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区心理疾患防治 心理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社区心理疾患防治 心理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5036360.jpg)
- 赵敏,杨凤池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0089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社区-心理卫生-医疗卫生服务-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社区心理疾患防治 心理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促进&卞茜,谢斌3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涵义、标准3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3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4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7
一、生物因素7
二、社会因素8
第三节 健康促进和心理健康促进12
一、健康促进12
二、心理健康促进14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18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18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9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9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0
五、组织实施21
第二章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总论&杨凤池,于丽玲24
第一节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概述24
一、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24
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25
第二节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25
一、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26
二、中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27
第三节 中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改善30
一、建立适合中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1
二、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31
三、设立社区心理咨询门诊31
四、成立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多元化服务31
五、配备心理健康宣传员32
第三章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分析&严非33
第一节 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的概念33
一、健康和心理健康33
二、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34
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分析的概念与意义38
第二节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评估39
一、需求分析的框架、任务和内容39
二、需求分析的步骤44
三、需求分析的主要方法47
第四章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陆慧,汪依帆,严非50
第一节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概述50
一、评价的概念50
二、评价的目的51
三、评价的原则51
四、评价的意义53
第二节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的主要类型、内容53
一、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框架53
二、评价的类型和内容54
第三节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的步骤58
一、确定评价的问题58
二、确定测量内容和标准59
三、评价设计59
四、现场评估和资料收集60
五、资料分析61
六、结果报告61
第四节 影响评价的因素61
一、影响内部效应的因素62
二、影响外部效应的因素64
第五章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理论与方法&高新义,杨广学66
第一节 概述66
一、传播的概念66
二、传播模式67
三、健康传播学及其发展68
四、本课题对健康传播的实践探索尝试69
第二节 人际传播69
一、人际传播的特点70
二、社区心理健康宣教中人际传播的作用71
三、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方式72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应用74
一、媒介及其本质74
二、大众传媒在社区心理宣教中的作用75
三、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媒介形式77
四、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平台建设77
第六章 社区心理健康政策改革&吴均林83
第一节 心理健康政策的含义及内涵83
一、心理健康政策的含义83
二、心理健康政策的内涵83
三、影响心理健康政策的相关因素84
四、心理健康政策与服务包括的内容84
第二节 现行心理健康服务政策85
一、国外心理健康政策85
二、中国现行心理健康服务政策89
第三节 国内外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94
一、国外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94
二、中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96
第四节 中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政策与实践98
一、新疆克拉玛依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经验98
二、深圳福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经验100
三、武汉青山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经验101
第七章 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技术&傅文青,石扩103
第一节 焦虑、抑郁的识别与筛查103
一、焦虑、抑郁的表现103
二、主要筛查工具104
第二节 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108
一、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109
二、抑郁的心理干预111
第三节 实例分析113
一、建立心理健康(焦虑)档案113
二、放松技能训练113
三、焦虑自我防治健康讲座114
四、小组讨论与座谈115
五、针对个别案例的咨询115
六、预防复发115
七、效果与评估115
第八章 酒精滥用的干预技术&王文政,杜江,赵敏117
第一节 酒精滥用的识别与筛查117
一、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117
第二节 酒精滥用的干预122
一、心理干预122
二、动机增强治疗123
三、对饮酒问题的简要干预步骤126
第二篇 重点场所与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133
第九章 城市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林益强133
第一节 城市社区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33
一、概述133
二、城市社区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34
三、城市社区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135
第二节 城市社区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136
一、城市社区人群的人口学特征136
二、城市社区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主要影响因素137
三、开展城市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分析138
第三节 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139
一、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39
二、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步骤141
第四节 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142
一、制订城市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142
二、社区动员,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支持系统145
三、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精神)健康特点开展健康教育145
第五节 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147
一、评价的类型与效果评价方案的设计147
二、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评价149
三、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149
第十章 农村社区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周亮152
第一节 农村社区人群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52
第二节 农村社区人群的特点153
一、年龄结构153
二、受教育程度较低153
三、居住分散154
第三节 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内容154
一、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154
二、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155
三、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56
第四节 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158
一、过程评价158
二、中间指标评价158
三、结局评价159
第十一章 社区伤残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林益强161
第一节 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61
一、概述161
二、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62
三、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63
第二节 伤残人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164
一、伤残人士的伤残分类164
二、伤残人士的心理特点165
三、伤残人士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166
第三节 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及方法168
一、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原则168
二、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169
三、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步骤170
四、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71
第四节 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173
一、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评价173
二、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175
三、社区伤残人士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结与推广176
第十二章 社区慢病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杨艳杰177
第一节 社区慢病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177
一、认识慢性病177
二、社区慢病人群的生理特点179
第二节 社区慢病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181
一、社区慢病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81
二、社区慢病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183
第三节 社区慢病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及实施185
一、社区慢病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原则185
二、社区慢性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86
三、社区慢病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187
第四节 社区慢病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189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189
二、效果评价方案190
第十三章 职场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张辉,孙红192
第一节 概述192
一、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192
二、增进职场人群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194
第二节 不同职业人群的职业特点和心理状态195
一、智囊型职业195
二、操作型职业197
三、创造型职业198
四、表现型职业199
五、社交型职业200
六、服务型职业201
七、常规型职业202
八、特殊型职业203
第三节 职场人群的主要心理问题204
一、情绪障碍204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205
三、职业倦怠205
四、行为异常206
五、心身疾病206
六、创伤后应激障碍206
第四节 职场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207
