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实用社交礼仪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实用社交礼仪 第2版
  • 熊经浴主编;李玉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8933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心理交往-礼仪-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实用社交礼仪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现代社交礼仪的内涵、原则和作用1

一、现代社交礼仪的内涵1

(一)“礼”和“仪”的区别与联系1

(二)现代社交礼仪的梗概2

二、现代社交礼仪的原则4

(一)尊敬他人4

(二)宽容自律4

(三)诚实守信5

(四)平等友善6

(五)入乡随俗6

(六)谦恭有度6

(七)严守礼规7

三、现代社交礼仪的作用7

(一)塑造良好形象7

(二)沟通有益信息8

(三)协调人际关系9

(四)促进社会文明9

(五)适应“入世”需要9

第二节 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礼仪水平10

一、德与礼互为表里10

二、加强道德修养12

(一)学习和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13

(二)认真学习和遵循社会公德13

(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认真履行角色道德14

(四)修身养性,着力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人品德修养14

三、提高礼仪水平15

(一)知书达“礼”16

(二)躬行实践16

(三)慎独重微16

(四)角色恰当16

第一编 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个人礼仪17

第一章 仪表礼仪17

第一节 仪表17

一、注重仪表18

二、讲究风度19

第二节 仪容21

一、头发修饰21

(一)保持整洁21

(二)长短适中21

(三)发型得体21

(四)美发自然23

二、面部修饰23

(一)眼部修饰23

(二)口部修饰24

(三)鼻部修饰24

(四)耳部、颈部修饰24

三、薄施妆粉25

(一)化妆应遵循的原则25

(二)提倡积极化妆26

(三)化妆礼规与禁忌27

四、注意个人卫生28

(一)手部的保洁与修饰28

(二)下肢的清洁与修饰29

(三)注意全身卫生和生活卫生30

(四)避免不雅行为30

第三节 仪态30

一、仪态在社交中的礼仪作用31

(一)仪态语比口头语表达的内容有时更丰富真实31

(二)仪态语能够表达有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真情31

(三)仪态美有助于展示风采,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32

(四)仪态美有助于加深交往对方的第一印象32

二、几种主要的举止姿态33

(一)良好的站姿33

(二)端庄的坐姿35

(三)文雅的蹲姿37

(四)优美的行姿38

第二章 服饰穿戴42

第一节 服饰的社交意义及穿戴原则43

一、服饰的社交意义43

(一)服饰是社会身份的标志43

(二)服饰是人体美的重要表现形式44

(三)服饰是一种无声的交际语言45

(四)服饰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礼仪46

二、服饰穿戴的礼仪原则47

(一)整洁原则47

(二)个性原则47

(三)和谐原则48

(四)文雅原则48

(五)TPO原则48

三、不同场合的不同着装要求49

(一)喜庆场合49

(二)庄重场合50

(三)悲哀场合50

第二节 服饰的色彩与搭配51

一、色彩的象征意义51

二、服饰色彩的搭配52

(一)同色系服饰搭配52

(二)相似色服饰搭配53

(三)对比色服饰搭配53

(四)主色调服饰搭配53

第三节 男士着装礼节54

一、中外传统礼服54

(一)我国近现代的礼服——中山装54

(二)西方传统礼服54

二、潇洒的西装55

(一)西装的流派55

(二)西装的着装规范56

第四节 女士着装礼节59

一、中外传统女礼服59

(一)我国传统女礼服——旗袍59

(二)西式传统女礼服60

二、西装套裙与其他裙装60

(一)典雅的西装套裙60

(二)异彩纷呈的其他裙装62

第五节 服装配件与饰品佩戴63

一、服装配件的礼节63

(一)帽子63

(二)手套63

二、饰品佩戴的礼节64

(一)眼镜64

(二)首饰64

(三)手表、钢笔与皮包66

第三章 谈吐表情67

第一节 谈吐67

一、言词礼貌文雅68

(一)饱含敬意的谦敬辞68

