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量刑指导制度研究 以量刑指导意见为切入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量刑指导制度研究 以量刑指导意见为切入点](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5090826.jpg)
- 郝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883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量刑-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量刑指导制度研究 以量刑指导意见为切入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规范量刑改革的背景及成因9
第一节 规范量刑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0
一、量刑改革的现实进程10
二、均衡量刑改革的动力13
三、量刑规范化路径的探索15
第二节 构建量刑指导制度的国际经验18
一、美国范式:文本指南18
二、英国范式:论理指南20
三、澳大利亚范式:数据指南22
四、结论23
第三节 构建量刑指导制度的问题与困境24
一、量刑改革目标不尽人意24
二、量刑方法缺乏共识27
三、复杂多样的情节难以量化29
四、细化量刑程序的经验不足31
第二章 指导量刑的理论根基34
第一节 量刑根据的界定35
一、刑罚根据的历史解读36
二、量刑的二元根据48
第二节 量刑根据之横轴: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54
一、社会危害性之判断54
二、社会危害性之于量刑59
第三节 量刑根据之纵轴: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61
一、人身危险性概念及历史起源61
二、人身危险之于量刑66
第四节 罪刑法定下刑罚的合理配置68
一、罪刑法定的合理内涵69
二、罪刑均衡的基本要求72
第三章 基准刑的合理确定81
第一节 基准刑的应然需求与实然界定82
一、基准刑的应然价值82
二、基准刑的实然存在84
第二节 基准刑的界定87
一、基准刑概念及特征87
二、量刑基准的界定94
第三节 基准刑的确定方法96
一、检讨确定基准刑的理论方法97
二、确定基准刑的一般规律100
三、确定基准刑的特殊规律——以未遂犯为例105
四、结束语109
第四章 指导情节适用的技术规则110
第一节 指导情节适用的一般规则110
一、量刑情节概念110
二、酌定情节法定化辨析118
三、顺势清晰情节作用124
四、个案判断情节作用125
第二节 厘正“重复评价”规则的含义130
一、禁止量刑重复评价规则概述130
二、禁止量刑重复评价规则的解读131
三、特殊情形下禁止重复评价的运用134
第三节 指导情节适用的具体规则137
一、发现漏罪的并罚规则137
二、减轻情节的适用规则142
第五章 规制量刑活动的程序143
第一节 量刑程序争议及结论144
一、量刑程序设置现状144
二、相对与绝对独立量刑程序之争146
第二节 量刑建议制度的法理分析149
一、量刑建议的现实背景149
二、深圳市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改革实践152
三、结论154
第三节 量刑说理的程序要求157
一、量刑说理的必要性158
二、量刑说理的难点162
三、量刑说理案件范围的合理界定166
四、量刑说理方式选择169
第四节 定罪程序的探索170
一、问题的缘起171
二、为何刑讯逼供现象不能禁绝173
三、配合制约:何以取舍177
四、厘正误读:强化刑事辩护权180
第六章 刑罚执行后的社区矫正制度研究185
第一节 社区矫正观念之思185
一、刑罚观纵横187
二、马克思主义刑罚观的本质191
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刑罚观195
四、社区矫正——马克思主义刑罚观的接纳与重塑198
第二节 再谈社区矫正制度方案的调整201
一、了解对象:被矫正人的结构性变化202
二、过程控制:保证执法到位206
三、完善程序:平稳机制运行209
四、诠释“矫正”:走出传统管控212
五、结语215
第三节 社区矫正主体视角下的社区矫正制度完善研究216
一、背景与现状217
二、对现行社区矫正制度的反思220
三、转型体制促使行刑社会化226
四、以新体制带动职能转变228
第七章 影响量刑制度建设的观念因素233
第一节 量刑中的民意考量233
一、民意影响量刑之实然234
二、民意影响量刑之应然238
第二节 支配量刑的“社会共识”243
一、由“苏越案”与“陆俊案”谈起244
二、案件反映的量刑症结246
三、对“社会共识”的归纳248
第三节 “疑罪从无”的正确解读252
一、“疑罪从轻”并非冤案的祸根253
二、厘正对刑事证明标准的误读258
三、“疑罪从无”的正确解读262
四、结论266
参考文献268
后记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