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制度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制度创新
  • 张应良,王晓芳,官永彬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7513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制度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展示1

1.1.1 研究问题1

1.1.2 背景展示6

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10

1.2.1 研究目的10

1.2.2 选题意义11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2

1.3.1 研究方法12

1.3.2 技术路线14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16

1.4.1 研究内容16

1.4.2 结构框架16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17

1.5.1 研究的重点、难点17

1.5.2 创新点18

第2章 理论基础21

2.1 公共产品理论21

2.1.1 公共产品的含义21

2.1.2 农村公共产品的含义22

2.1.3 公共产品的性质23

2.1.4 公共产品的类型24

2.1.5 研究范畴的界定27

2.2 制度经济学理论30

2.2.1 基本命题:制度至关重要30

2.2.2 交易成本理论33

2.2.3 产权理论33

2.2.4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34

2.3 效率与公平38

2.3.1 效率38

2.3.2 公平39

2.4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学理念40

2.4.1 伦理问题的提出40

2.4.2 利益关系是研究的出发点40

2.4.3 公共管理中的关系模式41

2.4.4 公共管理中的德治与法治42

第3章 我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考察43

3.1 我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简单梳理43

3.1.1 “村社合一”治理模式下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43

3.1.2 家庭承包制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49

3.1.3 税费改革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58

3.1.4 免税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63

3.2 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64

3.2.1 绩效评价的思路框架64

3.2.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主观绩效评价67

3.2.3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客观绩效评价75

3.3 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判断80

3.3.1 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总体判断80

3.3.2 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表征81

3.4 现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形成机理87

3.4.1 乏力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动员机制87

3.4.2 政府强制性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88

3.4.3 严格规制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准入机制89

3.4.4 缺失的农村制度外公共资源监督机制90

3.5 现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负面影响90

3.5.1 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91

3.5.2 削弱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92

3.5.3 制约城乡统筹协调发展93

3.5.4 阻碍农村小康社会进程94

第4章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100

4.1 双重博弈:政府供给公共产品与私人供给公共产品100

4.1.1 应然博弈:政府供给公共产品与私人供给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100

4.1.2 实然博弈:政府供给公共产品与私人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损失103

4.1.3 博弈均衡解:政府诱导型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选择111

4.2 民营化配置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基本依据116

4.2.1 民营化配置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理论依据116

4.2.2 民营化配置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实践依据118

4.2.3 民营化配置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政策依据123

4.3 民营化配置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边界考察125

4.3.1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博弈126

4.3.2 政府与市场供给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范围界定128

4.4 政府诱导型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框架131

4.4.1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的创新132

4.4.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公共筹资制度的创新133

4.4.3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分摊制度的创新134

4.4.4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监督管理制度的创新135

第5章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创新139

5.1 公共决策的含义139

5.1.1 决策的基本含义139

5.1.2 决策的基本过程141

5.1.3 决策理论的发展142

5.1.4 决策原理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启示143

5.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创新目标144

5.2.1 现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安排145

5.2.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创新目标148

5.3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151

5.3.1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变迁的约束151

5.3.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153

5.4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制度实施机制的建立154

5.4.1 农村社区居民需求意愿表达的激励155

5.4.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需求意愿表达机制的建立161

第6章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公共筹资制度创新170

6.1 公共产品筹资制度创新问题的提出171

6.1.1 公共需求的巨大增长与财政资金的瓶颈约束171

6.1.2 现行公共筹资制度的缺陷173

6.2 农村社区公共筹资制度创新:多元筹资主体选择和多元筹资方式建立176

6.2.1 公共产品筹资的理论模型176

6.2.2 农村社区公共筹资制度创新的目标178

6.2.3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筹资制度创新的内容:一体与多元180

6.2.4 制度整合:“一体”与“多元”的良性互动186

6.3 公共产品多元筹资制度的保障:动员机制的建立188

6.3.1 公共产品筹资:国家动员机制的弱化188

6.3.2 公共产品筹资:社会动员机制的发育191

6.3.3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动员机制的建立193

第7章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分摊制度创新204

7.1 成本分摊的基本内涵204

7.1.1 基本概念界定204

7.1.2 成本分摊的基本原则206

7.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成本分摊制度创新的目标208

7.2.1 现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成本范畴界定208

7.2.2 现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成本分摊——平摊税费213

7.2.3 现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成本分摊制度——累退效应的分摊机制216

7.2.4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成本分摊制度创新目标——累进效应的分摊机制221

7.3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成本分摊制度的实施机制223

7.3.1 制度内成本分摊的合理性223

7.3.2 制度外成本分摊的合规性227

第8章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监管制度创新234

8.1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配置监管问题的由来234

8.1.1 供给主体的决策缺乏约束234

8.1.2 资金使用与管理监督不力237

8.1.3 供给过程缺乏民众参与239

8.1.4 公共产品的运营管护主体虚置241

8.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民营化配置与政府管理243

8.2.1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民营化配置对政府管理的积极影响243

8.2.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民营化配置对政府传统管理的挑战244

8.2.3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民营化配置过程中的政府角色转变246

8.3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配置监管主体的选择248

8.3.1 政府、社会、农民合作的利益基点249

8.3.2 政府、农民、社会合作的载体选择251

8.3.3 政府、农民、社会合作的机制设计254

8.4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监管内容的界定255

8.4.1 筹集资金的管理255

8.4.2 公共产品的质量256

8.4.3 公共产品的价格260

8.4.4 日常的运营管护265

8.5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监管机制的构建267

8.5.1 正式制度的约束与监督269

8.5.2 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与监督270

第9章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民营化配置模式272

9.1 公共产品供给的环节:提供—生产—运营272

9.1.1 政府提供不等于政府生产272

9.1.2 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275

9.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配置实践模式276

9.2.1 “公共民营合作”运行模式276

9.2.2 “股权出让”实践操作模式280

9.2.3 “政府职能再造”监管模式281

9.3 PPP模式在我国运用的条件识别283

9.3.1 符合区域特点是前提284

9.3.2 明晰产权制度是动力284

9.3.3 风险分担机制是关键285

9.3.4 政府角色转换是根本285

9.3.5 法律制度规范是保障285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89

10.1 基本结论289

10.1.1 当前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突出表现为供给低效和结构失衡289

10.1.2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经济根源在于政府财政支农的乏力290

10.1.3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缺乏的制度根源在于供给制度的传统落后290

10.1.4 破解当前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瓶颈的制度选择是“政府诱导”291

10.1.5 供给决策+多元筹资+成本分摊+监管管理=“政府诱导型”制度框架293

10.1.6 PPP将成为我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民营化配置的基本运作模式295

10.2 政策建议297

10.2.1 健全法律规章,依法规范供给行为297

10.2.2 建设公共财政,确保财政支农职能298

10.2.3 改革行政体制,创新乡村治理机制300

10.2.4 转变政府理念,塑造政府服务形象303

10.3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304

参考文献307

后记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