(二)内谦外敬的七字诀70

二、言谈委婉幽默71

(一)吐词清晰准确71

(二)用词委婉含蓄72

(三)言谈幽默有趣74

(四)会说话行天下75

三、注意谈吐礼节79

(一)尊重对方80

(二)看对象说话80

(三)看场合说话80

(四)亲疏有度,保持距离80

(五)注意言谈忌语81

第二节 表情81

一、面部表情81

(一)头部的表情达意81

(二)面部的表情达意82

二、眉目传情84

(一)会唱歌的眉毛84

(二)会说话的眼睛84

三、微笑的魅力87

(一)微笑是社交的通行证87

(二)微笑是礼仪的基石88

四、手势及其他体姿语89

(一)手势的表情功能89

(二)手势的运用原则90

(三)其他体姿语91

第二编 扩大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交际礼仪93

第四章 见面礼仪93

第一节 介绍与称呼93

一、介绍礼节94

(一)自我介绍时的礼节94

(二)居中介绍时的礼节94

(三)集体介绍时的礼节96

二、称呼礼节96

(一)称呼的原则96

(二)称呼的礼俗98

(三)称呼的忌讳101

第二节 握手、拥抱与吻礼101

一、握手礼102

(一)握手的场合102

(二)握手的礼节102

(三)握手的禁忌104

(四)握手礼的异域习俗104

二、拥抱礼105

三、吻礼106

第三节 鞠躬、拱手、跪拜与致意107

一、鞠躬礼107

(一)鞠躬礼的形式与适用场合107

(二)鞠躬礼的礼节要求108

(三)鞠躬礼的异域礼俗108

二、拱手礼110

三、跪拜礼110

四、致意礼111

(一)致意礼的先后111

(二)致意礼的形式111

第四节 交换名片的礼节113

一、名片的起源及其内容113

(一)名片的起源113

(二)名片的内容与规格113

二、名片的用途114

三、递接名片的礼节115

(一)递送名片的礼节115

(二)接受名片的礼节116

第五节 见面献物礼、合十礼及其他116

一、见面献物礼116

二、合十礼117

三、注目礼118

四、鼓掌礼118

第五章 交往应酬礼仪120

第一节 寒暄与交谈礼节120

一、寒暄礼节120

(一)寒暄的类型120

(二)寒暄的礼节121

二、交谈礼节122

(一)知人善谈,言随旨遣122

(二)善选话题,内容适宜123

(三)态度坦诚,亲切有礼125

(四)环境适当,仪态得体126

三、倾听的礼节127

(一)倾听是一种修养127

(二)学会倾听的礼数129

第二节 拜访与迎送礼节131

一、拜访礼节131

(一)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131

(二)守时践约,不做失约之客131

(三)登门有礼,不做冒失之客132

(四)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132

(五)举止文雅,不做粗俗之客133

(六)适时告退,不做难辞之客133

二、迎访礼节133

(一)预做准备133

(二)热情迎候134

(三)待客以礼134

三、礼貌送客135

第三节 赠礼与送花礼节136

一、礼品的赠受原则136

(一)注重情意136

(二)因人而异136

(三)赠受有度137

(四)随俗避忌137

二、馈赠的艺术138

(一)注重品位138

(二)选择时机139

(三)表现大方139

(四)说明寓意139

三、受礼与回礼139

(一)恭谨受礼139

(二)依礼回礼140

四、送花的礼俗140

(一)送花的礼节140

(二)受花的礼节143

(三)送花的宜与忌143

(四)常用鲜花的花语145

第四节 问候与探望礼节148

一、问候的礼节148

(一)问候形式148

(二)问候礼节150

二、探望的礼节150

(一)掌握探视时间151

(二)注意表情谈吐151

(三)携带适宜礼品151

第五节 沙龙与舞会礼节152

一、沙龙的礼节152

(一)沙龙的种类152

(二)沙龙聚会的礼节153

二、舞会礼节154

(一)舞会的组织154

(二)舞场的举止155

第六节 婚丧寿庆礼节157

一、婚礼157

(一)婚礼的形式157

(二)婚礼的程序158

(三)婚礼请柬与赠礼159

二、寿诞礼160

(一)贺生日160

(二)成人礼162

(三)祝寿礼162

三、丧葬吊唁164

(一)讣告与丧仪164

(二)吊丧与安慰165

附:文明交往“三十忌”166

第六章 宴请礼仪167

第一节 宴会的筹办168

一、常见的宴请形式168

(一)宴会168

(二)招待会169

(三)工作宴会172

二、宴请礼节172

(一)宴会准备172

(二)宴会桌次、座次的安排174

(三)礼貌迎客180

三、赴宴礼节181

(一)答复邀请181

(二)准时出席181

(三)入席礼节182

第二节 中餐的礼节183

一、中餐的特色和用餐方式183

(一)中餐的特色183

(二)中餐摆台与用餐方式183

(三)中餐的菜序185

二、进餐礼节185

(一)文雅进餐185

(二)礼貌动箸187

(三)客各尽欢,不必主劝188

第三节 西餐的礼节190

