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英国教育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英国教育史
  • 徐辉,郑继伟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1844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英国教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英国教育史的开端(600—1066)1

第一节 基督教的传入与学校教育的起源1

第二节 早期僧侣教育与大众识字7

第二章 中世纪早期的英国教育(1066—1300)14

第一节 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14

第二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18

第三节 大学中的托钵僧24

第四节 中世纪早期的僧侣教育27

第五节 大众识字的发展30

第三章 中世纪后期的英国教育(1300—1530)35

第一节 中世纪后期的学校教育35

第二节 牛津与剑桥大学的巩固与发展43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50

教区牧师的培养50

工匠学徒制53

律师的培养55

第四节 骑士制度与贵族教育57

第五节 大众教育的变化和识字的发展59

第四章 社会变革时代英国教育的发展(1530—1660)64

第一节 宗教和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64

第二节 宗教改革与教育的发展70

第三节 教育慈善事业75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发展78

第五节 学徒制和技术训练84

第六节 转变中的牛津与剑桥大学86

第七节 贵族教育的变化90

第八节 教育水平变化的社会影响93

第九节 清教革命时期的教育96

第五章 王政复辟至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教育(1660—1830)105

第一节 王政复辟与教育105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发展110

初等教育的发展110

文法学校116

私立学校和学园120

大众识字125

第三节 洛克的教育思想128

第四节 大学教育的变化132

第六章 国家干预教育的重要时期(1830—1869)140

第一节 初等教育140

1833年第一笔政府教育拨款140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和詹姆士·凯博士144

纽卡斯尔委员会147

罗伯特·洛与《修正法》149

第二节 中等教育151

捐办文法学校151

公学与托马斯·阿诺德153

第三节 高等教育157

牛津和剑桥大学157

伦敦大学的兴起159

第四节 技术和继续教育160

背景160

工人讲习所162

第七章 双重教育制度确立的时代(1870—1902)165

第一节 1870年初等教育法165

历史背景165

主要目的和条款内容169

对法案的反应及其法案的局限性170

第二节 1870年之后初等教育的发展171

初等教育的发展172

强迫的初等教育173

免费的初等教育174

初等学校的教学174

克罗斯委员会报告175

第三节 中等教育179

汤顿学校调查委员会与捐办学校179

公学182

第四节 高等教育185

城市学院的兴起185

大学推广运动187

第五节 技术和继续教育190

科学艺术署191

19世纪末期的新发展193

第八章 十九世纪英国教育思想(上)197

第一节 埃奇沃斯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198

第二节 贝尔和兰喀斯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202

生平与著作202

贝尔—兰喀斯特导生制205

第三节 欧文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209

生平与教育活动209

论人的性格形成212

论教育、生产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214

第四节 功利主义学者的教育思想217

边沁217

詹姆士·密尔218

约翰·密尔220

第九章 十九世纪英国教育思想(下)226

第一节 牛曼的大学理想226

大学职能观227

大学教育观229

大学学生观233

第二节 赫胥黎的教育思想235

生平与著述235

自由教育观237

大学的理想238

倡导科学技术教育240

第三节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242

生平与著作242

知识价值观与科学教育论244

论德、智、体三育248

第十章 国民教育制度的统一与确立(1902—1944)253

第一节 1902年教育法253

背景253

1902年教育法主要内容256

法案的颁布及其评价258

第二节 初等教育260

第三节 中等教育264

1922年以前的中等教育264

1922年以后的中等教育265

哈多报告《青少年教育》266

史彭斯报告和诺伍德报告269

第四节 高等教育273

第五节 科技教育和继续教育277

第六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1944年教育法278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278

从《绿皮书》到《白皮书》282

1944年教育法284

对1944年教育法的评价289

第十一章 走向教育综合化和大发展的时代(1945—1972)294

第一节 初等教育294

哈多的传统294

从一项调查看初等教育的能力分组297

普洛登报告及其影响300

第二节 中等教育306

战后初期的官方政策306

向综合化教育思想的转变309

1965年第10号通知与综合中学的发展319

第三节 高等教育323

高等科技教育的发展323

罗宾斯报告328

高等教育的“双重制”334

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337

第十二章 教育统一和改革的新时代(1972—1990)341

第一节 学校教育341

乐观主义的消失341

大辩论的起始343

黄皮书、罗斯金演讲和教育大辩论347

80年代学校教育的新发展351

第二节 高等教育362

绿皮书364

白皮书366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374

第十三章 二十世纪英国教育思想381

第一节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381

第二节 沛西·能的教育思想384

生平与著作384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385

个性自由发展理论387

教育生物学化理论389

第三节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391

生平与著作391

教育的目的392

教育的节律395

大学教育的职能396

第四节 罗素的教育思想399

生平和著作399

《教育论》与比肯山学校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