一、识别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207
二、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08
第十四章 女性心理健康教育&梁凌燕212
第一节 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212
一、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12
二、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13
第二节 女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214
一、女性的生理特点214
二、女性的心理特点215
三、女性的社会特点217
第三节 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218
一、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218
二、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19
第四节 女性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步骤220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20
二、女性健康教育的步骤222
第五节 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223
第十五章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杨洪,邹晓苇,金冬224
第一节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特点和心理特点224
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特点224
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特点226
第二节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227
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227
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其他常见问题230
第三节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意义与目标233
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意义233
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目标234
第四节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指导原则及组织实施235
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指导原则235
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组织实施237
第五节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目标人群、内容及形式238
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目标人群238
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内容238
三、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形式240
第六节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效果评价242
一、效果评价的目的242
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效果评价的内容242
三、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效果评价的方法243
四、效果评价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244
第十六章 中小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张曼华,张巧玲246
第一节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目标246
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46
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247
第二节 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48
一、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48
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49
第三节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252
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252
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53
第四节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55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255
二、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256
第五节 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259
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意义和现状259
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探索259
第十七章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鲁威262
第一节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目标262
一、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62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264
第二节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65
一、大学生生理特点265
二、大学生心理特点265
三、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267
第三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269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269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73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75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及展望276
五、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与展望277
第三篇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81
第十八章 应用于心理疾病防治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项目&赵敏281
第一节 项目概况281
一、项目概要281
二、项目目标282
三、项目实施阶段283
第二节 项目实施方案284
一、社区的选择及研究目标人群284
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方案284
三、项目实施过程与内容285
第十九章 上海城市社区心理健康宣教模式探索&张国芳,周卿,张伟波,王群288
第一节 示范区基本情况及居民心理健康需求288
一、示范区社会环境288
二、示范区卫生资源情况288
三、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289
四、加强政府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主导与协调作用289
第二节 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及干预方法290
一、建立与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290
二、上海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具体措施292
第三节 社区心理健康宣教模式的评价293
一、概述293
二、社区普通人群心理健康宣教示范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293
三、效果评价的注意事项296
第四节 上海城市社区心理健康宣教模式探索经验与建议296
一、概述296
二、项目研究特色297
三、社区心理健康工作中的挑战298
四、对社区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与思考299
第二十章 深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模式探索&杨洪,邹晓苇,金冬303
第一节 深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促进模式的构建303
一、深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促进“1+1+N、三位一体”模式303
二、“1+1+N、三位一体”模式构建的主要考量因素304
第二节 “1+1+N、三位一体”模式的主要内涵及实施305
一、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为中心305
二、以企业为主体307
三、政府主导下多部门协作的服务制度309
四、集医学、心理、社会干预为一体的服务措施312
五、“1+1+N、三位一体”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模式图及图释313
第三节 “1+1+N、三位一体”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模式的特点314
一、组织性与业务性兼顾的模式结构314
二、点面结合的活动组织形式315
三、纵横兼顾综合业务内容315
四、轻重兼顾的实施过程315
第二十一章 哈尔滨慢病人群心理健康宣教模式探索模式&杨秀贤,陈璐317
第一节 哈尔滨慢病人群概况317
一、慢病人群的概念317
二、中国慢性病人群的概况318
三、哈尔滨慢性病人群的概况319
第二节 哈尔滨慢病人群的健康教育模式320
一、哈尔滨社区慢病人群的健康教育321
二、慢患者群心理健康宣教模式324
第三节 哈尔滨慢病人群健康宣教模式的应用326
一、确定糖尿病心理健康宣教的目标人群326
二、心理健康宣教模式在哈尔滨社区中的应用326
三、哈尔滨慢病人群心理健康宣教模式的特点331
第二十二章 新疆公务员心理健康宣教模式探索模式&杨凤池,陈鹤元332
第一节 对当前公务员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332
第二节 当前公务员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成因333
一、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333
二、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334
第三节 新疆克拉玛依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模式探索336
一、新疆克拉玛依心理健康工作基础与现状336
二、对公务员群体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目标338
三、对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339
第二十三章 北京农村学校心理健康宣教模式探索&张曼华,来源342
第一节 北京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概况342
一、中国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概况342
二、北京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概况343
第二节 北京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宣教模式347
一、北京农村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347
二、北京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宣教模式349
第三节 北京农村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宣教模式的应用350
一、确定宣教目标人群350
二、心理健康宣教模式在北京农村学校中的应用351
三、北京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宣教研究经验与体会355
第二十四章 湖南浏阳农村居民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探索&周亮357
第一节 精神卫生政策的发展357
第二节 精神卫生服务的网络建设358
第三节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主要工作内容358
一、筛查359
二、健康管理359
三、社区治疗359
四、住院治疗359
五、健康教育359
第二十五章 四川农村学校和社区心理健康宣教的实践与思考&黄宣银,文红,王丹362
第一节 四川项目区及项目点基本情况362
一、四川项目区及项目点背景362
二、项目区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状况及存量资源现况363
三、项目工作开展前已有的工作基础364
第二节 农村学校和社区心理健康宣教工作内容及服务模式365
一、制定项目具体工作目标365
二、整合资源搭建项目组织管理构架366
三、项目实施过程367
四、农村学校心理健康宣教服务模式探讨371
第三节 对我国农村区域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服务的思考373
一、心理健康宣教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与困难373
二、农村地区心理健康促进存在的主要问题374
三、对农村地区心理健康宣教模式的几点思考375
第二十六章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评估指标体系&王群,严非378
第一节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评估概述378
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评估的意义378
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评估框架379
第二节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379
一、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379
二、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步骤381
第三节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应用391
一、主要指标391
二、指标解释393
三、指标体系应用建议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