一、西餐的特色190

(一)西餐的起源与类别190

(二)西餐的特色190

二、西餐餐具的摆法与用法192

(一)西餐餐具的摆法192

(二)西餐餐具的用法193

三、西餐的吃法与举止风度195

(一)西餐的吃法195

(二)用餐的举止风度200

四、离席与告退202

第七章 公共礼仪204

第一节 讲究社会公德204

一、爱护公物,保护环境204

(一)爱护公物204

(二)保护环境205

二、尊老爱幼,乐于助人206

(一)尊老爱幼206

(二)乐于助人207

三、礼让有序,卑尊分明207

(一)礼让有序207

(二)卑尊分明208

四、文明礼貌,讲究卫生209

(一)文明礼貌209

(二)讲究卫生210

五、遵纪守法,无碍他人210

(一)遵纪守法210

(二)无碍他人211

六、亲疏有度,待人以诚211

(一)亲疏有度211

(二)待人以诚211

第二节 注重出行文明212

一、步行的礼规212

(一)遵守交通规则212

(二)讲究文明礼让213

二、骑车的礼规213

(一)骑自行车的礼规213

(二)骑摩托车的礼规214

三、驾车的礼规214

(一)合格驾驶214

(二)安全驾驶214

(三)文明驾驶215

四、乘坐汽车、轮船的礼规215

(一)乘坐轿车的礼规215

(二)乘坐吉普车的礼规216

(三)乘坐公汽、轮船的礼规216

五、乘坐火车、地铁的礼规217

(一)乘坐火车的礼规217

(二)乘坐地铁的礼规218

六、乘坐飞机的礼规219

第三节 遵守公共礼节220

一、遵守公共秩序220

(一)自觉遵守公共秩序220

(二)谨守“一米线”距离221

(三)踏上滚梯“右侧站立,左侧急行”221

二、做文明的观众221

(一)文明观看演出221

(二)文明观看比赛223

三、做懂礼的游客223

(一)国内文明游223

(二)出境文明游225

(三)入住讲文明226

四、文明参观购物226

(一)文明参观226

(二)文明购物227

第八章 校园礼仪229

第一节 教师礼仪229

一、教师礼仪的特点和作用229

(一)教师礼仪的特点229

(二)教师礼仪的作用230

二、教师师表礼仪231

(一)仪容端庄231

(二)服装整洁231

(三)举止优雅232

(四)表情自然233

(五)谈吐斯文234

(六)行为世范234

三、教师课堂礼仪235

(一)精心备课235

(二)组织得当235

(三)教学严谨236

(四)语言流畅238

四、师生礼仪238

(一)关爱学生238

(二)尊重学生239

(三)平易近人239

(四)言行得体239

第二节 学生礼仪240

一、学生尊师礼节240

(一)尊敬老师,毕恭毕敬240

(二)专心听讲,勤学好问241

(三)听从教诲,积极上进241

二、学生课堂礼节241

(一)作好课前准备241

(二)遵守课堂纪律242

(三)文明有序下课242

三、同学交往礼节243

(一)互相尊重,团结互助243

(二)诚实守信,言行一致243

(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44

(四)异性交往,举止得体244

四、校园场所礼节244

(一)学生宿舍礼节244

(二)学生食堂礼节245

(三)图书馆礼节245

(四)运动场礼节246

第三节 校园仪式礼仪246

一、升、降国旗礼仪247

(一)升国旗的礼仪程序247

(二)升降国旗的礼仪要求247

二、学校庆典礼仪247

(一)组织庆典的礼仪248

(二)参加庆典的礼仪248

第三编 通向市场的“立交桥”——通信礼仪250

第九章 交际文书250

第一节 交际书信250

一、书信的起源250

二、书信的种类252

三、书信的构成253

(一)笺文结构253

(二)封文款式257

四、书信的礼仪要求260

(一)书写260

(二)邮发261

(三)回复262

第二节 礼仪文书262

一、礼仪文书及要求262

(一)重礼263

(二)合体264

(三)简明264

二、礼仪文书写法264

(一)邀约类礼仪文书264

(二)迎送类礼仪文书268

(三)贺吊类礼仪文书270

第十章 通讯礼仪275

第一节 电话礼节275

一、打电话的礼节276

(一)选择通话时间276

(二)拟好通话要点276

二、接电话的礼节277

(一)及时接听277

(二)慎用免提278

三、电话应对礼节278

(一)注意“电话形象”278

(二)认真倾听应对279

(三)礼貌结束通话279

四、文明使用手机279

(一)规范使用手机280

(二)文明编发短信281

第二节 电报与传真的使用礼规282

一、电报282

(一)称谓恰当283

(二)文字简练准确283

(三)严格遵循格式283

二、传真284

(一)依法使用284

(二)依理使用284

第三节 网络礼仪286

一、增强网络道德意识286

(一)网络道德的含义与特点286

(二)网络道德的原则与规范287

二、遵守网络规则288

三、收发电子邮件的规范290

(一)何谓电子邮件290

(二)电子邮件的撰写与收发290

(三)遵守电子邮件礼规291

