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阿昌族文化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阿昌族文化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0431282.jpg)
- 刘江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3676061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阿昌族-民族文化-文化史-云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阿昌族文化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源流1
第一节 族源2
一、氐羌族群的南迁及其分化2
二、“盐婆神话”中的阿昌族先民3
第二节 族称及其演变与分布5
一、唐宋时期的“寻传蛮”及其分布状况5
二、元明清时期的“峨昌”“阿昌”6
三、近代阿昌族的演变和分布10
第三节 各地阿昌族族源传说14
一、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14
二、“勐撒峒”的传说16
第四节 阿昌族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20
一、反抗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20
二、抗击侵略者的斗争23
第二章 人地关系24
第一节 人口状况与行政区划24
一、人口状况24
二、性别比和婚姻状况24
三、行政区划25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27
一、地理环境27
二、自然资源32
三、民族文化交流34
第三章 社会经济形态40
第一节 古代阿昌族社会经济形态40
一、唐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40
二、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44
第二节 近代阿昌族社会经济形态52
一、稻作文化及其特征52
二、土司统治下的封建地主经济57
三、村社组织61
第三节 家庭手工业与商业63
一、家庭手工业63
二、商业71
三、新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71
第四章 语言与文字74
第一节 语言的结构76
一、音位系统76
二、词汇特点79
三、语法特征82
第二节 方言83
一、语音方面的异同83
二、词汇方面的异同84
三、语法方面的异同85
第三节 阿昌语对文化的传承86
第五章 宗教信仰88
第一节 原始宗教88
一、自然崇拜90
二、图腾崇拜99
三、祖先崇拜102
四、祭司和祭词中的灵魂观113
第二节 前兆迷信与占卜129
一、前兆迷信129
二、占卜130
第三节 南传上座部佛教133
一、佛教的传入和影响133
二、有关佛教的节庆137
三、佛教典籍145
第四节 汉传佛教与道教147
一、汉传佛教和道教的活动场所147
二、汉传佛教和道教的个性特征148
第六章 婚姻家庭与伦理道德152
第一节 近代婚姻152
一、婚姻制度152
二、婚姻缔结形式153
三、婚姻缔结过程158
四、婚俗的发展变化172
第二节 家庭结构与亲属称谓175
一、家庭结构175
二、亲属称谓178
第三节 伦理道德189
一、家庭伦理道德189
二、社会伦理道德191
三、宗教伦理道德194
四、村规民约与习惯法195
第四节 禁忌198
一、劳动和生活禁忌198
二、宗教礼仪和人生礼仪禁忌199
三、妇女禁忌199
第七章 生活习俗与风俗习惯201
第一节 生活习俗201
一、服饰201
二、饮食215
三、民居222
第二节 生育礼仪与丧葬礼仪229
一、生育礼仪229
二、丧葬礼仪234
第三节 节庆与娱乐246
一、阿露窝罗节247
二、过年249
三、清明节252
四、端午节254
五、火把节255
六、尝新节256
第八章 文学与艺术257
第一节 民间文学257
一、神话258
二、民间传说262
三、民间故事264
四、谚语、谜语和歇后语276
五、民间歌谣276
六、阿昌族山歌的主要艺术特色288
第二节 文人文学291
一、文人文学的诞生和发展291
二、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295
第三节 艺术300
一、音乐301
二、舞蹈302
三、绘画和雕刻302
第九章 教育、卫生与科学技术303
第一节 教育303
一、传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303
二、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308
第二节 医药卫生31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医药卫生314
二、当代医疗卫生317
第三节 科学技术319
一、传统的科技知识319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和运用322
第十章 建筑风格与名胜古迹325
第一节 建筑风格325
一、民居建筑325
二、奘房建筑329
第二节 名胜古迹330
一、皇阁寺330
二、户撒沐城与孔明城332
三、石锛、石斧和铜钺333
参考文献334
后记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