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拖拉机学 第1册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汽车拖拉机学 第1册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429899.jpg)
- 许绮川,樊启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5803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汽车-发动机-高等学校-教材;拖拉机-发动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拖拉机学 第1册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内燃机基本工作特征1
二、内燃机技术发展概况1
三、内燃机在生产中的应用5
第一章 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7
第一节 内燃机的总体构造7
一、内燃机的分类7
二、内燃机的总体构造8
第二节 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0
一、内燃机基本术语10
二、四行程内燃机工作原理11
三、二行程内燃机工作原理13
四、多缸四行程内燃机工作原理16
五、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16
第三节 内燃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7
一、指示性能指标17
二、有效性能指标18
三、运转性能指标19
四、可靠性与耐久性21
五、内燃机的热平衡21
第四节 影响内燃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23
一、机械损失及机械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23
二、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25
思考题26
第二章 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28
第一节 机体组28
一、机体与下曲轴箱28
二、汽缸与汽缸套29
三、汽缸盖与汽缸垫30
第二节 活塞连杆组32
一、活塞组32
二、连杆组36
第三节 曲轴飞轮组38
一、曲轴38
二、飞轮41
三、扭转减振器41
第四节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与平衡42
一、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42
二、曲柄连杆机构的质量换算44
三、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45
四、曲柄连杆机构的平衡措施47
思考题51
第三章 配气机构与换气系统52
第一节 配气机构52
一、配气机构的类型52
二、配气机构的构造53
三、配气相位与气门间隙58
第二节 换气系统60
一、空气滤清器60
二、进气管与排气管61
三、排气消声器62
四、发动机排气净化63
第三节 四行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66
一、换气过程66
二、换气损失69
三、充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69
四、提高充量系数的措施70
第四节 废气涡轮增压71
一、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72
二、涡轮增压器的主要参数和工作特性73
三、压缩空气的冷却74
思考题75
第四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76
第一节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76
一、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76
二、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工作要求77
第二节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78
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78
二、柴油机燃烧室79
第三节 喷油器82
一、孔式喷油器82
二、轴针式喷油器83
三、燃油的喷雾84
第四节 喷油泵85
一、柱塞式喷油泵86
二、转子分配式喷油泵98
第五节 调速器99
一、调速器的功用99
二、调速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100
三、机械调速器的结构及工作过程103
第六节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辅助装置110
一、燃油箱110
二、燃油滤清装置110
三、输油泵112
第七节 柴油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113
一、燃油喷射量控制115
二、燃油喷射正时控制116
三、怠速控制117
四、进气节流控制117
思考题118
第五章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119
第一节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119
一、汽油及其可燃混合气的形成119
二、可燃混合气的燃烧120
三、使用因素对燃烧的影响125
第二节 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127
一、化油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128
二、实用化油器的辅助装置129
第三节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134
一、燃油喷射系统135
二、进气系统139
三、燃油喷射控制系统141
思考题145
第六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146
第一节 润滑油及润滑方式146
一、润滑油146
二、润滑方式147
第二节 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148
一、润滑系统的组成148
二、润滑系统的油路149
第三节 润滑系统的主要机件151
一、机油泵151
二、机油滤清器153
三、机油冷却装置156
第四节 曲轴箱的通风157
一、通风的必要性157
二、通风方式157
三、曲轴箱通风的典型结构158
思考题158
第七章 发动机冷却系统159
第一节 冷却介质及冷却方式159
一、冷却介质159
二、冷却方式160
第二节 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61
一、强制式水冷却系统161
二、风冷却系统163
第三节 水冷系统主要机件164
一、水泵164
二、散热器166
三、冷却强度的调节装置167
思考题172
第八章 发动机启动系统173
第一节 发动机的启动和启动方式173
一、发动机的启动173
二、发动机的启动方式173
第二节 电启动系统174
一、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启动机175
二、电启动机的传动机构179
三、其他形式的启动机181
四、电启动机驱动保护电路183
第三节 启动辅助装置184
一、电热塞184
二、进气预热器185
三、启动液喷射装置185
四、启动减压装置185
思考题186
第九章 汽油机点火系统187
第一节 点火系统要求与分类187
一、对点火系统的要求187
二、点火系统的分类190
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统190
一、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190
二、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191
三、传统点火系统各组件的构造194
第三节 半导体点火系统199
一、概述199
二、有触点半导体点火系统200
三、无触点半导体点火系统200
第四节 微电脑点火控制系统204
一、特点与类型204
二、组成与工作原理205
三、高压配电原理206
四、点火提前角的控制207
思考题210
第十章 发动机特性211
第一节 发动机的工况及标定功率211
一、发动机工况211
二、发动机标定功率212
第二节 调整特性213
一、柴油机调整特性213
二、汽油机调整特性215
第三节 负荷特性217
一、汽油机负荷特性218
二、柴油机负荷特性219
第四节 速度特性220
一、柴油机速度特性220
二、汽油机速度特性224
第五节 调速特性227
一、调速特性227
二、调速器的工作指标230
第六节 万有特性231
一、万有特性的意义231
二、万有特性曲线的制取232
三、汽油机与柴油机万有特性的比较233
思考题234
第十一章 其他类型发动机235
第一节 转子发动机235
一、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及其基本组成235
二、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36
三、转子发动机的主要构造239
四、转子发动机的主要系统244
第二节 燃气涡轮发动机248
一、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发展及其基本组成248
二、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49
三、燃气涡轮发动机主要构造250
第三节 气体燃料发动机253
一、天然气发动机254
二、液化石油气发动机260
三、氢燃料发动机262
思考题264
主要参考文献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