物品罪犯的措施634
第三十二章 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与综合防治642
第一节 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原因和条件642
第二节 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类型和特点646
第三节 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预防649
第四节 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改造心理和行为特征652
第五节 对假冒伪劣商品罪犯的改造对策655
第三十三章 强奸犯罪与综合防治661
第一节 强奸犯罪的原因和条件661
第二节 强奸犯罪的特点665
第三节 强奸犯罪的预防668
第四节 强奸罪犯的改造心理与行为特征675
第五节 强奸罪犯的改造对策678
第三十四章 卖淫嫖娼犯罪与综合防治687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卖淫嫖娼犯罪的原因687
第二节 卖淫嫖娼犯罪的特点695
第三节 卖淫嫖娼犯罪的危害700
第四节 卖淫嫖娼的综合治理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