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学校管理评价指南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学校管理评价指南 第3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5096087.jpg)
- 《现代学校管理评价指南》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 ISBN:780158922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139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学校管理评价指南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篇 教师评价763
第一章 教师评价体系构成的基本要素763
第一节 保证教学质量的本质763
第二节 专业学习的本质766
第三节 反映“行动计划”中提到的教师专业学习的要求768
第四节 把保证教学质量和专业学习整合起来770
第二章 教师评价标准773
第一节 输入还是输出?773
第二节 “输入”,即教师所要做的774
第三节 “输出”,即教师达到的结果780
第三章 教师评价依据785
第一节 考虑依据785
第二节 课堂观察786
第三节 教师的自我评价787
第四节 结构性反思788
第五节 计划资料788
第六节 教学材料789
第七节 其他的依据790
第八节 学生、家长或者同事反馈791
第九节 信息来源图表793
第四章 教师评价程序794
第一节 一般的评价程序794
第二节 具体的评价方法和程序798
第三节 设计评价需要考虑的事项800
第五章 评价的设计过程802
第一节 步骤一:确定评价的过程802
第二节 步骤二:运用评价过程,确定一般步骤(即“如何”评价)807
第三节 步骤三:运用评价过程,确定评价标准(评价内容)809
第四节 步骤四:运用评价过程,确定具体的方法和程序810
第五节 步骤五:运用评价过程,确定实施计划811
第六节 步骤六:为评价者设计培训计划811
第六章 促进新教师成长的评价815
第一节 引导和辅助相结合815
第二节 哪些人应参与其中?需要多长时间?815
第三节 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努力816
第四节 多样化的参与人员817
第五节 主要的信息来源817
第六节 其他资料来源826
第七节 提供终结性的反馈830
第七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833
第一节 明确层次Ⅱ评价的目的833
第二节 评价体系的设计836
第三节 层次Ⅱ评价中的文件展示以及反馈847
第八章 援助教师的评价850
第一节 谁应该参与层次Ⅲ的评价?850
第二节 对进入层次Ⅲ评价的老师的决定851
第六篇 学生评价863
第一章 合作性评价863
第一节 学生、教师和家长:评价的伙伴863
第二节 教师:评价专家885
第三节 通过合作改进评价活动899
第四节 共同承担责任的问题917
第二章 运用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真实性评价933
第一节 多元智力评价方法941
第二节 随堂记录卡944
第三节 教师队伍和成长记录袋评价947
第四节 成长记录袋的组织948
第五节 共同的期望949
第六节 运用成长记录袋让学生得到极大的进步949
第三章 传统背景下的真实性评价954
第一节 考虑学习方式963
第二节 在所有课堂中引进真实性评价966
第三节 制定学习契约的方法969
第四节 学习契约示例970
第五节 传统或者真实性学习的评价973
第六节 真实性评价有时候伴随传统评价发生976
第四章 将个人表现与小组成就相联系的真实性评价978
第一节 学习小组内部冲突的解决980
第二节 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冲突的核查表981
第三节 小组的成长与发展983
第四节 完成一个有意义的小组计划必须经历的阶段983
第五节 高质量讨论的促进与评价986
第五章 真实性评价标准的协商和执行995
第一节 协商优先995
第二节 多元智力教育999
第三节 建构主义教育1000
第四节 团体性教育1001
第五节 基于结果的教育1006
第六节 真实性评价任务1008
第七节 转变的原则1011
第六章 平价活动的开展1013
第一节 将评价作为主动学习的一部分1013
第二节 传统测验的误区1029
第三节 将学生的进步与具体目标相联系1045
第四节 何去何从1061
第七章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1075
第一节 自主设计评价模式1075
第二节 档案袋评价模式1076
第三节 反思日记评价模式1079
第四节 成果展示评价模式1081
第七篇 课堂评价1085
第一章 课堂多元评价的意义和目标1085
第一节 课堂多元评价的意义1086
第二节 课堂多元评价的价值观1088
第三节 课堂多元评价的目标1093
第二章 课堂多元评价的内容1095
第一节 教师行为1095
第二节 学生行为1098
第三节 课堂结构1100
第四节 师生关系1100
第五节 教学效率1101
第三章 课堂多元评价的指标体系1102
第一节 课堂多元评价的指标系统1102
第二节 课堂多元评价指标的内涵1104
第四章 教师课堂表现评价的操作1108
第一节 教师课堂表现评价提纲1109
第二节 教师课堂表现评价方法1116
第三节 教师课堂表现评价案例1121
第五章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1125
第一节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提纲1125
第二节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1128
第三节 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