四、文明使用微博微信293

(一)微博与微信的由来293

(二)遵守微博公约,争做微博达人294

(三)文明自律,共同维护296

第十一章 求职礼仪297

第一节 学会推销自己297

一、千里“姻缘”一信牵297

(一)求职信的作用297

(二)求职信的结构和表达技巧299

(三)写求职信十忌302

(四)自荐举荐应聘信举例303

二、简历——求职者的名片305

(一)简历的内容结构305

(二)简历的编写技巧305

第二节 面试礼节308

一、面试的准备308

(一)了解用人单位及其主管308

(二)做好面试前的心理准备和面试内容的准备309

(三)整理好需带的资料309

二、应试时的仪表、谈吐和礼节310

(一)仪表庄重310

(二)举止得体311

(三)谈吐文雅312

(四)遵守礼节312

三、求职面试的过程与内容313

(一)礼貌贯穿面试全过程313

(二)面试内容314

(三)面试应对举要316

(四)求职面试二十忌317

四、面试后的追踪319

(一)面试后的回顾与总结319

(二)给主试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319

第四编 让你的朋友遍天下——涉外礼仪321

第十二章 涉外接待礼仪321

第一节 涉外接待321

一、涉外接待的工作原则321

(一)态度热情友好321

(二)注意身份对等322

(三)讲究礼宾秩序322

(四)注重实际效果322

二、涉外接待的准备323

(一)确认来访事宜323

(二)安排来访日程323

(三)确定迎送规格323

(四)布置接待环境323

(五)准备接待来宾324

三、涉外接待的基本程序324

(一)迎客准备与接站324

(二)介绍与行礼324

(三)陪同乘车325

(四)安排下榻326

(五)送行326

四、涉外交往的礼节326

(一)日常涉外交往的礼节326

(二)赠礼送花的礼节与禁忌329

附:部分国家的国花330

第二节 涉外会见与会谈332

一、会见与会谈的特点332

(一)会见与会谈的区别332

(二)会见与会谈的准备332

二、会见与会谈座次的安排333

(一)会见的座次安排333

(二)会谈的座次安排334

三、会见与会谈中的礼节要求334

第三节 涉外晚会舞会与参观游览335

一、涉外文艺晚会335

(一)涉外文艺晚会的组织335

(二)涉外文艺晚会的礼节要求336

二、涉外舞会338

(一)涉外舞会的组织338

(二)涉外舞会的礼节要求338

三、涉外参观游览339

(一)参观计划的安排与陪同340

(二)参观单位的接待341

(三)景点游览341

第十三章 国外礼俗举要(上)342

第一节 外国人的姓名和称呼343

一、外国人的姓名343

(一)姓前名后343

(二)名前姓后344

(三)有名无姓346

(四)妻随夫姓346

(五)父子(祖孙)同名347

二、外国人的称呼348

(一)对外国人的泛尊称348

(二)对有社会地位人士的荣誉性称呼348

(三)对外国官方人士的公务性称呼348

(四)对王室及贵族的特殊性称呼349

(五)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兄弟党人士的称呼349

第二节 带国际性的特殊礼俗349

一、宗教礼俗与禁忌349

(一)基督教的礼俗与禁忌349

(二)伊斯兰教的礼俗与禁忌352

(三)佛教的礼俗与禁忌355

二、国外一些国家的宜与忌357

(一)对颜色的偏好与忌讳357

(二)对数字的偏好与忌讳359

三、国外一些手势语的不同含义360

第十四章 国际礼俗举要(下)363

第三节 亚非部分国家交往礼俗363

一、亚洲部分国家的交往礼俗363

(一)日本的礼俗363

(二)朝鲜、韩国的礼俗366

(三)泰国的礼俗367

(四)沙特阿拉伯的礼俗369

二、非洲部分国家的交往礼俗370

(一)阿尔及利亚的礼俗370

(二)尼日利亚的礼俗371

第四节 欧美及大洋洲部分国家交往礼俗372

一、欧洲部分国家的交往礼俗372

(一)英国的礼俗372

(二)法国的礼俗374

(三)德国的礼俗376

(四)俄罗斯的礼俗377

二、美洲部分国家的交往礼俗379

(一)美国的礼俗379

(二)加拿大的礼俗381

(三)巴西的礼俗382

(四)墨西哥的礼俗383

三、大洋洲部分国家的交往礼俗384

(一)澳大利亚的礼俗384

(二)新西兰的礼俗385

第五节 世界重要节日礼俗386

一、主要宗教节日礼俗386

(一)圣诞节386

(二)复活节387

(三)愚人节387

(四)开斋节387

(五)古尔邦节388

(六)成道节388

(七)世界佛陀日388

二、一些国家的民俗节日389

(一)新年节庆389

(二)春节390

(三)狂欢节390

(四)泼水节390

(五)情人节391

(六)母亲节391

(七)父亲节391

(八)感恩节392

(九)教师节392

(十)护士节392

(十一)老人节393

(十二)清明节393

(十三)端午节394

主要参考书目3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