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龙门山-米仓山褶皱冲断构造特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龙门山-米仓山褶皱冲断构造特征研究
  • 刘殊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0238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181页
  • 主题词:褶皱带-冲断层-石油天然气地质-地质构造-研究-四川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龙门山-米仓山褶皱冲断构造特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前陆盆地及其前陆冲断构造概念及研究现状1

第二节 米仓山前构造带以及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研究状况概述4

一、川东北地区研究现状4

二、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的认识5

第三节 龙门山前构造带研究状况概述6

第四节 冲断构造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思路7

一、龙门山-米仓山构造冲断带研究存在的问题7

二、龙门山-米仓山构造冲断带研究的意义8

三、龙门山-米仓山构造冲断带研究思路9

第二章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构造带区域地质特征11

第一节 四川盆地基本地质特征11

第二节 四川盆地周边构造造山带及主要断裂特征13

一、龙门山冲断构造带13

二、米仓山冲断带13

三、大巴山冲断构造带14

四、娄山和八面山冲断带14

五、四川盆地周缘主要断裂特征15

第三节 四川盆地岩相古地理演化史15

一、中条-扬子旋回-基底形成阶段17

二、加里东旋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阶段18

三、海西旋回20

四、印支旋回22

五、燕山旋回24

六、喜马拉雅山旋回26

第四节 四川盆地边缘构造带的形成动力学背景——特提斯演化史26

一、早二叠世27

二、三叠纪——印支旋回27

三、燕山期(J-K1早期)29

四、喜山期31

第五节 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史32

一、基底形成期32

二、加里东期(震旦-志留纪)32

三、海西期32

四、印支期33

五、燕山期35

六、喜山期36

第六节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特征36

一、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37

二、四川盆地构造层序特征39

第七节 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应力场状况分析45

第三章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及其演化特征48

第一节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特征49

一、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带划分50

二、龙门山主干断裂特征51

第二节 龙门山构造带构造分段性特征53

一、龙门山造山带构造带北段、中段、南段构造特征对比53

二、龙门山造山带北段、中段、南段运动学对比58

第三节 龙门山造山带山前盆地特征61

一、山前盆地地质特征61

二、山前盆地现今构造带划分65

三、龙门山山前盆地须家河组南北两端充填方向分析65

第四节 龙泉山构造带特征分析69

一、龙门山造山带-龙泉山构造发育史分析70

二、龙泉山构造带构造性质讨论73

第五节 龙门山造山带盆山耦合分段性、山前盆地分块机理研究77

一、构造带分段性控制因素78

二、龙门山造山带北段动力学研究80

三、龙门山北端碰撞引起的山前盆地构造以及沉积响应分析82

四、龙门山中段盆山耦合关系分析83

第六节 前陆冲断带构造样式分析85

一、构造样式力学模式85

二、龙门山南段构造样式分析87

三、龙门山中段构造样式分析90

四、龙门山北段构造样式分析91

小结93

第四章 米仓山前构造特征及盆山耦合关系研究94

第一节 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构架概述95

一、秦岭造山带构造特征以及构造演化史分析95

二、大巴山弧形构造带构造特征以及构造演化史分析98

第二节 米仓山及其邻区区域地质概述102

一、米仓山造山带地质特征104

二、碧口地体地质特征105

三、佛坪地体地质特征106

第三节 米苍山山前构造带构造特征108

一、米仓山构造带划分108

二、米仓山山前构造带形变特征分析113

三、米仓山前陆构造分段特征113

四、山前褶皱-通南巴构造带构造特征114

第四节 米仓山山前构造动力学分析117

第五节 米仓山山前冲断带形成机理及运动模式119

一、水平挤压、末端存在楔形体应力场分布模型119

二、双重构造、反冲三角带形成机理120

三、米仓山前构造运动学模式研究121

第六节 通南巴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123

一、基底对后期构造的控制作用分析124

二、黑池梁-蒙坝元古界古隆起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124

三、涪阳坝断裂带形成机理128

第七节 米仓山山前盆地构造响应及构造带分段性机理131

第八节 米仓山造山带性质讨论132

第九节 米仓山-大巴山相互关系分析134

小结135

第五章 褶皱冲断带构造分段性与气田分布136

第一节 龙门山前褶皱冲断带气田分布特征136

一、龙门山前褶皱冲断带气田勘探现状136

二、典型气田-大邑气田解剖137

三、龙门山南段气藏勘探远景分析140

四、龙门山北段嘉陵江组-雷口坡组碳酸盐岩浅滩勘探远景分析142

五、龙门山中段勘探远景分析145

第二节 米仓山山前褶皱冲断带气田分布特征145

一、通南巴构造带勘探研究现状145

二、基本石油地质条件146

三、通南巴构造带西南段勘探远景评价149

四、通南巴构造带东北段勘探远景评价149

第六章 结束语153

一、龙门山前陆冲断带153

二、米仓山-大巴山前陆冲断带154

三、前陆冲断带油气分布规律154

参考文献1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