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艺术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艺术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8/35033344.jpg)
- 黄柏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3352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艺术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艺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艺术与艺术学1
艺术学的历史发展和逻辑构架2
“艺术概论”的教学任务和学习方法5
一、“艺术概论”的教学任务5
二、“艺术概论”的学习方法6
第一章 艺术本质8
一、什么是艺术8
二、艺术有什么用?12
三、艺术能为我带来什么?15
思考与练习17
第二章 文化模式下的艺术18
第一节 艺术的文化生成18
一、文化模式18
二、文化模式与艺术之间的关系19
第二节 艺术的西方模式20
一、艺术表象的选择20
二、艺术表象的建构21
三、西方艺术的文化精神22
第三节 艺术的中国模式23
一、艺术表象的选择23
二、艺术表象的建构24
三、中国艺术的文化精神25
第四节 艺术的印度模式26
一、艺术表象的选择26
二、艺术表象的建构27
三、印度艺术文化精神27
思考与练习29
第三章 艺术源流30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30
一、历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30
二、对“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评述32
三、艺术起源于人的生命本质表现和社会实践活动34
第二节 艺术发展历程35
一、原始艺术36
二、古代艺术36
三、近代艺术38
四、现代艺术39
第三节 艺术发展的规律性41
一、艺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41
二、决定艺术发展的社会因素41
三、社会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42
第四节 艺术遗产的继承与革新43
一、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43
二、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44
三、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的革新45
思考与练习46
第四章 艺术创作47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性质和特点47
一、艺术创作的性质47
二、艺术创作的特点48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构成要素50
一、创作主体50
二、创作客体51
三、创作本体51
四、创作受体52
第三节 艺术创作的思维形式52
一、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52
二、艺术创作中的抽象思维54
三、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思维55
第四节 艺术创作过程57
一、艺术体验阶段57
二、艺术构思阶段58
三、艺术传达阶段59
第五节 艺术创作方法、风格和流派60
一、艺术创作方法60
二、艺术风格62
三、艺术流派63
思考与练习64
第五章 艺术作品65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内容65
一、题材——艺术作品的原材料65
二、主题——艺术作品的灵魂65
三、意蕴——艺术作品的内涵66
四、情节——艺术作品的况味66
五、艺术形象——艺术作品的代言人67
六、环境——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内容68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形式68
一、艺术作品的结构69
二、艺术作品的体裁69
三、艺术作品的语体70
四、艺术作品的语言70
五、艺术作品的表现方法70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71
一、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71
二、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作用72
三、再现与表现的相互作用72
四、内容与形式的贴切关系73
第四节 艺术作品构成的其他方面73
一、典型73
二、意境74
三、灵感74
四、构思75
五、线索75
六、氛围76
七、艺术技巧76
思考与练习77
第六章 设计艺术78
第一节 设计艺术概述78
一、设计与设计艺术的含义和类别78
二、设计艺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79
三、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82
第二节 产品设计艺术84
一、产品设计艺术的含义和类别84
二、产品设计艺术的构成要素85
三、产品设计的程序与方法86
四、产品设计艺术与人机工程学87
第三节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87
一、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含义和类别87
二、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构成要素89
三、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程序与方法90
四、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视错觉90
第四节 环境设计艺术91
一、环境设计艺术的含义和类别91
二、环境设计艺术的构成要素93
三、环境设计艺术的程序与方法94
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96
思考与练习97
第七章 实用艺术98
第一节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98
一、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99
二、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99
三、注重形式感与形式美100
四、表现性与环境性100
五、民族性与时代性101
第二节 建筑101
一、建筑的含义和类别101
二、建筑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美法则102
三、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104
第三节 园林105
一、园林的含义和类别105
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106
三、园林的审美创造109
四、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110
第四节 工艺111
一、工艺的含义和类别111
二、工艺的审美创造112
三、工艺的审美特征114
思考与练习114
