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质量管理体系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质量管理体系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5036709.jpg)
- 丛玉隆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3197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质量管理体系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主任与学科建设1
第一节 检验医学学科建设的挑战与发展1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
二、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转变2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2
四、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3
五、检验学科建设科主任应该履行的职能3
第二节 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与建立8
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8
二、质量体系的构成9
三、质量体系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12
四、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13
第三节 科主任工作特点与方法16
一、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17
二、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性20
三、科主任的工作方法21
第二章 医院科室的经济管理29
一、经济管理概述29
二、经济管理主要方法33
第三章 实验室计算机管理43
第一节 计算机管理概述43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43
二、计算机网络通信46
三、网络软件技术57
第二节 实验室的信息化58
一、实验室信息化发展的历程58
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策略60
三、实验室信息化发展的前景64
第三节 检验科计算机网络化管理66
一、实验质量管理67
二、实验室总体管理73
第四节 解放军总医院临床检验网站建设75
一、首面介绍75
二、科室概况75
三、就医指南76
四、专家访谈76
五、学科论坛77
六、学术动态77
七、科内资源78
八、前沿技术78
九、科室建设78
第四章 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的质量保证81
一、分析前的质量保证81
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84
三、分析后的质量控制90
第五章 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92
第一节 医学实验室检测常用术语概念92
一、实验室检测技术术语92
二、临床实验室管理术语97
三、实验室认可术语100
第二节 法定计量单位101
一、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意义101
二、国际单位制101
三、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105
四、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107
五、各种计量单位之间换算对比110
第六章 实验室常用统计技术120
第一节 实验室统计设计120
一、统计设计基本原则120
二、常用科研设计类型122
第二节 常用数理统计方法126
一、数据整理和分析126
二、参数的估计128
三、显著性检验129
四、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132
第三节 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134
第四节 实验室常用其他统计方法136
一、控制图136
二、过程分析方法138
第七章 影响血液学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142
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142
一、生物属性142
二、起居习惯144
三、刺激物和成瘾性药物144
第二节 采血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145
一、采血时间145
二、采血姿势和止血带的作用146
三、避免溶血147
四、采血量149
五、采血部位150
第三节 血液标本的运输、存储及预处理152
一、血样运输152
二、血样贮存152
三、血样预处理153
第八章 试验前全面质量保证的核心155
第一节 微量末梢血标本采集系统155
第二节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系统158
第三节 静脉血标本采血系统及试验前质量保证159
一、国际真空采血系统发展简史159
二、注射器采血的弊端分析162
三、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系统组件165
四、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系统材料学167
五、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系统技术特点170
六、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系统重要临床价值172
七、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管种类/添加剂177
八、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系统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83
第四节 尿液标本采集系统192
附一 国际通用真空采血系统标本采集法193
附二 国际通用真空采血管开启操作规程194
附三 国际通用真空采血管标准指南195
第九章 仪器的选型原则与鉴定方法196
一、仪器的选型原则196
二、仪器鉴定方法196
三、仪器校准204
第十章 血液尿液分析的参考方法208
第一节 血红蛋白测定208
一、检测原理(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测定)208
二、材料与装置208
第二节 红细胞比积测定213
一、原理213
二、材料与装置213
三、标本的检测214
第三节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216
一、试验原理216
二、材料和方法216
三、标本检测217
四、质量保证217
五、个人防护218
第四节 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法218
第五节 尿液物理学、化学及沉渣分析221
一、材料与仪器221
二、尿液标本的收集及运送223
三、尿液检查的内容与方法224
第十一章 质量控制原则及质控物制作227
第一节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定义与概念227
一、质量控制的概念227
二、室间考评评分标准231
第二节 质控物的制作232
一、用猪血制备血红蛋白液232
二、血液分析仪白细胞计数质量控制液的制备233
三、用猪血制备血小板质控物234
四、干化学尿液分析的质量控制235
五、尿分析质控液制备237
第十二章 显微镜概论240
第一节 显微镜基本结构240
一、物镜240
二、目镜241
三、聚光镜242
四、照明装置243
第二节 光学显微镜的分类245
一、可见光显微镜245
二、不可见光显微镜246
第三节 显微镜的基本成像原理246
一、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46
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247
第四节 显微镜的光学技术参数247
一、数值孔径248
二、分辨率249
三、放大率250
四、焦深252
五、视场直径253
六、覆盖差253
七、镜像亮度与视场亮度254
八、工作距离255
第五节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55
一、明视场观察255
二、暗视野观察257
三、相差观察259
四、微分干涉观察259
五、荧光观察260
六、显微图像的记录265
七、数字显微照相系统279
附 临床检验全面质量管理手册283
科室“十五”规划284
临床检验科隶属组织结构图285
临床检验科组织结构图286
临床检验科学科发展模式图287
科室运行的条件288
临床检验科质量方针288
临床检验科质量目标288
质量管理289
临床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系统299
质量控制制度300
质量控制实验室工作制度与职责301
内审小组工作制度302
室内质量控制与原则302
室间质量控制与原则303
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职责303
仪器的校正与标识304
质量记录制度306
标本的采集与接收、保存制度306
异常结果的处理原则309
每日质控步骤311
临床检验科行政管理模式图312
医务人员共同职责313
医技科室各级人员的职责313
主任职责316
副主任职责316
科秘书职责317
实验室组长职责317
科研管理负责人工作职责318
检验工作制度318
行政管理制度319
工作室管理制度320
非医务人员(职工)管理规定321
月报制度323
考勤制度323
值班制度324
查对制度325
文件保存和签发制度325
医疗记录(档案)的安全与保管规则326
骨髓标本管理与保存规定326
检验科仪器管理制度328
仪器与试剂请领与购买申请制度329
试剂药品管理规则330
试剂标识331
外部支持服务与供应保证331
血液室细胞化学染色和药品管理规定332
科室贵重物品使用制度333
临床实验室安全制度334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336
技术人员培训规划336
继续教育工作职责337
科室人员技术档案管理制度338
临床检验科与临床信息交流规则338
图书管理339
临床检验科检查项目出报告时间制度340
血液检查室工作制度342
寄生虫实验室工作制度343
血栓实验室工作制度344
血液免疫室工作制度345
细胞遗传室工作制度347
体液室与特检室工作制度348
血型室工作制度349
全科各实验室联网计算机351
科室计算机网络化管理352
科室网络管理制度353
科室计算机管理制度353
计算机管理负责人职责354
临床检验科计算机使用规章制度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