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史教程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绍侯主编;龚留柱执行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90200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93页
- 文件大小:1MB
- 文件页数: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史教程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章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60年)&勾利军 刘永连423
导读423
一、隋唐五代的历史特点423
二、传统文献和考古资料424
三、对隋唐五代历史的研究426
第一节 隋朝的短暂统治431
一、隋文帝的统一431
二、隋炀帝的暴政432
三、隋朝的灭亡435
第二节 大唐盛世438
一、关陇大族的兴起与唐朝的建立438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442
三、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统治444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448
第三节 安史之乱与唐朝后期的危机450
一、安史之乱的爆发450
二、唐朝后期的政局453
三、唐朝的衰亡459
第四节 五代的更迭与十国割据462
一、五代更迭462
二、十国割据464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466
一、中央机构与地方机构466
二、军事制度470
三、法律制度472
四、学校与科举474
第六节 隋唐五代的社会与经济477
一、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477
二、隋唐五代经济的繁荣482
第七节 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交往490
一、民族政策与宗藩体制490
二、民族关系的发展494
三、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500
四、隋唐与东亚的关系503
五、隋唐与中、西亚及欧洲的交往507
第八节 隋唐的宗教与文化511
一、佛教的发展511
二、道教的提升515
三、唐诗的繁荣520
四、设馆修史与史学创新522
第七章 宋、辽、西夏、金(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范立舟 陈广恩527
导读527
一、宋、辽、西夏、金时期的历史特点527
二、历史文献与参考资料529
三、对宋、辽、西夏、金史的研究531
第一节 宋朝的建立与北宋政局537
一、宋太祖、宋太宗兄终弟及537
二、真宗、仁宗之际的政治格局541
三、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543
四、北宋后期的政治斗争547
五、徽宗统治与北宋灭亡548
第二节 南宋和战与政局演变550
一、南宋立国与前期政治550
二、南宋中期的政局演变553
三、权相政治与南宋覆亡556
第三节 辽、西夏、金等政权的兴衰560
一、辽朝的建立、鼎盛与衰亡560
二、党项建国与西夏兴衰564
三、女真兴起与金朝盛衰568
四、其他边疆民族政权的起伏573
第四节 宋代的政治、法律、军事及科举制度579
一、中央政治体制579
二、地方政治体制583
三、监察制度586
四、立法和司法制度587
五、军事制度591
六、科举制度593
第五节 宋代经济发展与都市化进程598
一、宋代农业的新成就598
二、煤、铁和手工业的发展600
三、商品经济与都市化的发展604
四、宋代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606
五、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完成608
第六节 辽、西夏、金的政治、军事、法律与社会经济610
一、辽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610
二、西夏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612
三、金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614
第七节 宋代的思想及文化617
一、北宋理学617
二、荆公新学与永康、永嘉之学621
三、南宋理学626
四、宋代的文学与艺术632
五、宋代的史学638
六、宋代的宗教641
第八节 辽、西夏、金的文化644
一、辽朝的文化与社会生活644
二、西夏的宗教与文化646
三、金朝的文化与习俗648
第八章 元王朝(公元1206年~公元1368年)&邱树森653
导读653
一、蒙元时代的历史特点653
二、传统文献与参考资料654
三、对蒙元史的研究657
第一节 强盛的大蒙古国661
一、蒙古各部的统一661
二、大蒙古国的建立663
三、成吉思汗的扩张664
四、窝阔台和蒙哥的继续征战667
第二节 元朝政局的演变671
一、元朝建立和贵族集团的内乱671
二、元朝中后期的政局演变674
三、元顺帝的统治677
四、农民战争与元朝灭亡679
第三节 元朝的基本典制685
一、政治体制685
二、军事和法律制度686
三、赋役制度688
第四节 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690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进步690
二、棉花的种植和纺织业的发展692
三、边疆地区的开发695
四、商业与海外贸易的发展697
五、发达的水陆交通699
第五节 元代的文化与科技701
一、文学和艺术701
二、史学和哲学703
三、科学和技术704
四、宗教706
第六节 民族新格局和对外关系709
一、元代民族的新格局709
二、元代的对外关系713
第九章 明王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吴琦 蔡明伦719
导读719
一、明代的历史特点719
二、传统文献和参考资料721
三、对明史的研究723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与明初制度的建构726
一、明朝的建立726
二、明初各项制度的建设727
三、从南京到北京的转变730
四、明初的社会治理732
第二节 明中期内外交困与国力趋弱735
一、土木之变与夺门之变735
二、武宗失道与嘉靖荒政737
三、明中期的流民问题740
第三节 明后期的统治危机与明朝覆亡742
一、张居正改革与万历怠政742
二、晚明党争与阉祸746
三、农民战争与明朝灭亡749
第四节 明代君主集权的强化与政治格局的调整753
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753
二、票拟:皇权制约下的阁权755
三、批红:宦官代言皇权758
四、明代监察体系760
第五节 明代的赋役制度与经济发展763
一、赋役制度的重大转变763
二、农业与手工业发展的新格局766
三、商品经济的突飞猛进769
第六节 明代社会的新动向775
一、社会风尚的变异775
二、家族制度的庶民化777
三、士绅阶层的崛起779
四、市民阶层的初具雏形782
五、文人社团的活跃784
第七节 明代的边疆政策与对外交往786
一、民族关系与边疆政策786
二、朝贡贸易与郑和西航791
三、海禁、走私与倭患794
四、耶稣会士及西方势力的在华活动796
第八节 明代的思想文化798
一、王阳明心学与晚明异端798
二、经世实学与“西学东渐”801
第十章 清王朝(公元1644年~公元1840年)&谢贵安805
导读805
一、清朝历史的特点805
二、传统文献和参考资料806
三、对清代历史的研究809
第一节 清朝的建立与统一812
一、后金的兴起与清朝的建立812
二、顺治入关与大顺、南明政权的覆亡812
三、康熙亲政、平定三藩与统一台湾814
四、平定准部与开拓疆域818
第二节 清朝的盛世821
一、康、雍、乾盛世821
二、雍正对吏治的整饬822
三、乾隆的“十全武功”824
四、盛世修典827
五、盛世隐忧829
第三节 清朝的中衰831
一、嘉庆朝的政治困境与社会危机831
二、道光朝的内忧外患836
三、西方逼临与天朝失措839
第四节 清朝君主集权制度的强化841
一、虚置议政王会议与皇帝进一步集权841
二、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立843
三、军事、法律、铨选制度的建立844
第五节 清朝的经济与社会846
一、农业发展与人口迁移846
二、商品经济与工商市镇850
三、社会生活与风俗852
第六节 清朝的民族关系857
一、满蒙联姻:清朝早期民族关系的基础857
二、“满汉一家”:对汉族镇压与怀柔并用861
三、王朝多民族格局的重建864
第七节 清代的思想、学术和文化868
一、明朝遗民与反君主专制思潮868
二、乾嘉考据学与“汉”“宋”之争871
三、嘉道经世致用之学873
四、“文字狱”与文化专制主义的推行877
第八节 中外交往与中西文化的碰撞880
一、与罗马教廷及西方各国的交往880
二、与亚洲国家的往来884
三、海外贸易与白银流入886
四、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889