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技术指南及彩色图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技术指南及彩色图谱
  • 张瑞琳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4563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医学-寄生虫学-实验-图谱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技术指南及彩色图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人体寄生虫教学标本的种类1

一、液浸标本1

二、干制标本1

三、玻片标本1

第二节 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制作和邮寄2

一、标本的采集2

二、标本的保存与制作3

三、标本的邮寄4

第三节 寄生虫标本制作的一般原理5

一、标本的固定5

二、染色9

三、脱水14

四、透明15

五、标本封固16

第二章 医学原虫18

第一节 肠道、腔道原虫的采集、检查、标本制作、培养与保存18

一、采集标本18

二、新鲜标本检查法19

三、永久标本制片法19

四、活组织及其他标本检查21

五、保存21

六、溶液与染液的配制22

七、培养22

八、实验动物模型的构建25

九、低温冷冻保存与复苏26

第二节 血内寄生原虫的采集、检查、标本制作、培养与保存27

一、疟原虫27

二、锥虫29

第三节 其他组织器官原虫的采集、检查、标本制作、培养与保存30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30

二、弓形虫31

三、卡氏肺孢子虫(卡氏肺囊菌)32

第三章 医学蠕虫35

第一节 蠕虫成虫的采集、保存及标本制作35

一、蠕虫成虫的采集35

二、蠕虫成虫的固定及保存36

三、蠕虫成虫的染色和制片36

第二节 蠕虫幼虫的采集、保存及标本制作40

一、吸虫幼虫40

二、绦虫幼虫43

三、线虫幼虫45

第三节 蠕虫卵的采集、保存及标本制作46

一、蠕虫卵的采集46

二、蠕虫卵的保存48

三、蠕虫卵的玻片标本制作48

第四节 蠕虫液浸瓶装标本的制作49

一、器材和试剂49

二、标本装置方法及步骤49

第五节 常见蠕虫动物模型构建及虫体传代培养技术53

一、华支睾吸虫53

二、并殖吸虫55

三、日本血吸虫56

四、布氏姜片吸虫58

五、包生绦虫(棘球蚴模型)59

六、缩小膜壳绦虫60

七、猪囊尾蚴培养61

八、钩虫61

九、马来丝虫62

十、旋毛形线虫63

十一、蛔虫幼虫64

十二、广州管圆线虫65

第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67

第一节 实验物品的准备67

一、器材与试剂67

二、采集69

三、毒杀69

四、保存69

五、玻片标本制作70

第二节 蜱类标本71

一、采集、饲养71

二、固定与保存72

三、成虫玻片标本制作73

第三节 螨类73

一、革螨73

二、恙螨74

三、疥螨75

四、蠕形螨76

五、尘螨76

第四节 蚊77

一、采集77

二、饲养78

三、保存80

四、标本制作81

第五节 蝇83

一、采集、饲养83

二、保存与标本制作85

第六节 白蛉86

一、采集86

二、保存与标本制作86

第七节 蚤87

一、采集、饲养87

二、保存与标本制作87

第八节 虱88

一、采集88

二、保存与标本制作88

第九节 臭虫89

一、采集89

二、保存与标本制作89

第十节 蜚蠊(蟑螂)89

一、采集、饲养89

二、保存与标本制作90

第五章 寄生虫组织切片技术91

第一节 组织切片的原理91

一、石蜡切片技术91

二、冰冻切片技术94

第二节 组织切片操作步骤95

一、石蜡切片操作步骤95

二、冰冻切片操作步骤97

第六章 寄生虫超薄切片技术98

第一节 处理标本98

一、取材98

二、固定98

三、脱水101

四、渗透与包埋102

第二节 超薄切片与染色102

一、超薄切片102

二、切片染色104

三、透射电镜样品操作步骤105

第七章 病原学诊断技术106

第一节 粪便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的检查106

一、粪便检查106

二、肛周虫卵检查110

三、排泄物与分泌物等标本的检查110

四、其他组织器官检查113

第二节 血液检查115

第八章 免疫学检测实验技术118

第一节 寄生虫特有的免疫学检测技术118

一、环卵沉淀试验118

二、环蚴沉淀试验119

三、尾蚴膜反应试验120

四、弓形虫染色试验120

第二节 其他常用免疫学检测技术121

一、皮内试验121

二、挑刺试验122

三、间接血凝试验122

四、间接荧光抗体试验123

五、对流免疫电泳试验124

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25

七、免疫印迹试验126

第三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128

一、实验操作过程128

二、免疫酶染色试验130

第九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132

第一节 常用实验动物132

第二节 实验动物操作技术132

一、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方法132

二、实验动物编号与标记方法134

三、实验动物除毛法135

四、实验动物麻醉方法136

五、实验动物的血液采集137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安死术140

一、安死术的概念140

二、采用安死术必须符合的条件140

三、安死术的常用方法141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伦理与福利141

一、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的概念141

二、实验动物福利与“3R”原则142

第十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143

第一节 实验室的安全制度与管理143

一、建立管理组织143

二、制定安全规章制度143

三、贯彻安全规章制度,树立普遍防御意识144

第二节 实验人员的安全管理144

一、安全教育144

二、健康管理144

三、意外损伤防护145

第三节 实验动物安全管理145

一、人畜共患病的防护145

二、动物健康管理146

第四节 实验室安全操作技术146

一、注射器的安全操作146

二、吸管的安全操作147

三、菌(毒)种接种安全操作147

四、离心物品的安全操作147

五、避免操作中产生气溶胶148

六、实验室内及时有效消毒148

七、废弃物及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148

八、其他注意事项149

九、实验室生物安全术语149

主要参考文献151

附录 常见人体寄生虫相关彩色图谱155

附图1:华支睾吸虫156

附图2:片形吸虫157

附图3:并殖、狸殖吸虫158

附图4:血吸虫160

附图5:绦虫成虫、节片162

附图6:绦虫卵、幼虫163

附图7: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幼虫164

附图8:绦虫中间宿主、病变液浸标本165

附图9:蛔虫、鞭虫166

附图10:钩虫、粪类圆线虫167

附图11: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169

附图12:蛲虫、丝虫170

附图13:肠道、腔道等原虫171

附图14:疟原虫等原虫173

附图15:蚊175

附图16:蝇、白蛉176

附图17:蜱、螨177

附图18:虱、蚤、臭虫1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