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现实空间的认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汉语现实空间的认知研究
  • 齐沪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9775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现代汉语-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现实空间的认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空间位置系统的认知研究9

第一节 绝对静止的空间位置10

一 不用动词表示的句式10

二 由动词“有”、“在”、“是”参与的句式12

三 由状态动词参与的句式16

四 绝对静止的空间位置的特点19

第二节 相对静止的空间位置22

一 引进时间运动概念后对空间位置的认识22

二 由动作动词参与的句式25

三 由移动动词参与的句式29

四 处所兼有主体和客体的句式31

五 静态位置表达上的特点35

第三节 引进源点、终点概念的空间位置37

一 源点、终点概念的表示方法37

二 表示源点或终点的句式及表现出来的意义40

三 物体与源点、终点的关系45

四 只有源点、终点概念的空间位置的特点51

第四节 有位移方向的空间位置53

一 位移方向的表达方式54

二 物体与位移方向的关系59

三 物体存在的处所和位移方向的关系62

四 动态位置的表达方式73

第二章 空间方位系统的认知研究83

第一节 方位参照的结构要素与类型83

一 方向、参考点和方向系统83

二 点、线、面、体和形状系统87

三 汉语、英语空间范围形状表达的异同90

四 汉语空间范围的两种类型94

五 方向系统、形状系统和位置系统之间的关系100

第二节 指示参考点的方位短语的认知规则103

一 方位短语是绝对参考位置的一种形式标志103

二 影响参考位置理解和使用的各种因素105

三 有关指示词“这儿”、“那儿”的问题112

四 参考位置中某些方位表达的理解策略116

第三节 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分布与义项解释118

一 方位词“上”、“下”的基本意义119

二 方位词“上”、“下”的虚化意义128

三 方位词“上”、“下”的虚化138

四 方位词“上”、“下”的引申意义145

第三章 与静态位置相关的句法形式的认知研究152

第一节 表示静态位置的零动词句结构类型和认知语义152

一 零动词句中陈述部分的结构特点152

二 零动词句的语义特点157

三 零动词句的语用特点160

第二节 表示静态位置的“着”字句的句法结构和认知语义162

一 “着”字句中动词的语义特征163

二 “着”字句句式在空间位置系统中表现出来的语义特征167

三 “着”句的内部分类问题170

四 “着”字句的语用功能175

五 与“着”字句有对当关系的“了”字句178

第三节 表静态位置的状态“在”字句研究183

一 “在”字句是反映静态位置的一种句式184

二 状态“在”字句的语义特点187

三 状态“在”字句的句法特点191

四 状态“在”字句的语用特点194

第四节 动作“在”字句的句法分析和语义、语用分析196

一 动作“在”字句的语义特点197

二 动作“在”字句句法上和语用上的特点202

三 动作“在”字句中物体占据的位置与参考位置重合的条件205

第四章 与动态位置相关的句法形式的认知研究210

第一节 “把”字句的基本语义与空间位移模式210

一 动词的移动性功能问题212

二 格标R虚化的问题214

三 处所宾语L和“把”后宾语0的语义特征问题216

四 有关音节长短的问题218

五 与完句成分相关的一些问题221

第二节 空间位移中主观参照“来/去”的认知语用规则224

一 实在位置和虚拟位置225

二 当前位置和遥远位置228

三 自身位置和他身位置232

第三节 空间位移中客观参照“P+N”的语用含义237

一 静态位置与动态位置239

二 起点位置、终点位置与途经位置242

三 主体位置、客体位置与伴随体位置245

第四节 空间位移中客观参照“D+Q+M”的语用含义251

一 垂直位置与水平位置252

二 起点位置、终点位置与途经位置257

三 定点位置与变点位置261

参考文献268

后记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