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武萍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1592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老工业基地-技术革新-研究-东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技术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16
第一节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6
一、创新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16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21
三、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启示26
第二节 创新理论的拓展28
一、新古典学派28
二、新熊彼特学派29
三、制度创新学派31
四、国家创新学派33
第三节 当代创新理论发展的新趋势36
一、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36
二、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38
第四节 我国创新理论研究的现状39
一、我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9
二、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41
三、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在我国正在兴起48
第二章 国内外技术创新的模式与借鉴54
第一节 进化式的技术创新模式55
一、技术推动的线性模式55
二、市场需求拉动模式56
三、技术与市场混合作用模式57
四、技术创新网络化模式58
五、集群式创新模式60
第二节 开放式的技术创新模式64
一、从单纯引进到模仿创新模式64
二、从单一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模式66
三、从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模式70
第三节 多种创新模式的利弊比较分析71
一、进化式技术创新模式72
二、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76
第三章 技术创新评价体系81
第一节 技术创新动力81
一、技术创新动力的定义与特点81
二、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82
三、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84
第二节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85
一、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86
二、技术创新经费投入87
三、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投入87
第三节 技术创新过程88
一、技术创新过程模型88
二、技术创新过程常用统计指标91
第四节 技术创新绩效92
一、技术创新绩效的内涵92
二、反映技术创新绩效的常用指标93
第四章 振兴东北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97
第一节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97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97
二、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选择98
三、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途径100
第二节 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102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103
二、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109
三、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支持机制114
第三节 东北三省企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115
一、基础能力分析115
二、技术创新投入分析120
三、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分析124
四、科技成果转化率分析127
五、实现市场价值与竞争力分析128
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131
第五章 振兴东北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141
第一节 产业园区141
第二节 重大项目和主导产品战略143
一、重大项目建设143
二、主导产品选择144
第三节 产业链整合152
一、产业链整合的重点152
二、产业链整合的实现方式153
第四节 设计研发中心155
第五节 产业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157
一、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157
二、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168
第六章 振兴东北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174
第一节 创新服务体系174
一、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必要性174
二、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176
三、落实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177
第二节 创新基础条件平台179
一、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的内涵与架构179
二、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机理180
三、区域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的功能定位183
四、区域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的体系建设186
第三节 科技教育信息网络188
一、东北信息化的总体评价189
二、东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困境190
三、建设东北科技教育信息化网络的对策与建议192
第四节 完善技术创新的孵化体系193
一、东北地区孵化体系的基本情况194
二、东北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运营中存在的问题199
三、完善东北地区科技企业孵化体系运营的对策200
第七章 振兴东北的技术创新人才体系205
第一节 专业队伍205
一、东北地区科技专业队伍概况205
二、东北地区科技专业队伍存在的问题208
三、完善东北地区科技专业队伍的建设209
第二节 管理体系210
一、东北地区科技人才管理现状211
二、东北地区科技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212
三、国外科技人才管理的经验213
四、政府完善东北地区科技人才管理的措施214
第三节 企业家队伍216
一、企业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16
二、东北企业家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7
三、完善东北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220
第四节 激励机制222
一、人才激励机制的必要性223
二、东北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226
三、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有效措施228
第五节 人才机制231
一、东北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的必要性232
二、美国创新科技人才管理机制的经验233
三、创新东北人才管理机制的框架235
第八章 振兴东北的技术创新环境支持体系240
第一节 强化区域创新体系的宏观协调240
一、提高东北区域经济的合作水平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240
二、东北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与障碍243
三、加强东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措施243
第二节 优化自主创新支持方式245
一、创新科技平台245
二、创新转化平台246
三、创新服务平台247
四、创新合作平台248
第三节 优化创新参与者联系机制249
一、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250
二、打造政府创新的制度环境251
三、完善社会中介服务支撑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252
第四节 构建与区域资源—产业相称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252
一、构建与区域资源—产业相称的企业创新体制252
二、东北企业创新体系优化的政策体系作用机制254
第五节 促进基于产业融合的创新集聚256
一、地区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形成256
二、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257
三、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258
第六节 引进与培养创新团队261
一、建设环境以吸引区外优秀人力资源261
二、集中力量培养本地优秀人力资源269
第七节 吸引创新投资进入东北272
一、利用国内创业投资支持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272
二、吸引外国投资支持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274
三、利用其他参与创业投资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276
第八节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创新气氛277
一、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278
二、完善东北区域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281
第九章 东北三省技术创新绩效评价285
第一节 区域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85
一、技术创新投入指标选择286
二、技术创新输出指标选择287
第二节 评价模型——DEA模型及有效性判定287
一、DEA基础模型——C2R模型288
二、带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C2R模型291
第三节 东北三省技术创新绩效评价291
一、东北三省技术创新发展现状292
二、东北三省技术创新绩效评价297
第四节 东北三省与全国其他省份的比较分析304
一、创新系统有效性分析307
二、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307
三、规模效益分析308
第五节 提高东北地区技术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309
一、鼓励区域企业的地理集聚,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309
二、明确政府职能、积极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310
三、深化高校、科研机构体制改革,促进区域产学研合作310
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给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担保支持311
五、积极培育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312
六、加强技术创新环境建设、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协调发展312
后记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