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律令法与天下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律令法与天下法
  • 高明士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6862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法制史-研究-中国-唐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律令法与天下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导论 中古律令制度发展的特质及其历史意义4

前言4

第一节 法典体系的完成5

一、国内法:律令格式5

二、国外法(天下法)7

三、中华法系(东亚“法文化圈”)的形成8

附表导论1中日令典篇目一览表10

四、立法原理:礼主刑辅、失礼入刑11

第二节 律令制度发展的特质15

一、律令法典的儒教化15

二、政治运作的法制化22

(一)君权的法制化23

(二)依据律令格式施政:“罪刑法定主义”?25

三、“令”成为制度法典31

第三节 法制发展的历史意义:圣君政治凌驾律令政治34

一、以格破律36

二、上请决断38

(一)特别身分犯38

(二)特别犯罪行为39

结语39

附表导论2文献所见汉至唐律令法典编纂简表40

第一章 隋代的律令制度45

前言45

第一节 律令格式的编纂46

一、开皇律令格式46

二、大业律令格式54

第二节 律令格式的卷数、篇数55

第三节 律令格式的篇名58

一、律58

二、令61

第四节 隋代的律令政治72

一、文帝时期的律令政治73

二、炀帝时期的律令政治77

结语80

第二章 唐代武德到贞观律令的制度82

前言82

第一节 武德律令格式的编纂83

附表2—1武德元年五十三条格诸纪事85

附表2—2武德与开皇律令格式对照表92

附表2—3《武德令》篇目及条数一览表96

第二节 贞观律令格式的编纂99

附表2—4《贞观令》篇目及条数一览表109

结语123

第三章 从永徽到开元律令的制定125

前言125

第一节 永徽律令格式127

第二节 开元七年律令格式136

第三节 开元二十五年律令格式141

一、条数问题143

二、奏上与颁行144

三、修撰人员145

四、编撰成果:律、令、格、式及律疏、格式律令事类148

结语149

第四章 唐律中的“理”——断罪的第三法源152

前言152

第一节 唐律“理”字解析154

一、唐律中常见的“理”155

二、唐律特定意义的“理”155

(一)为人之道以及人与人相处之道:人理、情理等155

(二)事务存在之道以及处理事务之道:事理158

(三)天秩、天常与天理159

三、附述:唐令中的“理”164

第二节 唐判依理据律167

一、唐代的判集168

二、判集依理据律举隅171

第三节 礼、理与情理法181

结语184

第五章 唐代的律令政治187

第一节 律令制度与立国政策的奠立187

第二节 法案实例的再检讨——试评君臣守法与不守法193

一、贞观元年(627)长孙无忌不解佩刀案193

二、垂拱三年(687)刘祎之被赐死案199

三、开元、大历年间窃盗、强盗案200

(一)所谓“啸聚恶少以盗马”问题202

(二)第二次盗马刑责203

(三)家僮告发问题203

(四)“谪超俊剑南西山效力,纳赃七千贯”费解203

(五)“同盗马奴三人并杖杀”亦费解206

第三节 律令政治的困境——隋唐继承北朝法制系统的内在包袱206

结语213

第六章 唐宋令与“唐宋变革”的下限——《天圣令》的发现及其历史意义216

前言216

第一节 《天圣令》残卷的价值及其课题219

附表6—1《天圣令》残卷条数统计表220

一、关于“服纪”(服制)规定222

二、关于“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规定225

附表6—2《大唐开元礼》与《天圣令》丧服表226

三、关于宋6“诸度地,五尺为步,三百六十步为里”227

第二节 《天圣令》在令典发展法史上的意义232

一、政治的法制化233

二、王化、教化的意义236

三、“唐宋变革”说的下限237

结语——“天圣令学”的提出248

第七章 天下秩序与“天下法”——以隋唐的东北亚关系为例250

前言250

第一节 导论:关于天下、天命、天下秩序、天下法250

第二节 天下秩序三圈结构论257

一、先秦天下秩序三圈结构论:从《禹贡》五服到《周礼》九服258

附图7—1《禹贡》五服图260

附图7—2《周礼》九服图261

二、秦汉隋唐天下秩序的三圈结构264

附图7—3隋唐天下秩序结构图267

第三节 天下法268

一、汉唐天下法运作的基本要素及其运作原理270

附图7—4天下秩序运作的基本要素与原理270

附图7—5天下秩序的基本架构271

二、从隋唐史书《东夷传》实例说明天下法271

三、“天下法”的主要内容283

结语290

第八章 中华法系293

前言293

第一节 中华法系基本立法原理试析295

一、礼之三义296

二、成文法典与礼——中华法系的共相302

三、中华法系共相举隅——试释律文“不应得为”条所谓“理”304

附表8—1中华法系“不应得为”罪规定一览表305

第二节 中华法系的特质309

一、晋唐律为蓝本的成文法典311

二、则天应时立法设刑314

三、伦理化的法典321

四、民族和谐的法理化322

结语324

结论327

附录一 《律令法与天下法》原刊论文目录329

附录二 唐律研读会330

一、研读会简史330

二、研读会成员及研读方式334

三、研读会展望336

跋3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