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
  • 隋红;李洪;李鑫钢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8712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76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控制;有机污染物-地下水污染-水污染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土壤与地下水环境4

1.1.1 土壤环境的基本特征4

1.1.2 地下水环境基本特征5

1.2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及其来源7

1.2.1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基本特点7

1.2.2 污染来源8

1.3 我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状况10

1.3.1 土壤污染环境效应10

1.3.2 土壤污染的生态危害11

1.3.3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问题12

1.3.4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13

1.4 中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及其治理现存问题15

1.5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的意义16

参考文献16

第2章 场址(场地)评估和修复调查18

2.1 范围与基本概念18

2.1.1 污染场地概述18

2.1.2 有机污染物简介20

2.2 场地评估的基本内容与框架27

2.2.1 场地评估的基本内容27

2.2.2 场地评估的基本框架27

2.3 初步评估29

2.3.1 场地历史29

2.3.2 场地级别29

2.3.3 污染物定性30

2.3.4 污染受害群体31

2.4 评估与修复检验的取样与监测31

2.4.1 渗流区土壤取样与监测31

2.4.2 地下水取样与监测33

2.4.3 地表水取样与监测36

2.4.4 数据质量控制39

2.5 综合评估43

2.5.1 生态风险评估43

2.5.2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46

参考文献52

第3章 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过程55

3.1 污染物的迁移方式55

3.1.1 机械迁移55

3.1.2 物理-化学迁移56

3.1.3 生物性迁移57

3.2 污染物的迁移及转化过程57

3.2.1 挥发与溶解58

3.2.2 吸附与解吸60

3.2.3 化学反应68

3.2.4 生物作用72

3.3 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的流体力学74

3.3.1 土壤、含水层及地下水74

3.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78

3.3.3 多孔介质79

3.3.4 流体82

3.4 多孔介质中流体的运动过程84

3.4.1 渗流84

3.4.2 流体流动的描述方法85

3.4.3 多孔介质渗流的基本定律——Darcy定律87

3.4.4 Darcy定律的适用范围89

3.4.5 Darcy定律的推广91

3.4.6 非线性运动方程93

3.5 多孔介质中溶质的运移过程94

3.5.1 对流迁移94

3.5.2 扩散迁移94

3.5.3 机械弥散95

3.5.4 水动力弥散97

3.5.5 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理想模型99

3.6 污染物迁移的数值模拟102

3.6.1 模型的建立102

3.6.2 数值方法106

3.6.3 流体的数值计算模型111

3.6.4 模拟软件及其模块113

参考文献117

第4章 非饱和区土壤修复124

4.1 非饱和区土壤修复概述及发展趋势124

4.1.1 非饱和区土壤修复技术概述124

4.1.2 非饱和区土壤修复发展趋势125

4.2 物理化学修复法126

4.2.1 土壤气相抽提126

4.2.2 原位热脱附149

4.2.3 异位热脱附153

4.2.4 土壤淋洗154

4.2.5 溶剂萃取159

4.2.6 原位化学氧化178

4.2.7 机械力化学修复188

4.2.8 土壤固化/稳定化190

4.2.9 土壤焚烧196

4.3 微生物修复法198

4.3.1 生物通风199

4.3.2 微生物共代谢作用211

4.3.3 土壤耕作212

4.3.4 生物堆214

4.3.5 生物反应器222

4.4 植物修复法225

4.4.1 植物修复基本概念225

4.4.2 植物修复有机物污染环境的基本原理226

4.4.3 植物修复类型227

4.4.4 有机污染物的植物降解机理228

4.4.5 植物修复优缺点229

4.4.6 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与应用230

4.4.7 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在实际工程中应考虑的因素232

4.4.8 植物修复技术的展望233

4.5 联合修复法234

参考文献235

第5章 地下水污染修复246

5.1 地下水污染修复概述及发展趋势246

5.1.1 地下水资源现状及污染状况246

5.1.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概述248

5.1.3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发展趋势251

5.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252

5.2.1 原位曝气252

5.2.2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273

5.2.3 可渗透反应格栅283

5.2.4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293

5.2.5 抽出-处理技术299

5.2.6 自然衰减修复技术302

5.2.7 土壤-地下水联合修复技术305

5.3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327

参考文献328

第6章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系统的地上处理技术337

6.1 热处理技术337

6.1.1 热氧化337

6.1.2 催化氧化344

6.1.3 其他热处理法346

6.1.4 热处理应用及费用347

6.2 吸附处理法348

6.2.1 活性炭吸附系统348

6.2.2 沸石吸附系统354

6.2.3 高分子吸附系统356

6.2.4 吸附再生技术357

6.3 生物处理法359

6.3.1 生物法处理工艺介绍360

6.3.2 生物法降解动力学361

6.3.3 生物过滤池的设计362

6.3.4 生物法技术的存在问题与发展363

6.4 溶剂吸收法363

6.4.1 吸收法工艺流程介绍364

6.4.2 吸收法工程化应用365

6.5 其他分离方法366

6.5.1 膜分离法367

6.5.2 光解和光催化法368

6.5.3 等离子法369

6.5.4 压缩冷凝处理法370

参考文献371

第7章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效果检验与评价373

7.1 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效果检验和评价标准的目的与作用373

7.2 国内外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基准制定373

7.2.1 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373

7.2.2 评价标准的制定程序与基本方法375

7.2.3 评价标准的检验与修订375

7.3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376

7.3.1 概述376

7.3.2 美国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378

7.3.3 英国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391

7.3.4 日本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394

7.3.5 法国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396

7.3.6 加拿大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399

7.3.7 荷兰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400

7.3.8 澳大利亚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403

7.3.9 丹麦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406

7.4 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生态学评价410

7.4.1 污染土壤修复生态学评价方法410

7.4.2 土壤修复生态学评价的发展趋势412

7.5 我国修复基准及评价方法的现状412

7.5.1 技术局限性及问题415

7.5.2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418

参考文献4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