第八章 造型艺术116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116
一、“应物象形”的造型性116
二、视觉可感的直观性117
三、瞬间凝固的永恒性117
四、凝聚的形式美118
第二节 绘画118
一、绘画的含义和类别118
二、绘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119
三、中国绘画120
四、油画123
第三节 雕塑125
一、雕塑的含义和类别125
二、雕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126
三、雕塑的审美特征127
第四节 书法129
一、书法的含义和类别129
二、书法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130
三、书法的审美特征132
第五节 摄影133
一、摄影的含义和类别133
二、摄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133
三、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134
思考与练习136
第九章 表情艺术137
第一节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137
一、抒情性与表现性137
二、表演性与形象性138
三、节奏性与韵律美139
第二节 音乐139
一、音乐的含义和类别139
二、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141
三、音乐的审美特征142
第三节 舞蹈143
一、舞蹈的含义和类别143
二、舞蹈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144
三、舞蹈的审美特征145
思考与练习147
第十章 语言艺术148
第一节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148
一、以语言为物质媒介148
二、艺术形象的间接性149
三、审美反映领域的自由性与广泛性149
四、深刻的思想内容与丰富的情感色彩150
五、语言艺术的文化意蕴性151
第二节 诗歌151
一、诗歌的含义和类别151
二、诗歌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方法152
三、诗歌的审美特征155
第三节 散文156
一、散文的含义和类别156
二、散文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方法157
三、散文的审美特征159
第四节 小说160
一、小说的含义和类别160
二、小说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方法161
三、小说的基本审美特征163
第五节 剧本164
一、剧本的含义和类别164
二、剧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方法165
三、剧本的审美特征167
第六节 民间文学168
一、直接的人民性169
二、口头性169
三、集体性169
四、变异性169
五、传承性170
第七节 网络文学170
一、模糊昏暗的文学边界171
二、多媒体化的形象手段171
三、非线性的故事情节叙述171
四、结构模式的全息开放172
五、流动不息的艺术形态172
六、文学审美鉴赏的读写互动172
七、作品信息的资源共享172
思考与练习173
第十一章 新形态艺术174
第一节 什么是艺术形态174
第二节 新形态艺术175
思考与练习182
第十二章 综合艺术183
第一节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183
一、高度的综合性183
二、逼真的表演性184
三、完美的视象性185
四、舒缓自如的运动性185
第二节 戏剧186
一、戏剧的含义和分类186
二、戏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187
三、戏剧的审美特征190
第三节 戏曲190
一、戏曲的含义和分类190
二、戏曲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192
三、戏曲的审美特征193
第四节 电影194
一、电影的含义和类别194
二、电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194
三、电影的审美特征196
第五节 电视197
一、电视的含义和类别197
二、电视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198
三、电视与电影的相异之处199
第六节 动漫200
一、动漫的含义200
二、动漫发展简述201
三、动漫的审美特征201
思考与练习202
第十三章 艺术鉴赏203
第一节 艺术鉴赏的性质和意义203
一、艺术鉴赏的含义203
二、艺术鉴赏的意义204
第二节 艺术鉴赏的特点206
一、艺术鉴赏是情和理的统一206
二、艺术鉴赏是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207
三、艺术鉴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207
四、艺术鉴赏的“再创造”和“再评价”209
第三节 艺术鉴赏心理分析209
一、艺术鉴赏的感知210
二、艺术鉴赏的想象212
三、艺术鉴赏的情感213
四、艺术鉴赏的理解214
第四节 艺术鉴赏的条件和方法215
一、艺术鉴赏的条件215
二、艺术鉴赏的主要方法216
思考与练习218
第十四章 艺术批评220
第一节 艺术批评的性质和特点220
一、艺术批评的性质220
二、艺术批评的特点223
第二节 艺术批评的基本任务224
一、艺术批评具有准确提供必要信息的任务225
二、艺术批评将人们的意见反馈给艺术创作者225
三、艺术批评还应向广大鉴赏者和艺术消费市场提供艺术创作“新手”的信息226
四、艺术批评需要对各种创作活动、艺术思潮及批评活动本身进行指导和修正226
五、艺术批评有促进艺术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的任务227
第三节 艺术批评的过程和方法228
一、艺术批评的过程228
二、艺术批评的方法229
第四节 艺术批评的标准231
一、艺术批评价值上的标准231
二、艺术批评方法上的标准232
三、艺术批评中同时存在着稳定和变动233
思考与练习234
第十五章 艺术教育235
第一节 素质教育、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235
第二节 艺术教育的性质和特点238
一、艺术教育的性质238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239
第三节 艺术教育的原则和功能242
一、艺术教育的原则242
二、艺术教育的功能245
第四节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248
一、更新观念,真正重视艺术教育248
二、从艺术教育的特点出发,改革旧的教育体制248
三、切实加强艺术教育管理和领导249
四、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提高艺术教育整体水平249
五、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尽快让现代教学手段走进艺术课堂250
六、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250
七、加强艺术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艺术教育质量251
思考与练习251
参考文献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